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上的更梆子敲過四下時,顧承硯正就著油燈翻一本《無線電學入門》。
密室木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帶著夜露寒氣的風卷進來,他抬頭正見青鳥立在門口,青布短打衣襟濕了半截,手里捏著張皺巴巴的紙。
\"陳硯生昨夜燒到三十九度。\"青鳥將紙攤在案上,墨跡被汗浸得發暈,\"守夜的老周頭說,他翻來覆去念"三七九,二六一,五四八",還混著"電台""鐵屋"。\"
顧承硯放下茶盞,指節抵著下頜。
這串數字他熟——前七日吳淞口監听站的異常頻段記錄,三次峰值頻率正是三七九、二六一、五四八赫茲。
他抽過鉛筆在紙上重重圈出數字,筆尖幾乎戳破紙背︰\"他在說什麼?\"
\"老周頭說,小硯生燒得迷糊時,袖口的絲脈泛著銀光。\"青鳥聲音低下去,\"像......像有活物在皮下爬。\"
顧承硯突然站起,椅腿在青磚上刮出刺耳聲響。
他想起三個月前在染坊,陳硯生蹲在蠶房數蠶齡時,袖口那道他親手繡的絲脈——用顧氏特有的桑脂混著磁石粉染的,說是為了教少年們認絲質,實則是他從現代電磁學里偷師的小手段。
\"體溫升高會讓桑脂分子活躍。\"他抓起案頭的蠶絲樣本,在燈下對著光,\"絲脈里的磁石粉跟著血液流動,把空氣里的電磁波動......\"他突然頓住,目光灼灼地盯著青鳥,\"變成了能被人體感知的震動。
那孩子不是說胡話,是在解碼!\"
青鳥喉結動了動,伸手摸向腰間的短刀——這是他緊張時的習慣。
顧承硯卻笑了,笑得眼底發亮︰\"我們之前只教他們用眼耳,現在要借夢織網。\"他抓起刻刀,在木板上刻下新指令︰\"從今日起,"春蠶組"睡前必須記錄夢境,越零碎越好。\"
話音未落,外間傳來細碎的腳步聲。
甦若雪抱著一摞《女紅歌訣》推門進來,月白衫子下擺沾著墨點,發間的珍珠簪子晃著微光︰\"我改了"繡蝶雙飛"的口訣。\"她翻開教材,指腹撫過新寫的蠅頭小楷,\"把呼吸節奏和摩斯密碼編在一起,少年們默誦時,心跳就是發報機。\"
顧承硯湊過去看,見原本\"一針繞,兩線交\"的口訣被改成\"吸三秒,停半秒\",後面還注著\"夢境記于毛邊紙,晨時用碘酒顯影\"。
甦若雪抬眼,眼尾帶笑︰\"剛才去"習題批改房",阿福說昨晚夢見"紅燈籠掛三夜,狗不叫"。\"她從袖中摸出張泛黃的紙,對著油燈一照,隱約顯出一行暗字——法租界松本洋行。
\"他們換暗哨周期了。\"顧承硯接過紙,指節輕輕叩了叩,\"甦小姐這招,比巡捕房的眼線還靈。\"
甦若雪耳尖泛紅,卻沒接話,只將教材重新碼齊︰\"我去給孩子們上課。\"她轉身時,顧承硯瞥見她袖中露出半截絲線,正是改良過的桑脂絲脈。
密室里重新只剩兩人時,顧承硯從抽屜里摸出個檀木盒,掀開蓋子是排晶瑩的雙相繭。
他捏起一顆,用銀針對著燭火烤了烤,繭身慢慢透出暗紋︰\"加了蜂蠟,顯影時間能延長到十二時辰。\"他將繭遞給青鳥,\"讓孩子們次日補錄夢境,漏了什麼也能追回來。\"
青鳥接過繭,指尖觸到微微的溫涼,突然想起城南粥棚的計劃——顧承硯前日讓鹽幫老蔡在破廟支了口大鍋,說是施粥,實則讓\"春蠶組\"輪值。
他正想開口,顧承硯卻先一步道︰\"今日正午,憲兵隊會有輛無線電車經過城南。\"他指節敲了敲地圖上的紅點,\"你帶兩個孩子去粥棚,看絲脈會不會發燙。\"
日頭過午的時候,城南破廟飄著粥香。
陳硯生捧著碗粥,袖口的絲脈突然像被火燎了似的發燙。
他抬頭正見輛黑鐵皮車\"轟\"地開過,車頂上支著根鐵桿子。
旁邊的阿福突然\"哎喲\"一聲,碗摔在地上︰\"我胳膊疼!\"
蹲在牆根的青鳥摸了摸腰間的小本,低頭記道︰\"絲脈發燙時間︰憲兵車經過前三十秒;犬只躁動︰車距五十步時。\"他抬頭看向廟門,正見顧承硯站在陰影里,沖他微微點頭。
入夜時,顧承硯在密室里攤開新的地圖。
藍點比昨日多了五個,其中三個在虹口片區連成線。
他提筆在\"虹口\"二字上畫了個圈,轉頭對青鳥道︰\"明日去虹口收舊衣。\"他從抽屜里摸出張舊衣票,\"記得穿得破些。\"
青鳥接過票,低頭理了理青布短打的衣領。
窗外的月亮被雲遮住一半,他望著顧承硯案頭新刻的木牌——\"以夢為梭\",突然听見遠處傳來電車的\"叮叮\"聲,混著不知誰家的留聲機,唱著\"何日君再來\"。
他摸了摸腰間的短刀,刀鞘上還沾著粥棚的飯粒。
青石板路上的露水還未褪盡時,青鳥已經蹲在虹口弄堂口的腌菜缸旁。
他套著洗得發白的灰布短打,肩上搭著條補丁摞補丁的藍布褡褳,活脫脫個走街串巷的收舊衣販子。
晨霧里飄來海腥味,混著隔壁日料店的味噌湯香,他盯著斜對過三層紅磚樓的木窗——那是松本洋行會計課長中村次郎的家。
“阿伯,收舊衣裳不?”
脆生生的女聲驚得青鳥抬眼,只見個穿月白立領衫的婦人抱著個鐵皮箱子站在跟前,鬢角別著朵褪色的櫻花簪。
他忙堆出討好的笑︰“收收收!棉紡的論斤,綢緞的看花樣。”婦人掀開箱蓋,最上面壓著件男式西裝,袖口磨得起球,倒是底下露出台黑亮的打字機,鐵殼子蹭了不少漆。
“這是我家那口子不要的舊物。”婦人用帕子擦了擦打字機,“說是新式電傳機進來了,老古董佔地方。”她壓低聲音,“給個三塊大洋,我就當扔了。”
青鳥的手指在褡褳里摸了摸,觸到最底層的銀圓硬邦邦的稜角——顧承硯今早塞給他的五塊現洋,原說最多花三塊。
他裝作猶豫,指尖輕輕劃過打字機色帶槽︰“這鐵疙瘩沉得很,三塊怕要虧。”
“兩塊八!”婦人急了,眼尾的細紋皺成團,“再少我就搬去垃圾站了。”
青鳥的目光掃過她腕上的銅鐲子——和昨日情報里“中村太太月初當掉金鐲子給婆婆抓藥”的信息對上了。
他猛一拍大腿︰“成!我擔著虧,圖個吉利。”
等婦人抱著銀圓轉身進樓,青鳥扛起打字機時,袖中絲脈突然輕輕一跳——這是和顧承硯約好的“得手”暗號。
密室里的顧承硯正用放大鏡盯著蠶絲樣本,听見樓下傳來三聲敲窗的竹梆,立刻放下工具。
甦若雪從繡繃後抬頭,她正帶著六個女工拆解顧氏新出的“月白緞”,指尖還沾著靛藍染料︰“是青鳥?”
“是。”顧承硯快步下樓,正見青鳥扛著打字機跨進後門,鐵殼子在青石板上撞出悶響。
甦若雪已經取來工具箱,竹篾編的盒子里整整齊齊碼著鑷子、毛刷和小瓷瓶。
“色帶夾層。”顧承硯指著打字機,“中村那老狐狸用的是速干油墨,殘留字跡得用松節油浸。”
甦若雪的指尖在色帶上來回摸索,突然頓住︰“這里有折痕。”她用鑷子夾起段深褐色色帶,浸進松節油里。
片刻後,微黃的液體里浮出淡淡墨痕——“滬西倉庫,每周三晨六時交接名單”。
顧承硯的指節重重叩在案上,眼底燃起火︰“反圖譜計劃提前。”他抓起紙筆,“讓王會長明日在霞飛路茶會‘不小心’說漏嘴,說榮鑫紗廠要運二十箱棉紗去甦州。”
“假行程?”甦若雪立刻反應過來,“引他們把假情報錄進檔案,我們再抓核對的人。”
“對。”顧承硯抽出張照片推過去,“春蠶組的孩子們去檔案館外蹲守,拿這張‘松本洋行情報科’的名單比對。”他抬頭時,目光落在窗外跑過的小身影上——陳硯生正抱著摞《女紅歌訣》往繡坊跑,袖口的絲脈在風里晃了晃。
三日後的織夢會設在顧家祠堂偏廳。
甦若雪搬來張雕花圓桌,桌上擺著青瓷茶盞和一碟桂花糕。
十二名春蠶組成員圍坐,陳硯生縮在最里側,指尖捏著枚未封蠟的空繭——這是甦若雪昨日塞給他的,說“夢里的聲音要裝在里面”。
“今日講《列子•湯問》。”甦若雪翻開線裝書,聲音像浸了蜜,“有個叫詹何的人,用單股蠶絲釣大魚。旁人問他怎麼做到的,他說‘心無雜念,線隨魚動’。”她的目光掃過眾人,停在陳硯生臉上,“我們就像那串珠子,線在各自心里牽著。”
陳硯生捏著空繭的手緊了緊,繭殼上的細孔蹭得掌心發癢。
散會時,甦若雪單獨叫住他︰“昨夜阿福說你翻來覆去念‘鐵屋’,是不是又夢見松田物產的倉庫了?”
“嗯。”少年低頭,“絲脈發燙的時候,我听見鐵鏈響。”
“這繭是你的警鐘。”甦若雪將繭塞進他手心,“它替我們听著。”
當夜,陳硯生抱著空繭蜷在閣樓木板床上。
月光透過破窗漏進來,照得袖口絲脈泛著銀。
後半夜,他突然驚醒——絲脈像被小錘子敲著,一下一下撞著皮膚。
他摸黑爬起來,趴在窗台上往下看︰兩輛黑車正往松田物產開,車燈掃過牆根時,他看清了車牌上的“特高課”標記。
“提前兩刻!”次日清晨,顧承硯在密室拍著記錄冊,“陳硯生的預警比監听站還早!”他鋪開新畫的情報網圖譜,十二枚藍針在紙上連成六角形,每個角尖都對著租界里的敏感點——巡捕房、洋行倉庫、電台大樓。
“絲入夢,夢成網,網自生眼。”他提筆在圖譜角落寫下這行字,墨跡未干,窗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陳硯生站在門口,額角沾著草屑,袖口的絲脈像活了似的蜷成團。
他舉起手腕,月光下,腕內側凝著朵雪紋花,花心的銀絲正隨著心跳輕顫,“回家路上,絲脈突然往上爬......”
顧承硯的呼吸頓住。
他伸手去摸那朵花,指尖觸到微微的溫涼,像觸到了某種正在甦醒的活物。
隔壁房間傳來青鳥的腳步聲,帶著夜露的寒氣。
他抱著個銅制體溫表,目光落在陳硯生的手腕上,喉結動了動,卻沒說話。
窗外的月亮西沉,將雪紋花的影子投在圖譜上,正好落在六角蜂巢的中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