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秋,八月初五,這一日白晝黑夜平分十二個時辰,俗稱秋分,位列二十四節氣之仲秋之末。
至此也標志著大唐境內暑氣盡消,天氣的節點由熱轉涼。
曲江池畔的昨日經過一日夜的喧鬧布置,于今日辰時終于撤去了圍欄,取而代之的便是四周遍布的金吾衛,以及在外圍游弋的靖安司與不良人。
往日進出無礙的曲江池今日儼然森嚴了許多,打眼一看,便知今日定是有高官顯貴要在此地盤桓,說不得身份還高的可怕。
可在辰時時刻,堵在曲江池人工修建的臨時閘口處的人,卻是一番稀奇的景象。
僧道凡俗,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只粗粗看去,便涉及鐵匠、屠夫、菜販和農戶,間雜著某些格格不入的古怪職業者,讓人心生怪異。
人流中不乏華服博帶的勛貴,形貌高古的儒者,可在他們的前後範圍,亦有涂脂抹粉的風流窟主、手持幡牌的風水先生。
也不是沒有人提出異議,言說此舉實屬有辱斯文,可維持秩序的金吾衛卻全然不理,一句皆是陛下所邀之客就全部懟了回去。
你對陛下邀請的客人有意見嗎?那你找陛下說去啊,我等只是奉命而行的牛馬,跟我們掰扯個什麼?
好在等待驗看請帖之人,好似脾氣都還算不錯,些許口角也並沒有上升的問候祖宗牌位的等級。
不過幾句入你娘的渾話,在金吾衛的監視之下,也並未引起更大的爭端。
一名老農與排在他前頭的鐵匠隨著人流緩慢涌動,並隨意寒暄著。
“今日到底是個什麼章程?陛下為何會把我等這些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
那鐵匠自豪的說道“不相干嗎?某家乃魯班將作七十四代傳人,真真的系出名家,像是皇帝老兒不知從哪得知了灑家的才干,故而特地相邀,哈哈哈哈。”
老農心中一動,遂言“某觀兄台身形粗狂,指節寬大,手臂上又有燙傷,原以為兄台是操持著鐵匠生意,不曾想卻是個木工?”
“灑家就是鐵匠啊,傳承是傳承,吃飯是吃飯,某家有祖傳的鐵匠鋪子,為何不操持?至于機關飛鳥、陸地傀儡,又沒有買家,灑家總不能活活餓死不是?”
“噫~~那等玩意,相傳不是墨家所制嗎?和魯班先師有什麼關系?”
“放屁,明明是我家祖師相傳,被那墨家吞了名頭罷了。”
鐵匠有些悻悻,遂問道“老哥是何等人也?因何被陛下所召?”
老農故作迷惑的說道“某不知啊,某就是長樂坊中一農戶,別無所長啊。”
“長樂坊?農戶?長樂坊里哪有農田給你種?你這廝忒不老實。”
老農面色微窘,分說道“各家門前屋後,總有一分半點的空地,如今長安菜價賣的如同金子一般,某家出于鄉鄰情分,便指點指點左右鄉鄰利用空地栽種些蔬果,也混口飯吃。”
“呃,農家?”
“不是,我沒有,別胡說!”
“有甚好遮掩的,大唐立國三十六載,可曾見百家傾軋之禍?又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劉漢,不必如此謹小慎微。”
老農仍有些不自在,一副驚惶地模樣,好似怕遭人迫害一般,惹得鐵匠好生無趣。
二人身後,正是國子監博士李玄植,他蹙著眉頭听著前方的低聲交談,隨即轉身對著身後的老者說道“莫非陛下當真有重啟百家爭鳴之意?”
那老者便是另一位博士,賈公彥,二人因在貞觀年間編撰《五經正義》,名傳四方,在士林中頗有分量。
“依老夫看,並非如此,此次所涉之人,我前日曾與崔博士淺談過,因此有些小道消息,據傳陛下此會,乃是為了尋求大唐未來的發展方略,與百家之態勢,並無什麼關聯。”
李玄植愣怔了一下,隨即反問“崔博士?哪個崔博士,據在下所知,國子監里哪有姓崔的博士?賈兄是記錯了嗎?”
“清河崔的崔,號九山的那個,崔廷旭。”
李玄植搖頭“可能某家短于交際,對此人毫無印象,他教授什麼科呀?”
“此人專精金石、畫作,在某個圈子里可說是大唐第一人,不過此人有些懶散,故而很少來書院上課就是了。”
“很少?有多少?”
賈公彥默算了一下,便道“自永徽元年之始,來過五次?也好像是六次。”
“一年一次唄,這人簡直枉為人師!”
“其中四次是來領俸祿,還有兩次是找人,他兒子也在國子監。”
……
合著根本沒上過課啊,這等害群之馬,為何沒被清出去?李玄植心中充滿了疑惑。
賈公彥看李玄植憤憤不平的樣子,便笑道“賢弟莫惱,人各有志而已,此人並非你想的那般爛人。
他在長樂坊有一家私人書院,不僅分文不收,而且還包學子一日三餐,可說是有教無類,功德無雙。”
李玄植思忖一番,便說道“是常樂書院?是我國子監博士私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賈公彥點頭。
隨即緩緩言道“老夫與那崔廷旭昔年也有幾分交情,算是他在國子監為數不多的朋友吧。
上月,他書院新開之際,因愁困常樂書院無大儒坐鎮,特央求老夫前去兼職教授。
老夫心中並無什麼門戶之見,何況他酬勞給的也足,老夫便應下了。
所以我與他近期經常見面,故而知道了不少消息。”
李玄植聞听自己的合作伙伴竟然有了外快,頓時心中有些微酸,不由得忘記了交談得重點,直接問道“那人給了多少酬勞?”
……
你不應該問問老夫得了什麼內幕消息嗎?上來就問老夫有多少外快,你禮貌嗎?
“一個月八十五貫,包含每日晚間授課一個時辰,五日一休沐,節假加課另算。
呃,你不想听听老夫的內幕消息嗎?”
李玄植直接忽略了後半句,默默盤算了一下,既是晚間授課,便不與國子監的課程沖突,五日一休,一個月最多也就二十四個時辰的課程。
加上節假日加課另算,那麼一個月便至少有九十貫可拿……
賈公彥見他不語,還以為他洗耳恭听,便說道“此事其實涉及到前些日子出使我大唐的西夷……”
李玄植沒等賈公彥說完,便插言道“還招人嗎?”
……
……
呸,夏蟲不可語冰!賈公彥頗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評判道,當然並未訴之于口。
……………………
李承乾早早就到了曲江池,他站在高台上向下看去,只見此地按照山水之勢,布置了無數個蒲團和矮幾,偌大的場地卻顯得有些局促,遂不滿道“煞風景哩,要這麼多案幾作甚?
藍天綠草,小橋流水,正該曲水流觴,貼合天然之道。
讓你這廝整的好似書院勸學,又似沙場點兵,朕一看便昏昏欲睡,倒胃口。”
崔堯看著遍布場地的位置說道“這也不擁擠啊,哪有那麼夸張?陛下,你知道要進來多少人嗎?
不說你的千人貴客,單是維持秩序兼護衛的金吾衛就有兩千人,外圍還隱匿著八百左武衛精銳斥候。
外場還有五百不良人,三百靖安司。
不這麼放,你讓安保工作怎麼做?”
李承乾吐槽道“與會千人,打手卻足有三千六,你這廝真會安排。”
“還有二百火槍手呢,火炮我都調了兩門。”
“你要做甚?莫非要刺王殺駕?眾目睽睽之下,史書上不好听吧?”
崔堯沒好氣的說道“若臣當真有不臣之心,還要這般陣仗?沙包大的拳頭見過沒有?擰斷一根脖子,和掰一節玉米也沒什麼區別。”
李承乾听到玉米,瞬間來了精神“玉米都備上了?跟你說,朕要烤的,不要煮的,刷蜂蜜的那種。”
“還吃甜的?御醫可說了,你已經有消渴癥的先兆了。”
“無所謂,只是先兆而已,老王說朕的泄液只是似甜非甜,不足與下判詞。不耽誤,不耽誤。”
“行吧,你敢吃,我就敢給,反正你兒子也大了。”
“哇呀呀,你果然有悖逆之心!”
“陛下,听臣一句勸,早點讓老王幫你看看腦子,我覺得你的腦仁可能被瘤子替換了。”
李承乾晃晃腦子,隨即確認道“淨瞎說,朕好著呢。”
……
……
沉默一陣,李承乾又沒話找話道“你說朕該怎麼開場呢?是威嚴一些,還是親和一些?”
“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咯。”
“朕覺得威嚴一些,能體現皇室的嚴肅性。”
“其實皇室在百姓眼中,也不怎麼嚴肅,玄武門的事至今還在鄉間廣為流傳呢。”
“哎呀,父皇誤朕吶,那就親民一些?”
“還是別了,陛下你此刻活像個逗逼,臣有些不習慣。”
“朕這般便是想要顯得詼諧一些,如此才平易近人嗎?”
“還是收收味吧,關于陛下精神不正常的言論,還是不要再讓它擴散了,有損國格呀,陛下。”
“大膽!你又在誹謗朕。”
“您是有些緊張嗎?臣覺得你今日特別碎嘴子。”
“朕沒有,朕只是不知一會該怎麼說,你說朕要如何表現,才能讓朕顯得像是一代賢帝呢?”
……
……
尼瑪,你還揣上偶像包袱了。
“就正常說話唄,您平時怎麼上朝,今日就怎麼說唄。”
“可平日里,都是臣工們提出問題,朕來糊弄著解決的,你讓朕提問,朕肚子里沒貨呀。”
“呃,這還真是令人聞之落淚啊,我岳父晚年想必是有些昏聵了,怎麼就選了你呢?”
“你在胡說些什麼?朕是嫡長子!”
“也就佔了個身份,其他你也說不出啥。”
李承乾不言,冥思苦想著,也不知是想著自己還有什麼優點,還是待會該如何打開局面。
崔堯忍不住提醒道“西藏並入我大唐已逾五年有余,至今還未從風俗、體系上歸化我大唐,這點不需要問策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嗯,此言有理,還有呢?”
崔堯接著說道“遼東呢?除了新羅成為了船舶工坊,整體配套了產業鏈,其他地方呢?您總得安排不是?
老羈糜著也不是事哇。”
“嗯,也有道理,還有嗎?”
……
……
您腦子里真是一點事都不存吶!
“太陽大洲,蠻荒大陸?”
“不是已經取回來寶物了嗎?”
“合著地盤,您是一點沒在乎唄。那兩塊地盤加起來,比大唐可大著兩三倍哩。”
“蠻荒之地,朕有些看不上。”
“那也得佔下吧?如今蠻荒,難道世世代代都荒著?我華夏不也是一點一點開墾出來的?”
“有道理,不過誰願意去呢?那等鳥不拉屎的地方。”
“世家、勛貴、皇室還有閑散百姓,總有願意去開墾的人,只要利益足夠吸引人。”
“憑什麼?朕分給他們土地,還得給他們好處?”
“暫時的,暫時的,等繁榮起來,國朝不就可以收稅了嘛。”
“你少唬我,朕還能等到回本的那一天?朕可不是王八。”
“合著給你子孫留點家底,你覺得吃虧唄。”
“哦,朕的子孫啊,那行,你看誰能配合一下,給朕當個頭馬?要不你崔家先去?”
“我覺得華夏挺好的,暫時沒有搬家的打算。”
“那你說誰去?”
“皇室啊,你家不得起個帶頭作用?”
“呸,朕也覺得華夏挺好的,也沒有搬家的打算。”
“你家不去,就讓你家親戚去嘛。”
“說的輕松,誰會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
“你大伯家唄,流放琉球也是流放,放到蠻荒大陸也沒差別。"
“入你娘,你還真是個天才!”
“有種你當我娘的面說,看她敢不敢給你身上開個窟窿?我娘今日可是開始巡查坦克工坊了。”
“呀?令堂還沒出月子吧?”
“對啊 ,所以把工坊的人手都叫到家里去了,如今家里熱鬧著呢。”
“何時能定型呢?幾時才能量產?”
“早呢,內燃機還得再打磨一下,如今效率還是不行,加滿油走不了二十里,速度也比不過快腳衙役。”
“遼東的油田不是頂好的產業嗎?就把那里全部約束成油田工人不就好了?”
“臥槽,你是覺得工坊的人不需要衣食住行嗎?你給他們灌火油,他們也活不了哇。”
“傷腦筋啊,要是都如坦克一般就好了,一幫扶余人,竟然還要吃飯,簡直沒有天理。”
“鎭,鎭,鎭,別瞎說啊,如今都是我大唐扶余族,可不能種族歧視。”
“你不歧視?開個什麼勞什子人民代表大會,一個異族人都沒叫,人祿東贊再有幾日就要回京述職了,偏你這時候開,你比我還不把異族當人。”
崔堯摸摸鼻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老祖宗的話還是要听一下的。”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吾乃世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