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荊想想也對,先將山下的十幾個孩童放在一邊,按照上次的方法,從田陳開始,重新制定練養計劃。這次的計劃更改耗時較久,白天,楚荊到山下听課;下午三點左右,課程結束,三位大人總會輪流催促、嘮叨;楚荊除了傻笑還是傻笑,不做正面回答,回到山上之後,為小伙伴修改計劃。磕磕絆絆,前後耗時一個多月,才整理出改版計劃。
    自從火椒等人練養有成,身體素質有較大提高之後,孫浩然存在的有效時間延長,便開始琢磨各個時期整理出的二十套基礎練養計劃。思考效率實在太低、太慢,直到最近,在參考楚荊為四個小伙伴制定的改版計劃基礎上,才正式推出此地球、此海島的二十套基礎練養法。其中的膳食計劃,綜合了大樹群落以及山下的食、藥材;這也是楚荊學醫的結果,準確度、精確度都很低。
    二十套基礎練養計劃與《伏羲練養經》性質不同,如果說後者是道、是德,是找尋道路的方法,前者則是具有實用價值的術。後者由前者推演、凝練而生,前者因後者的道理而成。
    楚荊學會二十套基礎練養計劃之後,信心滿滿,拍胸脯打包票︰
    “孫師放心,以我之能,一定能為山下那群孩子,定制出合適的練養計劃。”
    一天的課程再一次結束,楚村長再一次笑眯眯地催促楚荊︰
    “小酸棗,有沒有信心為孩子們制定練養計劃?”
    楚荊一改過去的傻笑,做猶豫狀低頭深思,眼角瞥見楚村長給二位醫生使眼色,不讓他們說話。沉思片刻之後,楚荊用顫抖的聲音回答道︰
    “大爺爺,王醫生、張醫生,明天試試?先說好,出了岔子別賴我,我還是小孩子,不是大人。”
    三位大人的興奮之情溢于表里,王醫生收起笑臉,嚴肅認真地說道︰
    “這話才對!楚荊,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任何一個醫生都是從“不懂”開始,給人診療,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挫折、打磨,才能成為人人信賴的大醫。我不認為會有什麼岔子,體操、吃飯而已,會出什麼岔子?是這個意思吧,張醫生?”
    張醫生笑眯眯地說道︰
    “是這個道理,做的多了,自成老手;有我們在,哪里會有岔子?”
    楚荊逐一檢查、判斷孩子們的身體,定出初步計劃之後,讓王、張二位醫生評價各個孩童的身體狀況,評價膳食中的食、藥材對身體的作用、影響。楚荊怕二位醫生敷衍了事,明確告訴三位大人︰
    “王師、趙師、大爺爺,這些計劃僅僅是練養的開始,其作用是發掘身體潛能,找出存在問題,用以制定適合于每個人的練養計劃。我需要這些知識咨詢大樹,借以調整計劃。”
    王、張二位醫生很認真,盡其所能,詳細講解。這時候的楚荊,心神更加強大、成熟,腦子更加聰穎,懂與不懂,幾乎都能記住二位醫生的全部話語。回到山上,楚荊再將自己探查的結果與二位醫生的評語,復述給孫浩然;其中的疏漏,或者不重要,或者被孫浩然察覺,耐心糾正。
    一天天過去,一個個孩童的練養計劃出爐,楚荊對練養的理解,越來越深刻;連帶二位醫生,對練養也有了新認識。山上、山下以楚荊為媒介,初步建起交流渠道。
    有特產蘑菇做引子,無論如何,練養餐總會有效果;孩童們的身體,經過一段時間停滯之後,又開始好轉。其中的練養餐,由山上出品與山下的食、藥材混合使用。楚荊五人的餐食,也改為同樣的方式;孫浩然認為,加入山下的食、藥材,藥膳的品質能夠提高一個檔次。
    過程中,孫浩然通過楚荊之口,對山下的食藥材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品種還是彼太陽系那些品種,而藥性差異較大;孫浩然將其歸為天地氣的作用,此太陽非彼太陽,此地球非彼地球。
    靈魂思考問題的速度慢、效率低,並不影響思考質量,反而因為不困、不累、不痛、不倦,有效的思考時間更長,總體效率也不差。一段時間之後,孫浩然根據山下的反饋,借楚荊之口,重新調整二十套計劃。這是一個正反饋過程,各方都因此得益;孫浩然一直思考,這個過程中,自己得到了什麼?
    當孩童們的身體因為練養有所轉好之後,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公社,騷動由此而起;來自各方的壓力,通過五花八門的方法,先後傳入山神廟。這種事情,公社社長也無能為力,只能推諉給山神廟,明確表示,此事由山神廟主導,與公社無關。
    楚荊之名、之能,漸漸傳出,經過民間加工,真正成為應驗 “靈童降世,雲開雨霽”的傳奇靈童。有人慕名帶嬰兒來山神廟,找靈童看病,王、張二醫生不好拒絕,楚村長不願拒絕,怎麼辦?還是由楚村長出面說服楚荊︰
    “小酸棗,有嬰兒來這里看病,你看怎麼辦,治還是不治?”
    最近一段時間,諸事順利,楚荊的膽子由此變大,做任何事都信心十足;听說病人上門求醫,眼角睥睨天地,豪氣作答︰
    “醫者仁心,豈能見病不治?走,大爺爺,去看看!”
    楚荊學了這麼長時間醫,不提醫術,單單架勢、氣勢,還是很醫生,望聞問切,十分熟練,給人一種信任感。診斷完畢,楚荊的信心躲藏起來,腦子有點亂,怎麼治療?楚荊想出的對策是,讓病人耐心等待,先找王、張二醫生商量!
    關鍵的關鍵,公社也好,山神廟也好,都希望楚荊盡快成材,所以二位醫生從不保守,除了不能確認、實在弄不懂的病情、藥理,其余知識、經驗,都傾囊相授。正如王醫生所說,醫生的診療生涯,從來都是從“不懂”開始;相比較而言,楚荊的起點很高,有足夠的能力診療,經驗有所欠缺而已。
    二醫生已經診斷過嬰兒的病情,卻不肯明言,循循善誘,給出無數暗示,讓楚荊自己拿主意、下結論。山上帶下來的藥液,二醫生同樣熟悉;當做一味藥材使用,完全沒有問題。二醫生相信,楚荊擬訂的診療方案,不會太差,所以任其診治。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