吾乃世家子

第266章 別院論醫探短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心不二 本章︰第266章 別院論醫探短長

    孫思邈笑吟吟的說道“崔大人的友人很是天真爛漫吶。”

    崔堯卻有些難為情,用天真爛漫來形容一國之君,似乎不是什麼好詞。

    “其實,我那朋友,平日里還是很穩重的,今日極有可能是吃錯了藥才顯得有些不著調。”

    “是藥三分毒,沒病切不可胡亂吃藥,崔大人還是要多勸勸你那位友人才是。”

    “在下盡量,孫神仙您看我那兩位友人也翻不過圍牆,不如我等回去食肆再慢聊?您點的飯食卻是快好了呢。”

    “恭敬不如從命,崔大人您先請?”

    “一起,一起。”

    兩人客套幾句,便不約而同的縱身而起,那一丈來高的圍牆便翻越而過,即便是那道童也是矯捷的很,雖未縱身而過,也是單手撐住牆頭,一個翻身便跳了過來。

    見此境況,崔堯不免慶幸的很,好在當初隨著青蓮姐學了幾手輕身功夫,否則今日怕不是要出丑,就如牆後那兩個棒槌一般。

    “崔大人好身手!”

    “哪里,哪里,孫老神仙才是老當益壯,在下若有幸到了孫老神仙這般年歲,怕是能起身行走都要謝天謝地,哪里能如老神仙一般穿屋過巷,如履平地?”

    李承乾看著翻過來的兩個人互相吹捧,不由的心癢難耐,遂上前插言道“這位想必就是孫老神仙了吧?

    幸會!幸會!在下姓李名高明,隴西成紀人士,今日得見孫老這般神仙人物,當真乃三生有幸吶!”

    閻立本也舔著臉上前見禮道“老夫……晚輩閻立本,見過孫老神仙!”

    崔堯詫異的看著二人,不是說這年頭醫者地位不高嗎?這二位為何緊張的跟孫子似的?一個皇帝、一個尚書,你倆得支楞起來啊!

    誰知孫思邈倒是絲毫未見窘迫,落落大方的行禮道“貧道孫思邈,見過兩位貴人,這位賢弟想必就是當朝工部尚書吧?您的丹青造詣貧道如雷貫耳,大唐上下何人不知?莫要如此客氣,折煞老道了。”

    說罷,又轉向李承乾,諄諄教誨道“這位小友,你既然姓李,這高明二字還是改改為好,與當今聖上重名,恐犯了忌諱,當今聖上雖說一向性子寬和,可此等犯忌諱的事還是早些規避才是。”

    ……

    ……

    李承乾有些難為情,遂直言道“朕不怕忌諱。”

    ……

    孫思邈聞言絲滑的單手行禮道“見過陛下,多年未見,不像陛下還是這般赤子之心,真真是難能可貴。”

    李承乾疑惑道“老神仙見過朕?”

    “自然,貞觀元年,貧道曾入宮為文德皇後診治過,卻是與陛下有過一面之緣。”

    崔堯吐槽道“陛下,您那會有十歲了吧?還不記事呢?果然是赤子之心呢。”

    李承乾與孫思邈一陣皺眉,這個詞從這個貨嘴里出來,怎麼就突然不像好詞了呢。

    幾人在院中寒暄了幾句,便入了食肆。

    不過幾人在食肆中並未多言,完美恪守了食不言寢不語的禮儀規則,除了李承乾搶了崔堯半盤牛舌之外,並未有其他言語。

    食罷,崔堯帶著眾人出了食肆,拐了兩條窄巷便到了另一處清淨所在。

    崔堯率先入的門內,便朗聲吩咐道“上茶。”

    不多時,便有幾名姣好的女子恭敬地奉上了茶水。

    李承乾鄙夷地看著崔堯說道“喲?你膽子不小哇,敢帶著大舅兄來你地外室所在?”

    崔堯渾沒當回事,隨後一名頗具異域風情地麗人走了進來。

    崔堯不敢怠慢,上前見禮道“古麗姨娘,孩兒今日與幾個友人在左近相遇,也沒個去處,特來借個地方敘話,還請姨娘行個方便。”

    阿依古麗聞听崔堯自稱孩兒,便喜上眉梢,卻又極盡克制的說道“三郎請自便,有什麼需要的只管招呼,姨娘家里便是自己家里,且自在些,需要姨娘給你找幾個唱曲的嗎?

    隔壁就住著幾個倭國逃過來的歌舞伎,價錢公道,活兒也不錯,很是實惠哩。”

    崔堯羞慚的推拒道“大可不必,只是閑談罷了,姨娘莫要張羅,清淨些就好。”

    阿依古麗聞言為難的看著崔堯,思忖一番,便直接問道“禹兒最近可好?雖說進學要緊,可他已有半月不曾歸家了。”

    崔堯勸解道“五郎最近沉迷于機關之物,確實到了緊要關頭,孩兒也不忍打斷。

    若是姨娘揪心,何不回家看看?家母也很想念您哩。”

    阿依古麗聞言便急忙搖頭“姐姐自是個好人,可姨娘看見她,總是心虛的緊。”

    “怎麼?我娘給你定規矩了?”

    “那倒不曾,純純是姨娘自己膽小,不關姐姐的事。”

    ……

    唉,都是我爹造的孽,崔廷旭啊崔廷旭。

    見禮過後,阿依古麗便告退了。

    李承乾望著人走的方向,說道“你爹的?不是說你娘深得房氏真傳嗎?他是怎麼敢的?”

    “休要誹謗,我娘賢良淑德,乃是一等一的賢內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說謊話是要遭雷劈的。”

    “住口,某家是發自內心的。”

    “理解,大唐以仁孝立天下麼。”

    ……

    孫思邈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一對君臣,似乎這一代的朝廷核心,似乎很是活潑呢。

    待二人住嘴後,孫思邈便問道“那麼粗脖子病的克制之物到底是什麼呢?”

    崔堯答道“是一種名為碘的元素,你莫要問我碘是什麼,說實話我也不甚清楚,但我就是知道這個元素在海帶中有很大的含量。

    其余海產品中也有大量分布,例如蝦皮、紫菜。

    內陸中常見食物中,如奶制品、雞子、牛肉、羊肉、羊肝、豆腐、波斯菜中也有少量存在。

    故而,粗脖子病常見于內陸貧苦之家,也就是飲食結構太過于單一的家庭,其實如果能經常吃到雞子、羊肉、豆腐甚至菘菜的家庭,大概率是不會得這個病的。

    對于長安底層百姓來說,海帶、蝦皮、紫菜,就是最劃算的碘來源。

    至于殷實之家,只要不是太過挑食,一般不會得這種病的。”

    孫思邈想了想,便問道“此中因果,出自何典?還是說,是崔大人自行研究的?”

    李承乾取笑道“他能研究個什麼?他一門心思就鑽到錢眼里,張口閉口都是阿堵物,這些東西都是我家恩師教的。”

    崔堯沒有反駁,雖說這東西對于自己來說,就是常識,可也沒必要爭個長短。

    “哦?陛下與崔大人同出一門?敢問令尊師是哪位醫道聖手?貧道能否拜訪一下?”

    “呃,朕的恩師已經西去了。”

    “啊?恕罪,恕罪。”

    客套罷,孫思邈又問道“敢問崔大人,令尊師對于腳氣病可有心得理解?貧道這里有些粗淺見識,卻是缺乏一些印證,若是……”

    崔堯笑道“孫老神仙不妨將您的心得說出來,我師門中好像還真有這方面的研究。”

    李承乾詫異道“有嗎?朕怎麼不知道?你娘哩,師父又藏私啦?”

    崔堯不好辯駁說是自己的常識,只得把偏心的鍋扔到死人身上,一本正經的“昂”了一聲。

    李承乾頓時氣哼哼的扭過去了頭。

    孫思邈聞言便說道“腳氣多發于殷實之家,依貧道判斷,問題或是同樣出在膳食之上。

    西北內陸之地,冬日漫長,患病之人多是小農優渥之家,且多食精米、干菜。

    貴師門是否也是持此觀點?”

    崔堯答道“保持一定量的粗糧攝入,就可避免。”

    李承乾聞言又插嘴道“說錯了吧?朕也沒吃過粗糧,怎麼就沒得那勞什子腳氣病?”

    崔堯斜睨著他說道“你豬肉吃了恁多,自然不會得。”

    “啊?吃豬肉還治病哩?”

    “其實也是一種微量元素的缺乏癥,米糠、麩子、豬肉、魚、豆腐、蘆筍中都含有。

    剛才孫老神仙也說了,是小農中的殷實之家,也就是說,可以經常以精米為食,卻又很少能吃到肉食的那部分人。”

    “啊?豬肉都吃不起嗎?不是才四十文一斤嗎?”

    崔堯耐心解釋道“豬肉的價格,在長安與其他道的差價中,是相反的。

    豬肉在長安反倒便宜一些,這一點與其他菜蔬相反。”

    “為何?”

    “因為長安左近有大量的生豬養殖。”

    “哦,想起來了,你家的豬場就有好幾個哩。”

    孫思邈聞言便問道“大力推廣豬肉,也是為了悄無聲息的防止病癥?”

    崔堯搖頭“非也,那個不過是連帶作用,真正的作用是改變百姓的飲食結構,使大多數人能夠將肉類作為日常食物。”

    “那為何非得是豬?須知豬肉在諸多肉食中,雜害最多。多食使人爆肥,繼而引起風疾等諸多病癥。”

    崔堯笑道“那等病癥已經是富貴之後的煩惱,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能吃上肉才是真正的道理。

    至于為何選用豬肉,乃是因為豬肉的轉化率相對較高,比之牛、羊都要高的多。

    其實雞的轉化率才是最高的,只是雞這種牲畜,一旦大規模養殖,很容易一死死一片。

    在我大唐如今的飼養水平中,還是難以擴大養殖規模,否則雞才是最合適的。”

    “轉化率是什麼?”

    “就是出肉率與飼料的比值,如今某家的豬場已經能做到五斤到七斤的飼料轉化為一斤豬肉,算是比較合適了。

    不過在我師門中的設想中,若是追求極致,或許能達到三比一,才是最完美的。

    不過不管是飼養方法,還是豬肉品種,都有待改良,目前對于我大唐的本土豬種,五比一或七比一已經是極限了。”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吾乃世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吾乃世家子》,方便以後閱讀吾乃世家子第266章 別院論醫探短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吾乃世家子第266章 別院論醫探短長並對吾乃世家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