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嬴慶的詢問,馮淵立即回想了一下。
隨即,他開口回道“大帥,那人面容消瘦如猴,年齡約莫三十左右,大概……大概這麼高!”
馮淵抬手在自己下巴處比劃了一下,比劃的高度不足五尺。
不待馮淵繼續往下說,嬴慶便已猜出了是誰,連忙開口“馮淵,立即將人請到衙署來!”
“是,大帥!”馮淵拱手答應一聲,立即轉身快步離去。
嬴慶看向旁邊跟著的嬴安“大哥,公審之事,由你主持!”
“好!”嬴安點頭應下,然後快步而去。
隨即,嬴慶便帶著種光道及將領護衛快步折返衙署。
快進衙署之時,嬴慶卻瞥見一棟建築,正是西夷的天主教堂。
他腳步一頓,開口說道“那教堂中的洋和尚,可都清理了?”
種光道拱手回道“大帥放心,昨夜已將榆林衛城內的洋僧盡數清理,財物一律充作軍資,撤軍的時候會放火焚毀教堂!”
自攻破同州城、嬴慶下令清理西夷開始,秦義軍將士但凡見到西夷人,皆格殺勿論,教堂悉數焚毀,以絕夷狄邪說蠱惑百姓之患。
嬴慶聞言,微微頷首,然後移步進入衙署正廳。
不多時,馮淵便領著一名身形瘦削、面容尖銳如猴的男子快步走入衙署。
一看馮淵身邊之人,嬴慶立時認出,正是之前見過一次的宋獻策。
“見過嬴大帥,見過諸位將軍,見過其他各位好漢!”宋獻策先是對著嬴慶拱手,隨後又對廳內諸將及護衛一一見禮。
嬴慶嘴角掀起一抹弧度,冷言冷語的開口“宋獻策,你還敢尋來此地?”
宋獻策神色平靜,微微抬頭,盡是不避嬴慶視線,先回了一句“宋某非尋來,而是在榆林地界等待多日了!”
他當然知道嬴慶剛才言語中的另一層意思,無非是質問他給王嘉胤獻上了針對秦義軍的一策,以至于秦義軍冒險襲擾明軍後方。
對此,他在給王嘉胤獻策之時,便已想好了說詞“嬴大帥應該感謝宋某,秦義軍連敗官軍,屢破城池,早已入了朝廷的眼,若繼續與王嘉胤組盟,聲勢何其浩大!”
他雙手比劃,淡然笑著繼續說道“或許,會盟聯軍在短時間內能抗衡官軍一二,但官軍戰事不順之下,朝廷必然調動秦、晉兩地大軍圍剿,若還是還是不成,那朝廷便會盡起全國之兵馬,試問,會盟聯軍可能維持?”
略微停頓,他再度開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明朝可還沒到油盡燈枯之境地,秦義軍早些退盟,自有好處!”
“有哪些好處?緣何不是官軍全力圍剿我秦義軍?”嬴慶這話有考校的意思。
宋獻策來到火盆邊,抬手烤火的同時,開口說道“眼前的好處就不多說了,秦義軍拿下邊鎮城堡,自有所獲;秦義軍與會盟兩軍分開,明軍必然不可能盡起大軍圍剿一處,而各部義軍前往會盟,聲勢愈發浩大,嬴大帥只需尋地暫緩一段時間,明軍必然會逐漸被吸引過去,到時自可輕取城池,養兵擴軍!”
嬴慶冷眸如刀,盯著宋獻策良久,忽而輕笑一聲“所以,你今日來此的用意是?”
“宋某游學天下,見到了太多人間慘象,有心改變,卻勢單力薄,听聞北地鬧反,宋某便游學而來,看能否尋得明主,讓天下大治!”宋獻策不急不緩的講述。
他略微停頓,繼續說道“然听聞各部鬧反詳事,宋某以為只有嬴大帥在各路義軍豪杰之中,頗有些不同,宋某欲投效麾下,然,還有些顧慮!”
嬴慶沒有急著詢問宋獻策的顧慮,而是對左右吩咐道“搬個椅子過來宋學士,再給拿件厚實的衣物來!”
宋獻策對那要離開的護衛兵說道“麻煩再拿些熱食、溫壺熱酒來!”
護衛兵看向嬴慶,見後者點頭,便匆匆而去。
很快,火盆旁便多了一張木椅和放食物的桌子。
“多謝嬴大帥!”宋獻策穿上厚實的衣物,拱手一禮。
他也不等嬴慶客套一句,便坐下吃喝起來,看起吃喝急切,當是有幾頓沒好好進食了。
嬴慶也不見怪,就這麼端坐主位,靜靜看著。
等到一碗羊湯、半個餅子下肚,宋獻策在感覺身體暖和了起來,然後慢慢說道“嬴大帥,听聞秦義軍每到一地,對貧民百姓極好,卻對地主士紳刀斧相加,敢問,嬴大帥就不怕失了這些人的人心嗎?”
嬴慶聞言,淡然一笑“宋學士,明朝倒是深得地主士紳人心,如今怎樣?”
宋獻策默然片刻,開口說道“明朝建立兩百六十余載,積重難返,如今天災頻發,地主士紳自是難以維持地方!”
“宋學士不必為地主士紳開脫!”嬴慶先是給宋學士的話語做出定性,然後繼續說道“沒有地主士紳的盤剝兼並,明朝還不至于這般敗壞!”
“誠然!”宋獻策點頭,端起酒盞喝了一口,緩緩道“天下苦此久矣!然天下沒了地主士紳,地方如何治理,百姓如何教化,嬴大帥若得天下,仍需地主士紳協助治理地方。是故,地主士紳不可盡誅,當革其弊而用其能!”
嬴慶凝視宋獻策片刻,緩緩道“宋學士自是有其理!然,本帥希望看到的,不是與士大夫共天下,而是要與天下人共天下!”
“洪武皇帝也設有此想,但未能實現。嬴大帥有何高見,願聞其詳!”宋獻策說著,竟是起身作揖,行弟子禮。
嬴慶壓手示意宋獻策坐下,隨即說道“明初有三大盛世,分別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緣何之後不能延續?”
略微停頓後,他繼續說道“新朝建立之初,地主士紳多遭殺富,田地多在下層百姓手中,縱有天災,亦可有余糧度過災時,隨著兼並的持續,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百姓淪為佃戶,生活艱難,一遇災年便餓殍遍野,佔山為匪,舉旗為賊。”
他盯著宋獻策“若兼並作惡的地主士紳不殺,即使建立新朝,又有多久安寧?”
嬴慶站起身來,走到火盆前“是故,兼並乃首要解決之事,後收土地為國有,均田地于民,禁買賣侵佔,無兼並,制隱匿,止盤剝,民可久安也!”
“均田地于民,禁買賣侵佔……”宋獻策呢喃自語,目光灼灼,隨即問道“如何取士?”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