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都是震驚無比,
“這啥情況啊,光福兩兄弟這段時間可是乖得很啊,為了賺錢,可是家門都不出,怎麼會有人打他呢,”
“會不會是看錯人了,”
“不太可能,你沒听光福剛剛叫的多大聲嗎,那些人再傻,也能听出來聲音吧,”
“這誰說得準啊,弄不好是花錢找的人呢,根本不認識要打的人,”
“行了,先別聊了,趕緊跟上,”
“對對對趕緊跟上,”
張飛在前院觀察了一會兒,閆家所有人都出來了,唯獨不見閆解成,
‘呵呵,閆解放啊閆解放,落到我手里,不進去吃兩年免費的飯,真是對不起你啊’
隨即,張飛走到他爸身邊,
“小飛,來了,”
“嗯,爸爸,沒有破壞現場吧,”
“沒有,我們院子的人在守著呢,”
閆埠貴也是驚嘆連連,
“老張,現在的人膽子也太大了吧,竟然敢打人,還下這麼重的手,”
張飛樂呵呵的把劉光福拉了過來,
“是啊,三大爺,真是世風日下呀,你看看光福的臉,再看看他身上的腳印,這是要下狠手啊,要不是光福大喊大叫,把他們嚇跑了,弄不好,光福的命可能都交代在這兒了,是吧,光福,”
劉光福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隔了一兩秒才反應過來,
“哦,對對對一大爺,三大爺,飛哥,要不是我大喊大叫,我小命可能都沒了,對方這是要殺我啊,對方是殺人犯呀,”
張飛笑呵呵的拍了拍劉光福的肩膀,
“光福,別怕,現在你安全了,一會兒公安同志就來了,你身上有腳印,還有現場腳印的方向,估計很快就能抓到那個殺人犯,”
閆埠貴總感覺怪怪的,張飛一直在提‘殺人犯’幾個字,不過不管他的事兒,他也不在乎,
隨即,張飛拉著劉光福到了一旁,嘀嘀咕咕的說著,
半小時不到,
劉光天帶著兩個公安來了,
“公安同志,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四合院的一大爺和三大爺,”
公安和張珠軍兩人握了握手,
“公安同志,這是我弟弟,就是他被人襲擊了,”
公安點了點頭,
“同志,請將你從出來上廁所,到被襲擊的整個過程說一遍,”
劉光福點著頭,一字不落的說著,說到最後,又補充了一句,
“公安同志,您不知道,對方是要我的命來的,當時要不是我拼命反抗,大聲呼救,可能我都被對方打死了,”
公安點了點頭,
“嗯,我們知道了,你衣服上的腳印千萬別擦,我們先看看凶手留下的足跡,”
說著,兩個公安循著眾人保護的混亂足跡看著,
“能判斷出什麼來嗎,”
“很難,要不是地上的雪,可能足跡都留不下,能看出是3人作案,不過想查到凶手,有點懸,”
“哎,估計要是一起小混混報復案,”
“有可能吧,不過對方一直聲稱對方要殺他,要是真抓住了,那個小子咬死了,估計夠嗆啊,”
“都是一群讓人省心的東西,多拉點無業游民下鄉,也給我們節省點精力”
兩個公安打著電燈走了老遠,最後還是返回了,
“同志,遠處的腳印太凌亂了,夾雜了太多行人的腳印,沒法追蹤,你的衣服輕輕脫掉給我們,我們會提取上面的腳印,以及是否有,有用的線索,”
劉光天哪舍得啊,他可就這一身冬裝,
“公安同志,能不能不給你們啊,我就這一件棉襖,”
張飛直接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脫了下來,
“光福,按公安同志說的做,先穿我的,等公安同志查完了,自然會還給你的,”
說著,張飛把衣服遞給劉光福,還給他使了個眼色,
劉光福感動的點了點頭,
“公安同志,我還有一些沒說的細節,能不能到旁邊,我單獨跟你們匯報,”
兩個公安對望一眼,點了點頭,
其中一個公安對著人群喊道,
“大家都回去吧,別在這兒影響我們辦案,各個院子的管事大爺,組織好你們院子的人,盡快離開,”
隨著公安的喊聲落下,人群陸陸續續的走了,
張珠軍給閆埠貴遞了根煙過去,
“老閆,你也帶院里的人回去吧,”
閆埠貴接過煙,點了點頭,轉身對鄰居們喊道,
“好了,大家都按照公安同志的要求,趕緊回家,”
另一邊,
兩個公安帶著劉光福走了30來米,
“同志,這邊沒人,有什麼細節,跟我們詳細說說,”
劉光福點了點頭,
“公安同志,前段時間,我被閆解放撞了一下,當時他就打我,還踹我,還好我哥出來看到了,就上來幫我,我們兩個小伙子,他一個人,肯定吃虧了,
不過錯在他身上,最後就不了了之了,這麼長時間了,我以為這個事兒過去了,沒想到他今天竟然帶人想把我往死里打”
“等等,”一個公安抬手打斷了劉光福的話,
“你剛剛說,他以前和你有過節?!還有其他人和你有過節嗎?!”
“公安同志,這個您可以問我們院子里的人,我這段時間除了上廁所,連門都不出,怎麼會和其他人有過節呢,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當時我看到閆解放的臉了,
不過閆家那麼多人在,我不敢說,您二位是不知道,閆解放有多凶殘,就是擔心我說了後,話傳到閆解放的耳朵里,他會帶人來殺我,才只能單獨跟你們說,”
兩個公安听到劉光福說看到凶手的臉了,都很高興,現在破案率太低了,這不是送上門的破案率嗎,
“同志,你確定你看清了?!”
“是啊,同志,這個可不能亂說,你要是真的看清了,我們就直接抓人了”
喜歡四合院,開局訛房子截胡秦京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訛房子截胡秦京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