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今日來的很早,許是年齡大的人覺少,反正當崔堯迎著辰時的陽光踏入曲江池畔之時,就已經看到在曲水流觴之旁,長孫無忌正與幾位老儒席地而坐,愉悅的交談著。
“小友,你來的正好,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哈哈,快來,快來,老夫與幾位鴻儒辯難,正需你來替老夫辯一辯哩。”
幾位儒者連連謙辭,自言自身算什麼飽學鴻儒,不過是一皓首窮經的書生罷了。
崔堯卻瞅著一個老者頗為眼熟,于是不確定的上前問道“敢問這位長者,你我可否曾見過?在下觀前輩頗為面善。”
賈公彥笑道“倒是有半面之緣,上月尚書大人可曾去過常樂書院?老朽那日正好在院中備課。
彼時大人正在規勸令尊,莫要對書院中的豆蔻女學子太過熱心腸……”
崔堯尬笑道“沒辦法,家父就是太過熱心,以至于嚇到了那位小娘子,不過家父也是憐其身世,並未有其他雜念。”
賈公彥附和道“老朽也未言其他,倒是大人想的有些過了,令尊在書院中當真是處處為人師表,幾為儒者典範也,尚書大人還是莫要太過疑神疑鬼。”
“是嗎?哈哈哈,倒是在下孟浪了。”
崔堯一邊附和,暗中就不住吐槽,若不是那小娘半夜哭哭啼啼的找上門來,某家險些就信了你的邪。
為人師表就要熱心的幫人家收取晾曬的肚兜嗎?未免也太過周全了些。
這廝莫非也是老爹的同道之人?真真是人不可貌相哇。
長孫無忌自動略去了污人耳目的桃色新聞,徑自說道“來,來,來,既然你與公彥相識,那老夫就與你介紹介紹其他幾位。
公彥老弟身旁的這位,與他師出同門,皆是前國子監祭酒,曲埠孔氏傳人孔穎達的弟子,名曰李玄植。
他二人皆參與了永徽二年問世的曠世奇書《五經正義》的編撰,可以說既是孔祭酒的學生,也是他的得力助手。
在士林中名望卓著,堪有一代宗師之氣象。
至于老夫身後之人,乃是孔祭酒的愛子,名曰孔志約,現任弘文館大學士,亦是一代儒學名家,其人不僅學識卓然,更難得的是,與藥理也十分精通。
陛下曾命人修訂本草綱目,主編正是至約。”
說罷,長孫無忌親切的問道“志約,你那書修了多少了?可有成書?”
孔志約恭敬地答道“回右相,此書名為《新修本草》,擬定修書五十余卷,目前堪堪才十卷,只怕還需十年之功。”
長孫無忌欣慰地笑道“能沉下心修書是好事,莫要著急,立言之事慎之又慎,切不可急躁,此乃千古事,大意不得。
可有什麼困難嗎?說與老夫听听,正好崔小友也在,他如今可是我大唐的大管家,有甚需要支持的財力、物力,只管開口。”
崔堯亦點頭,本草藥經確實是本朝的重點項目,據說先皇之時就有布局,甚至當今陛下也放出話來,此書一旦修成,主編者一個侍郎頭餃就是穩穩地。
何況此人乃名門之後,能不貪圖走捷徑,寧可耗費十余年之功,打磨一本書籍,實在是難能可貴。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是勛貴地特權,旁人想要修訂這麼一本官方發布的叢書,也沒那個資格,誰認識你啊。
孔志約聞言頗為激動,遂言道“敢問尚書大人家中是否藏有《人體免疫初解》與《青霉素論證》兩本秘籍?”
長孫無忌不悅道“志約,既是秘籍,怎可輕言開口討要?不合君子之風。”
崔堯卻點頭道“無妨,這兩本手札乃是外祖昔年在實踐中記載的手記,也並未言明說是不傳之秘。
實際上,太醫院就留有副本,沒什麼可保密的。
不過這兩本書中的某些內容太過驚世駭俗,涉及一些不符合人倫之實驗,故而為了避免引起爭端,所以才不曾大肆傳閱。”
孔志約激動的說道“醫者父母心,只要能治病,說什麼人倫?”
長孫無忌扯扯他的袖子,示意別那麼激動。
隨後言道“既然不涉及隱秘,老夫還請小友說說,究竟是什麼實驗?”
崔堯比劃著說道“一些臨床試驗,昔年李靖老大人不是俘獲了不少突厥俘虜嗎?這些人為青霉素的面世,做出了不菲的貢獻。”
“哦?突厥亦有良醫?敢問他們參與了什麼實驗?”
“呃,說來所有實驗都參與了,具體來說就是被人實驗。”
……
……
孔志約不由回想起在太醫院看見的十幾副森然的骨架,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
太醫院的人都是變態,世人皆知,偏愛把玩死人骨骼也不是什麼隱秘事。
可孔志約直到現在才隱約聯想到,或許此事之始作俑者,或是另有其人。
怪不得那些人諱莫如深,說什麼也不肯透露,還說什麼不可外傳……
不可外傳的或許不是什麼醫術吧?
而是這些醫術到底是怎麼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長孫無忌倒沒什麼忌諱,直言道“都是突厥人?其人與我等漢人醫理相通嗎?老夫覺得還是謹慎些好。
教坊司還有一些無人贖買的……
畢竟還是同源同種牢靠些。”
崔堯一陣惡寒,這廝三十七度的嘴,是怎麼說出如此冷森森的話來的?
“不用,不用,那藥物的效果您應該也曾見過,軍中最是缺不得,實在是良藥,已經不需要驗證了。”
“哦,這樣啊。”
看樣子,長孫無忌充滿了實踐精神,聞言還有些可惜。
不過也並未糾結,反而繼續問道“攻滅西突厥距今已逾快十年了吧?太醫院如今可還有藥人?
如今志約修書未竟,既然藥人有此大用,切不可斷了來源哩。
若是小友覺得教坊司中人不堪大用,老夫這里還有不少大理寺呈上的陳年舊案,其中有不少犯官惡吏,礙于陛下仁慈,不得頭懸示曹,只能流放邊遠。
可說來,這流放又是一筆靡費,無論是押運、收管、安置,皆是冗余。
莫不如……”
“老友且住!不勞老大人操心,如今倭國內斗正酣,太醫院並不缺藥人,老大人之熱心,在下心領了,還是莫要打我華夏同胞的主意了。”
“鎭,哪的話,碩鼠之輩,苟殘性命已是邀天之幸,哪里還算的上是人哩,讓他們做藥人是看的起他們。
再者說,據傳倭人普遍身不足四尺,猶如跛腳狒狒,其舌硬直,說不來婉轉人言。
就是說,他們當真算的上人族嗎?
藥理之學,老夫也略知一二,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可莫要因為幾個類人牲畜,影響了我大唐的傳世之學。
若以此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哩。”
崔堯不得不替倭人挽尊道“其實您看著不像人,說到底,彼輩還真是人族哩。”
“如此嗎?不是替倭人緩頰?老夫非是鄙視蠻夷,就是單純從學術上,探討一下。”
“嗯。”
“呃?小友似有些言不由衷?”
崔堯急忙轉移話題道“長孫老大人鎭,您剛才叫晚輩過來是要說什麼來著?還講個說曹操曹操就到?”
長孫無忌拍拍腦門,自嘲笑道“你看老夫這記性,扯遠了,扯遠了。
老夫方才與這幾位鴻儒相談,我等近幾年都有一個不理解的地方。
就是說,如今市面上的文章,不管是文風、還是遣詞造句,都越發粗俗……
也不對,並非粗俗,而是不講典故,不飾排比,言語淺白無味,一味追求轉折起伏,嘩眾取寵。
看似語不驚人死不休,實則無半分文采,過分強調故事,而丟失了文之本意。
甚至不少文章專盯著閨房之樂大書特書,簡直就如同文字之春宮,閱之斯文掃地……
老夫不是看不起春宮圖啊,令尊的丹青藝術性還是頂好的。
就是說如此粗俗直白的描繪顛鸞倒鳳,是不是誤人子弟啊?
還有這粗淺文風,到底是個什麼風向?
老夫與幾位老友商談許久,只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據聞這些獵奇文章皆是出自小友名下書坊,還請小友為我等解惑!”
好家伙,沖我來的!我就知道你這老漢插科打諢這麼久,沒憋什麼好屁。
崔堯見幾位老儒皆是神色疑惑的盯著他,倒不似故意找茬,反倒是當真來尋求答案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只是,人家並未喊打喊殺,而是打著請教的口吻說話,自己反不好敷衍了事。
于是崔堯沉吟了一番,承認道“此事確實是晚輩授意推動的。”
“哦?願聞其詳!”
“為開啟民智而為?”
“???”幾個老頭皆是一頭霧水。
倒是孔志約頗為直接,直接開言道“以淫穢之文啟蒙?這是個什麼說法?”
崔堯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道“在下也算是不得已吧。
如今我大唐之國民比之過往王朝,也算是富庶,長安京畿一帶,可以說基本上達成了溫飽問題。
若說人人皆可攻讀詩書,那不現實。
可若說每日忙于生計之余,買上幾本閑書試著識字,卻也不難。
如今長安市井中十三歲一下的少年,泰半皆被家父收入囊中,放在書院讀書,可以說家家都有識字之人。
按說在這種環境的燻陶下,合該人人皆追求識字明理呀,可為何長安還是一成不變呢?”
賈公彥點點頭,他可是知道那常樂書院有多少人的,說是泰半還不是夸張,那書院中足有五千學子,單論規模,足以稱雄整個大唐。
整個長安在冊之戶足有二十萬戶,人口幾乎直逼百萬,拋去皇室、貴族、官僚及其家屬、僕役;
再去除士卒、禁衛、僧、道、以及龐大的流動人口;
再去除奴婢、部曲以及大量的隱匿人口。
剩下的所謂良家子,大致在十萬戶上下,若按三成正巧有適齡入學丁口。
那麼合該有三萬學子。
再除去想法陳舊,不願女子就學的腐朽之人,便算是兩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勛貴、世家子弟自有私塾、族學可就讀,再拋去一半。
那麼常樂書院的招生能力,已經算得上是恐怖了。
“對啊,按說人人皆有向學之心,他們緣何不讀書識字呢?”
賈公彥同樣發出了靈魂拷問。
崔堯苦笑道“因為他們看不到利益!”
“豈有此理!文章乃千古事,豈能以得失衡量?”
“那是您老人家的看法,在市井中,人們相較起來,或許更現實一些吧。”
李玄植插言道“這和淫穢書卷有何關聯吶?”
崔堯言之鑿鑿道“因為這就是看得見的利益啊!
您想啊,這等書本總不好讓孩子給自己念吧?自己想知道情節總得自己躲進廂房里自己看吧?
要看的話,不就得識字?
我書坊下明文規定,生僻的典故一律不用,文字力求淺白,絕不能有賣弄辭藻之嫌。
某家的書坊還規定了三千個常用字,超出常用字庫的字一律不許使用。
總之,就是為了讓那些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閑漢們,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听我說啊,這里面的門道多著呢,什麼下溝子,巧斷章……
橋段越是離奇就越是勾人,描寫越是露骨就越能讓人欲罷不能。
套路呢,就那麼幾個,來回顛倒著用就行,反正就那麼一個壇子,每回裝點新東西就行……
“有辱斯文!”
李玄植直言斥責!
崔堯渾不在意的說道“但是有效!”
長孫無忌捻著胡須問道“如何有效?”
崔堯笑道“我戶部去歲曾做過統計,長安識字之人約為五千人,這些指的是國朝上次開科取士的報考人數。
可如今呢?我先不說統計人數,那個數據沒什麼參考性。
我單說長安書坊曾出了一本書,書名很是直白,就叫《覆雨翻雲》,里面大致什麼內容我就不闡述了,反正各位也能猜個大概。
就這麼一本標準的淫穢之書,我特意讓書坊做了實名登基,經過核實之後,我大唐購買此書,並且能看懂的人,足有十萬七千余人!”
長孫無忌疑惑道“你怎知他們能看懂?”
崔堯笑道“因為那文中倒數第二章,有一比較淺顯的隱晦章節,里面有一個字謎,若能破解此謎者,可憑所售書冊,在書坊免費領取那書的隱藏章節,也不厚,就是一本小冊子,算是個福利吧。
那書坊,分發出去的小冊子,正好十萬七千冊!”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吾乃世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