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的功夫在五散人之中能排進前三,本事還是有一些,與宋青書打得有來有回。
宋青書還是一視同仁,交手四、五十回合,將說不得打敗。
“說不得大師,承讓!”
宋青書一稽首,對著說不得客氣行了一禮。
“哈哈哈哈,宋公子,貧僧在此謝過,請。”
說不得大笑著走回明教陣營,他沒像前面兩人那樣被人抬著回去,很是開心,以後可以在這些老朋友面前多吹一段時間了。
這一次,宋青書終于選擇了救少林派,空聞方丈的臉色才好了一些,沒有了怨氣。
接下來,宋青書又連續挑戰了五散人中的剩余三人,依次將三人擊敗,然後分別放了丐幫、崆峒與昆侖派。
“楊左使,我看還有不少的門派在,不如打包算在一起,我和所有五行旗掌旗使比試一場,若是贏了,就放了所有人好不好?”
宋青書提議,也別一場一場比了,反正都是一些不重要的小門小派,算在一起,一場定下來。
楊逍想了想,他看宋青書尚有余力,應該沒有問題,于是點頭同意。
“五行旗掌旗使听令,你們去與宋公子較量一番!”
楊逍轉身命令五行旗各掌旗使,這五人早就手癢癢,想下場比試了,听到楊逍叫他們,趕忙答應,拿著各自的兵器,將宋青書圍住。
“宋公子,我們都拿著兵器,你也別空手了,快拿上你的兵器,咱們好好打一場!”
握著一桿鐵楸的厚土旗掌旗使顏垣出言提醒道,他們並不想佔宋青書的便宜。
“好,那我也不客氣了!”
宋青書讓過五人,返回武當派陣營中,取回自己的長槍,然後又回到場中與五人對峙起來。
五行旗各有各的作戰特點,分工各有不同,而各個掌旗使所使用的兵器也都不一樣。
厚土旗掌旗使顏垣使用的一把鐵楸;洪水旗掌旗使唐洋使用的是黑鐵爪套;巨木旗掌旗使聞蒼松用的是粗木長棍;銳金旗掌旗使莊錚手拿大斧;烈火旗掌旗使辛然所用的則是長刀。
而在原來的時空中,銳金旗掌旗使莊錚其實早就死在了滅絕師太的倚天劍下,不過如今因為天鷹教的加入,讓莊錚沒和峨眉交上手,反而與天鷹教打得有來有回,才撿了一條性命。
其實五行旗的掌旗使更側重于軍事指揮能力而非個人武功修為。
因為五行旗部隊屬于明教的特殊部隊,在行軍打仗之時起到各種出其不意的效果。
可剛才各路明教高手都和宋青書比過武了,讓這五人干看著,他們也覺得不像回事,對于能下場露露臉還是挺上心,都想使出平生的本事,讓天下群雄們看看,他們五人也是能打的。
“不公平!不公平!我們宋公子本來就是與你們車輪戰呢!你們這還一次派五個一起上!不公平!”
華山派的高長老大聲抗議,剛才宋青書已經將其余五大派都救完了,原本以為其中會有他們華山派的。
沒想到宋青書寧願去選擇丐幫,都沒選擇同為六大派的華山派,這讓高長老很受傷。
如今听聞宋青書要一次性把所有門派都算上,眼看就能獲救了,明教一次派出五個人,也不知道宋青書能不能扛得住,萬一輸了,自己華山派就完蛋了!
所以高長老才大聲抗議,希望明教他們講點江湖規矩,別搞圍攻。
“這恐怕由不得你,這是宋公子提出的,若是宋公子不願意,我們自然不會如此。宋公子,你還要一次對我們五人麼?”
楊逍反駁了高長老,但最後還是詢問了一下宋青書。
“沒問題,早點解決完了,也好讓大家早點下山,難道你們明教還能管所有人飯不成?”
宋青書的話引來所有人哈哈大笑,倒沒有嘲笑他的意思,而是對宋青書這種臨危不亂,自信依然的態度產生敬佩。
“宋少俠,你自可迎戰,輸贏都無所謂,輸了就當我們命不好,贏了我們照樣程你的情!不過還請你注意安全,若是當真不敵,也不用理會我等,自可認輸!不過是死而已,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躺著的人群中有人大喊,讓宋青書不用在意他們的生死,就算是輸了大家也不會怪罪他。
听到有人這樣說,不少人都回應,紛紛叫好附和著,讓宋青書盡力即可。
“不行不行!我們華山派不同意,這場比試你可別算上我們華山派!”
沒想到華山高長老卻出言拒絕,直言這場比試的結果不要帶上他們華山。
他是看宋青書接連大戰六場,哪怕功夫再高,恐怕現在也沒多少力氣,這回又一次對五,恐怕贏得機會很小。他才不敢讓宋青書來決定他們華山派的命運。
“既然華山長老不願意,那就不算你們,宋公子,可不可以?”
楊逍鄙夷的看著華山高長老,雖說這是在演戲,但是人家宋青書是真的在幫助眾人,沒想到還有人不信任,當真讓人寒心。不過既然華山派不願意,那就算了,大不了最後單獨教訓一下他們。
“好,那就開始吧!”
宋青書手中長槍一劃,迎上了五行旗掌旗使們。
五人對視一眼,同時出手。
率先攻過來的是厚土旗顏垣和巨木旗聞蒼松,他二人都是用的長兵器,在距離上有優勢,同時從宋青書左右打了過來。
宋青書一勾一帶,輕松化解兩人攻擊,然後就看到辛然的大刀劈了過來。
躲過大刀,宋青書剛要回擊,莊錚的巨斧攔腰砍過。
宋青書返身躍起,躲開巨斧,然後出掌,正中唐洋的鐵爪。
六人轉著圈的打在一起,各自使出本領,一時間兵器擊打的聲音不絕于耳。
“我說什麼來著?你看宋青書那小子,明顯就打不過這五人,還非得出頭,看來這回你們得跟著一起陪葬了。”
華山高長老洋洋得意,眼看宋青書一時之間拿不下五名掌旗使,高長老就覺得是他沒有力氣,向著身旁的其他人說道,還好自己聰明,沒把命運托付給他。
而宋青書之所以沒有快速解決戰斗,而是因為這五人相互配合,雖然雜亂,但隱隱間貌似有種聯系一般,好像是什麼陣法般。
所以宋青書想多觀察一會,若論陣法,估計當今什麼陣法都比不上武當的真武七截陣。
可那個是張三豐為武當七俠所創,其他人都不會。所以宋青書想嘗試著能不能自創一種合擊技,保證武當弟子戰場的存活率。
而這五行旗的五名掌旗使,他們都是為了戰陣所訓練,其使用的合擊技法,也應該就是為了戰場的戰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