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來尋仇的武林人士離開,明教眾人這才來到謝遜身旁,為他治療身上的傷勢。
“教主,你為何如此作賤自己?”
楊逍一邊擦拭謝遜身上的傷口,一邊責怪謝遜這次的意氣用事。
“都說我已不是教主,我已將這副教主之位傳給你了,楊副教主以後可不要再如此稱呼謝某。”
謝遜淡然一笑,全然不理會身上多處的咬傷。
“謝教主你不要再說了,我們只認你做副教主!”
周顛拉住謝遜的手,不願讓他辭去副教主一職。
“如今我謝遜武功盡失,雙目也瞎,還被天下英雄唾棄,有何臉面坐這教主之職?你們不必勸我,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謝遜其實心中早有這個打算,畢竟明教不能由一個瞎子擔任副教主,這關乎明教臉面問題。
所以借著今次,謝遜干脆傳位給了楊逍。
“義父,那你也不用自廢武功,讓那麼多人侮辱你吧。”
張無忌眼中含著淚,為謝遜包扎著傷口。
“無忌孩兒,你不懂,義父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江湖上少一些殺戮。”
謝遜嘆了一口氣,隨後給眾人解釋他為何要這樣做。
原來謝遜在孤島這十年,早已想明白了不少事情。
當年為了逼出成昆,謝遜他錯殺了不少英雄豪杰,這讓他十分後悔。
這次回到中原,他本想著以死告罪天下,還了當年他欠下的那些債。
可是明教眾人將謝遜推到了副教主之位,若是任由江湖仇家把他殺死,明教必然會找這些人報復。
就算有著謝遜死前的命令,但是死後他也無法管束所有人。
到那時,江湖上又會卷起一場血雨腥風,這是謝遜不希望的。
本身謝遜已感自己罪孽深重,若是再因為自己而再起殺戮,那他死後都不得安寧。
如果謝遜仗著明教勢力,以勢壓人,讓那些江湖好漢無法報仇,那麼明教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名聲又會蕩然無存。
所以謝遜思前想後,決定出此下策,當著天下英雄之面,殺掉成昆之後,將一身功力盡數消散。
如此一來,天下英雄自持臉面,必然不會對毫無反抗能力的謝遜刀劍相向。
事情的發展也果然如謝遜所料,那些江湖人士最終選擇一筆勾銷,只是當眾羞辱謝遜一番。
連為人最為執拗的滅絕師太,也才泄憤一般咬下謝遜一塊肉去。
這樣謝遜不用死,江湖上的恩恩怨怨從此和他再無關系。
無非就是這個副教主不當而已,可對于大仇得報的謝遜來說,這些都是極其輕微的,他完全不在乎。
听完謝遜的解釋,眾人也被謝遜能有如此心性感到佩服,為了武林平穩,他竟然選擇以這種方式犧牲自己。
“好了,你們也別覺得可惜,我如今還好好活著,這不就是最大的幸事?以後我就在明教內打打雜,安享晚年就行了。”
謝遜哈哈一笑,全然不在意般。
“義父,你和我們回武當派吧,讓孩兒照顧你豈不更好?”
張無忌擦干眼淚,提議讓謝遜去武當派,這樣日後也能朝夕相處。
“算了算了,我還是在這光明頂上待著好,而且你也為你武當派中的師弟考慮考慮。天天看著我這麼個仇人,你邱師弟能心安?”
謝遜拒絕了張無忌的好意,也是為了他著想,畢竟邱易濃拜在武當門下,人家已經放過謝遜。但要是天天看著仇人在眼前轉悠,難免心生埋怨。
張無忌也想到這不妥之處,于是不再言語。又看了看站在遠處沒有離開的邱易濃,深深嘆了口氣。
“既然此間事了,我們也回去吧,大哥,我們會常來看你的。”
張翠山對著明教眾人一抱拳,就要帶著武當眾人返回。
宋青書也趕忙收拾一下剛剛打開的包裹,要隨著張翠山一家同回武當。
“ 當!”
突然一個物件從宋青書的包袱中掉落下來,砸在地上發出金鐵之聲。
“宋兄弟,你說你來一趟還帶這麼多東西干什麼,我們明教什麼沒有,你背這麼大包袱也不嫌累……”
周顛眼疾手快,將宋青書掉落之物撿起,遞到宋青書面前。
“等等,這……這不是聖火令麼!”
直到這時,周顛才看清手中的物件到底是什麼,原來是一面火焰型的令牌。
那正是明教丟失多年的聖火令!如今卻出現在宋青書的包袱之中!
“楊……楊逍,你看看,別是我老周眼花,瞧錯了!”
周顛顫顫巍巍的把聖火令遞到楊逍手中,讓其確認到底是不是真的聖火令。
“這,這的確是本教聖物,怎麼會出現在宋兄弟手中!”
楊逍一眼認出聖火令,急忙詢問宋青書。
宋青書這時才想起來,自己把聖火令帶過來是想一道還給明教的。
因為謝遜這一鬧,讓他把這件事給忘了。
于是又把包袱解開,掏出其余五面聖火令,交到楊逍手中。
“抱歉,剛才我把這事忘了,這是我從波斯明教手中奪回來的,本想來光明頂上連同兵法一並交給你們。如今物歸原主,這下你們更是高興了吧。”
宋青書說的輕松,卻沒發現明教所有人臉色一變。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同時下跪。
“宋少俠大恩,我明教沒齒難忘,望宋少俠領明教教主一職,帶領明教!”
明教所有人齊齊跪在地上,楊逍手捧聖火令,眾人都在呼喊宋青書,讓其擔任明教新的教主。
“這……怎麼發展成這個場面了?我來送聖火令可不是想當你們教主的,你們快快起來,這不是胡鬧麼!”
宋青書被明教這些人搞得一頭霧水,他是真心沒想當這個明教教主。
“宋少俠不要推諉,本教前教主遺言已經說明,誰找到聖火令,誰就坐這教主之位。宋少俠身負明教乾坤大挪移功法,又尋回聖火令,自然是教主不二人選!”
楊逍固執的沒有起身,念起陽頂天的遺言,直言這教主必須是宋青書來當。
其他明教諸人也都附和著,這讓宋青書一時手足無措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