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震驚的是,剩下的二十多頭野豬仿佛受到感召,紛紛聚集到野豬王身後。
它們不再慌亂,而是排成沖鋒陣型。
\"它要帶它們突圍!\"
趙獵戶驚呼。
\"快開槍!\"
槍聲再次響起,但野豬王已經發起第二輪沖鋒。
它低著頭,用那對恐怖的獠牙作為沖城錘,再次狠狠撞向亂石堆。
這次撞擊比上次更猛,幾塊百斤重的岩石被撞得移位,碎石滾落,露出一個臉盆大的缺口。
\"不好!\"
甦建軍調轉槍口,雙管獵槍噴出火舌。
兩發大號鉛彈全部命中野豬王腹部,打得它一個趔趄。
但這畜生竟然硬生生扛住了,鮮血從彈孔汩汩流出,它卻再次站定,準備第三次沖鋒。
野豬群沸騰了。
它們發出興奮的嚎叫,跟著野豬王一起沖向缺口。
甦建國瘋狂射擊,又倒下五頭野豬,但剩下的已經沖到亂石堆前,用身體撞擊岩壁。
野豬王這次沒有直接沖撞,而是聰明地選擇了一處已經松動的岩壁。
它後退幾步,突然加速,在即將撞上的瞬間高高躍起,用全身重量砸向岩石。
\"轟隆——\"
一塊磨盤大的岩石被撞得滾落下來,露出一個足夠成年野豬通過的缺口!
野豬王自己也因反作用力重重摔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它死了!\"
張大柱興奮地大喊。
甦建國卻皺起眉頭。
他分明看見野豬王的耳朵在輕微抖動。
這畜生竟然在裝死!
果然,當最後五頭野豬從缺口擠出去時,野豬王突然暴起!
它渾身是血,頭骨外露,卻爆發出驚人的速度,一頭撞向擋路的最後一塊巨石。。
八百斤的體重加上沖刺的慣性,硬生生將半噸重的岩石撞開!
\"攔住它!\"
甦建國又是連開三槍,子彈全部命中野豬王那碩大的腦袋。。
鮮血飛濺。
然而那野豬王宛如瘋魔了一般,竟然連一點減速都沒有,直接沖出了缺口,頭也不回地扎進對面山林,只留下一路觸目驚心的血跡。。
槍聲漸漸停息。
峽谷內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地上橫七豎八躺著八十多頭野豬尸體。。
幸存的幾頭已經跟著野豬王逃入深山。。
甦建國望著野豬王消失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
這頭畜生的勇氣和智慧,遠超他的想象。
它不惜以身犯險,用血肉之軀為同類開出一條生路。。
\"哥,咱們贏了!\"
甦建軍興奮地拍打哥哥的肩膀。
\"這麼多肉,夠全村吃半年!\"
甦建國點點頭,卻高興不起來。
趙獵戶望著野豬王留下的血跡,輕聲道。
\"不,我們沒贏。那頭野豬王還活著,野豬記仇,尤其是這種成了精的野豬王,按它表現出的智慧,它一定會回來報仇的。\"
峽谷中的晨霧還未散盡,血腥味已經彌漫開來。
甦建國站在一塊凸起的岩石上,俯瞰著谷底的景象。
八十多頭野豬的尸體橫七豎八地躺在血泊中,大的足有三四百斤,小的也有百十來斤。
村民們像螞蟻般穿梭其間,興奮的吆喝聲在山谷間回蕩。
\"建國哥!這頭至少四百斤!\"
張大柱的聲音從谷底傳來,他正和三個壯漢合力將一頭碩大的公野豬翻過來,鋒利的殺豬刀劃過野豬的喉嚨,暗紅的血頓時噴涌而出,濺了他一臉。
張大柱毫不在意地抹了把臉,咧嘴一笑。
甦建國點點頭,從岩石上跳下來。
空氣中混合著血腥味、火藥味和野豬特有的腥臊氣,令人作嘔,但此刻沒人會在意這些。
\"放血要快!\"
老李頭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這位村里的老屠夫正指揮著幾個年輕人處理一頭母豬。
\"腸子別弄破了,肝兒和心都留著,那可都是好東西!\"
甦建軍扛著雙管獵槍走過來,槍管還冒著熱氣。
\"哥,我粗略數了數,至少八十五頭。\"
他興奮地搓著手、
\"按每頭一百五十斤算,少說也有一萬兩千多斤肉!\"
甦建國沒有立即回應,
他在想剛剛跑出去的那只野豬王。
那麼大的畜生,那麼高的智慧,一旦那只野豬王想要報復村里人。
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
村里不知道要造成多大損失。
“哥,你怎麼了?”
注意到甦建國的異樣,甦建軍詫異地問道。
“我是在想剛剛的那頭野豬王,你說它要是偷著回來。。”
甦建國回道。
\"它回不來的。\"
趙獵戶不知何時出現在兩人身後,老獵人的眼楮眯成一條縫。
\"一身的槍傷,其中幾槍打在腹部還有腦袋,就算逃進山里也必死無疑。\"
甦建國希望老獵人的判斷是對的,但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他,事情沒那麼簡單。
\"建國!\"
王桂香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村里趕來支援運輸的人到了。
弟媳挎著個竹籃從山坡上走下來,身後跟著十幾個村里的婦女,每人手里都拿著籃子或布袋。
\"我們帶了鹽和麻繩,先把肉腌上,免得壞了。\"
婦女們立刻分散開來,熟練地協助男人們處理野豬。
王桂香走到丈夫身邊,從籃子里拿出兩個玉米餅子和一壺水。
\"先墊墊肚子,忙了一早上。\"
甦建軍接過餅子狼吞虎咽起來,甦建國卻只是喝了口水。
他的目光掃過忙碌的人群。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萬多斤肉意味著什麼,他心里很清楚。
\"得趕緊運回村里。\"
甦建國對弟弟說。
\"去通知老書記,多派些牛車來。\"
又過了一陣。
十五輛牛車排成長隊,緩緩駛入峽谷。
\"讓讓!讓讓!\"
張大柱吆喝著,和四個壯漢抬著一頭處理好的野豬走向最近的牛車。
野豬的四蹄被麻繩捆住,一根粗木棍穿過去,五人合力將它抬上車。
車板很快堆滿了野豬,一層摞一層,最後用麻繩固定。
甦建國親自檢查每一輛車的裝載情況。
他注意到第三輛車的車軸有些松動,立刻叫停。
\"這輛車少裝些,別半路散了架。\"
老書記拄著拐杖走過來,布滿皺紋的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