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龍吟”那脫胎換骨般的清越龍吟,余韻仿佛依舊繚繞在工棚的梁柱之間,也深深烙印在沈星晚的心頭。那種與器物之魂深度共鳴的玄妙體驗,讓她對“技近乎道”有了前所未有的真切感悟。她不再滿足于制作或修復具體的物件,而是開始追尋那隱藏在結構、線條、振動背後的,更為本質的天地至理。
顧言察覺到了她這種求知若渴的變化。他沒有再用具體的任務來引導她,而是在一個晨光熹微的清晨,帶著她再次走進了那間存放著他過往核心秘密的屋子。這一次,他沒有走向書架或圖紙櫃,而是來到了屋子最里側,一個被厚重防塵布覆蓋的龐然大物前。
他伸手,緩緩揭開了防塵布。
塵埃在光柱中飛舞,顯露出來的,是一個結構極其復雜、由多重同心圓環和觀測樞軸構成的木質儀器模型。圓環上雕刻著周天星宿、二十八星宿的精細刻度,環環相套,層層相扣,樞紐處是精妙絕倫的、允許多維度轉動的特殊榫卯結構。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雖只是模型,卻散發著一種窺探宇宙奧秘的莊嚴與浩瀚。
“這是……渾儀?”沈星晚屏住呼吸,眼中充滿了震撼。她只在古籍插圖中見過這種古老的天文儀器,卻從未想過能親眼見到如此精密的木質模型。
“嗯。”顧言目光沉靜地注視著這台凝聚了無數心血的模型,“早年痴迷于此,花了三年時間,試圖用木藝還原古人‘觀象授時’的智慧。”
他伸出手,極其輕柔地撥動了最外層一道代表“赤道”的圓環。圓環發出輕微而順滑的轉動聲,帶動內部幾層代表“黃道”、“白道”的圓環也產生了相應比例的、協調無比的位移,整個儀器仿佛活了過來,模擬著星空的運轉。
沈星晚看得目眩神迷。這不僅僅是木工技藝的巔峰,更是數學、天文學與工藝的完美結合!每一個環的弧度,每一個榫卯的精度,都直接影響著觀測的準確性。這遠比修復一張琴、一個印匣要復雜千萬倍!
“天道圓,地道方。制器尚象,以應乾坤。”顧言低沉的聲音在寂靜的屋內響起,“做這東西,磨掉的不僅是木頭,更是心頭的浮躁和狹隘。你會真正明白,什麼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什麼是‘格物致知’。”
他讓開位置,對沈星晚道︰“它閑置多年,有些樞軸運轉已不夠順滑。你試著,讓它重新‘活’過來。”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修復渾儀,不僅需要極致的技藝,更需要理解其背後的天文原理和數學邏輯,才能判斷何為“順滑”,何為“偏差”!
沈星晚沒有退縮,眼中反而燃起了熾烈的光芒。她莊重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沈星晚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泡在了這間屋子里,與這台沉默的渾儀為伴。她並沒有急于動手拆卸或修復,而是如同最初學習時那樣,先從“讀”開始。
她找來所有能找到的關于渾儀和古代天文學的書籍,對照著模型,一點點理解每一層圓環代表的含義,每一個刻度的作用,每一處樞紐設計的用意。她用手輕輕推動圓環,感受那細微的阻滯點,用耳朵傾听轉動時發出的聲音,判斷問題可能出在哪個環節。
顧言不再提供具體的指導,只是在她遇到知識盲區時,會將她需要的書籍默默放在她的手邊;在她對某個結構原理苦思不得其解時,會在她用于演算的草稿紙上,畫下一個關鍵的角度或比例。
這種無聲的支持,比手把手的教導更讓沈星晚感到力量。她知道,他正在將她推向一個需要完全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領域。
經過長達十數日的觀察、學習和推演,沈星晚終于對渾儀的結構和問題所在有了清晰的認識。問題主要出在核心的“四游儀”樞紐部分,由于多年未用,加上溫濕度變化,內部幾個極其微小的“軸承”——實則是特制的木質滾珠和承窩——出現了輕微的變形和干澀,導致轉動時摩擦力增大,影響了整體精度。
修復這些核心部件,需要制作全新的、精度要求達到變態級別的木質滾珠和承窩,並且要在不破壞外部復雜結構的情況下,將其更換進去。這如同在心髒上做手術。
沈星晚深吸一口氣,開始了。她選用了質地最堅硬、穩定性最好的紫檀木瘤心部位,利用顧言櫃子里那些近乎絕版的微型車床和打磨工具,屏息凝神,開始制作那些比黃豆還小的木質滾珠。
這是一個對心性和手上功夫極致考驗的過程。她必須保證每一顆滾珠都無限接近于完美的球體,表面光滑如鏡,不能有任何肉眼可見的瑕疵。她失敗了無數次,廢棄的微小木屑幾乎堆成了小山,手腕因長時間保持極度精細的姿勢而酸痛麻木,但她沒有放棄。
當她終于做出第一組合格的滾珠和與之完美匹配的承窩時,一種巨大的喜悅沖刷掉了所有的疲憊。
最關鍵的更換手術到來了。這需要兩人無間的配合。顧言負責穩住外部龐大的儀身,並以他強大的力量和對結構極限的熟悉,在恰到好處的時機,以恰到好處的力道,將需要更換部件的樞紐部位微微“撐開”一道肉眼難辨的縫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沈星晚,則需用特制的磁吸鑷子,在極限的時間內,精準地將舊部件取出,將新部件放入那轉瞬即逝的縫隙之中,不能有絲毫偏差,不能觸踫任何其他部位。
整個工棚現在應該稱為工作室)里靜得只剩下兩人清淺的呼吸聲。光線被調整到最佳角度,所有工具都擺在最順手的位置。
顧言看了沈星晚一眼,眼神沉靜而充滿信任。
沈星晚回以堅定的目光。
行動開始!
顧言的手臂肌肉微微繃緊,手指以一種奇異的角度扣住樞紐外部,一股沉穩而巧妙的力道透入,那嚴絲合縫的結構發出極其輕微的“咯”聲,一道細微的縫隙應聲出現!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沈星晚動了!她的手腕穩如磐石,鑷子精準地探入縫隙,夾出舊件,放入新件,動作流暢得如同經過千百次演練!
“松!”她低喝一聲。
顧言力道一收,縫隙瞬間彌合,嚴絲合縫,仿佛從未被打開過。
整個過程,不到三秒。
兩人都微微松了口氣,後背已被汗水浸濕。
他們依循此法,相互配合,花了整整兩天時間,將核心樞紐所有有問題的微型部件全部更換完畢。
當最後一個部件更換完成,沈星晚懷著激動而又有些忐忑的心情,再次伸出手,輕輕推動了最外層的赤道環。
圓環動了!起初還有些許生澀,但隨著轉動,那新換上的、光滑無比的紫檀滾珠開始在承窩中順暢滾動,阻滯感迅速消失,整個渾儀的各層圓環隨之轉動,發出了無比順滑、均勻、幾乎听不到摩擦聲的運轉之音!
它活了!真正地“活”了過來!
沈星晚痴痴地看著這台仿佛擁有了生命、正在模擬宇宙運轉的瑰麗儀器,看著那些星辰刻度在眼前流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與敬畏充斥著她的胸膛。她不僅修復了一件儀器,更仿佛觸摸到了古人“究天人之際”的宏大理想,感受到了那種將技藝與天地至理相融合的至高境界。
顧言站在她身旁,目光同樣落在運轉的渾儀上,深邃的眼底映著那流轉的圓環,也映著她激動而虔誠的側臉。
許久,他低沉而充滿感慨的聲音緩緩響起︰
“現在,你該明白了。”
“我們匠人手中雕琢的,從來不只是木頭。”
“是星辰,是光陰,是……道。”
喜歡月光沉溺于星野請大家收藏︰()月光沉溺于星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