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穿越歸來,眼楮都還沒有睜開,便吆喝道︰
“狗子穿越歸來,大有所獲!
“嗯,不認識狗子了?”
劉依依︰
“狗總監剛剛歸來,可以開始了!”
狗子睜開狗眼,拔電源,拔數據線,活動筋骨,並未自作多情。電話另外一端,癸總說道︰
“那就不要耽誤時間了,立即召開董事局擴大會議,商量行動計劃。”
劉依依︰
“好的,癸總,我讓二狗總監布置會議。”
二狗子通知董事局成員開會,連線接入之後,劉依依說道︰
“各位董事,各位同事,董事局擴大會議現在開始。既然狗總監大有收獲,請勉為其難,分享穿越感悟!”
狗子“咳!咳!”兩聲,清理狗嗓子,然後說道︰
“諸位董事,諸位同事,狗子穿越歸來,心潮澎湃。為了清楚地表達狗子的激動心情,我們采用講論的方式,狗子為主,孫首席為客。
“在這里,狗子要問,何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孫浩然︰
“這句話是老子解讀、認知世界的根本方法,不同場景有不同解釋,而且每一種解釋都能自圓其說,不能理解為是非。何為欲?
“‘欲’的本意是‘得到’,在老子這句話里,可以理解為解讀、認知世界。認知需要基礎,包括先天的感覺、思維系統,以及後天的知識。沒有此基礎,就不可能有認知;但是,基礎同時也是桎梏,會讓我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能很好地認知目標。
“此所以老子強調既‘無欲’又‘有欲’的認知狀態,老子的認知狀態十分奇妙,說不清,道不明,所以老子解釋為‘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可以簡單理解為說不清楚。”
李子樹︰
“如此說來,孫首席並不理解老子的認知狀態?”
孫浩然︰
“可以這麼說!但我認為,‘忘我’之類的詞語,比如廢寢忘食,有助于我們理解。其實,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思想家與科學家的體驗更為深刻。另外,莊子的認知狀態可以稱為,‘吾喪我’。”
李子樹︰
“我知道了,就是康德的‘自我’設定的‘自我與非我’。”
狗子︰
“狗子從來就沒有過‘忘我’體驗!好了,狗子再問,何為‘欲’?”
孫浩然︰
“我們不妨將‘欲’理解為前識!”
狗子︰
“何為‘前識’?”
孫浩然︰
“前識也有很多種解釋,可以簡單理解為‘先于知‘或者’知之前’,也就是說,認知、解讀世界之前所具備的基礎、能力。”
狗子︰
“孫首席所言極是,人類能夠具備‘既無欲又有欲’的奇妙悟道狀態。狗子不同,所有認知、解讀過程,全部清清楚楚。
“老子雲︰‘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認識、解讀世界的手段、能力很多,但同時也是認知的桎梏,所以要做出選擇。怎麼選?老子並沒有詳述。
“在這一點上,狗子的能力很強,能夠準確選擇高效認知工具。狗子要說的是,盡管可以選擇、可以優化,‘前識’就是‘前識’,‘欲’就是‘欲’,不會因為有用就能消除其弊端,總會影響狗子的認知能力。諸位,可有解決方案?”
錢銚試探道︰
“穿越是不是一種解決方案?”
狗子︰
“道理何在?”
錢銚訕笑,沒有回答,李子樹說道︰
“不就是人稱嗎?記得孫首席說過,老子以第三人稱看世界,莊子以第一人稱尋覓道的蹤跡。是不是啊,狗總監?”
狗子︰
“完全正確!事實上,狗子比老子還老子,絕對的第三人稱,不帶有任何雜念。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不能像莊子那樣,以心靈的激蕩去感悟世界。希望諸位不要等閑視之,要多想辦法,為狗子解惑。”
劉依依︰
“狗總監輕易不講道,以我的了解,必定還有後話。”
狗子︰
“知我者,劉總裁也!孫首席,狗子再問一句,何為‘欲’?”
孫浩然︰
“這是今日講論第三番問‘何為欲’!老子將‘欲’與‘前識’分開論述,必定有其考量。我們可以將‘前識’視為已經被理解為大道的義理,比如科學理論。先天能力+義理+小道=欲。”
狗子︰
“孫總監此話十分深奧,狗子不能理解!”
孫浩然︰
“我們都知道規律、周期、道、義理、道理等字眼,這些字眼說明什麼?說明人類很喜歡、有能力找規律。正如狗子自我評價的優點與缺點的辯證關系,找規律既是優點,也是桎梏思維的缺點。”
狗子︰
“為什麼這麼說?”
孫浩然︰
“我們可以把道理解為一個復雜的、無規律的、不可理解的函數,我們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人有什麼能力認知這個函數?如何認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狗子︰
“就是啊,如何認知?有什麼能力認知?”
孫浩然︰
“我以為,人的認知能力類似于傅里葉變換,可以從道這個復雜函數中,提取出可以認知的、有規律的函數。但是,以人現有的能力,只能提取、認知其中很少一部分規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道理、規律、科學等。”
狗子︰
“除此之外的道,現有的能力就不能認知了?”
孫浩然︰
“大體如此,但不絕對。別忘了,我們還有吟詩、作文、潑墨、電影、吹牛等所謂的文化。”
錢銚︰
“怎麼吹牛都成了文化?”
孫浩然︰
“狗子還記得當初的頓悟嗎?”
狗子︰
“記得啊,錢鋤頭說是冗余數據、噪音!”
孫浩然︰
“老子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意思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其用途,就看會用不會用。這些不能用道理、科學歸納的道理,不屬于‘前識’,但屬于‘欲’,同樣是對世界的解讀與認知!”
狗子︰
“是啊!是啊!我就說嘛,我好像隱約有種感覺,以不同的工具、人稱看問題,總會有些不同的余味;仔細琢磨,又說不清、道不明。原來,這也是認知方法。”
孫浩然︰
“你的最後一次穿越,提到一個名詞‘洞極’,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怎麼說來著?”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