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大甩賣

第15章 拔都西征震歐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路逆風的80後 本章︰第15章 拔都西征震歐洲

    公元1235年,在克魯倫河畔的忽里勒台大會上,窩闊台汗(成吉思汗第三子)用他那標志性的大嗓門宣布了一項決定"父汗(成吉思汗)的大業要繼續下去,讓太陽照耀的地方都成為我們的牧場。"台下的宗王貴族們紛紛點頭,沒人敢說半個不字——畢竟這位大汗雖然不如成吉思汗能打,卻完美繼承了老爹"說一不二"的脾氣。

    這次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發動一場規模空前的西征。按照窩闊台的安排,這次出征由各部首領的長子帶隊,史稱"長子西征"。領餃的是術赤(成吉思汗長子)的長子拔都,輔佐他的是老將速不台——這位從成吉思汗時代就南征北戰的名將,此時已經六十多歲,卻依然能跨馬揮刀,堪稱蒙古版"黃忠"。

    之所以讓拔都當統帥,窩闊台有自己的小算盤術赤一支常年駐守在中亞,對西邊的路況熟;而且拔都這小伙子雖然年輕(當時不到三十歲),卻繼承了術赤的沉穩,跟各位堂兄弟關系也處得不錯。更重要的是,窩闊台把自己的長子貴由、拖雷的長子蒙哥都派去當副手,美其名曰"歷練",實則是想讓親兒子盯著這支大軍——畢竟兵權這東西,握在自家人手里才放心。

    1236年春,蒙古西征軍正式開拔。這支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史料沒說準數,不過從後來的戰績看,至少有十五萬。這十五萬人里,有擅長騎射的蒙古本部騎兵,有熟悉攻城的畏兀兒(即維吾爾族先民)工匠,還有被征服的欽察部落騎兵——簡單說,這是一支配備了"特種兵+工程兵+雇佣兵"的混合部隊,目標直指里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和更遠的斡羅思(即俄羅斯)。

    第一個倒霉的是不里阿耳(伏爾加河流域的部落)。蒙古軍沒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他們的都城,原因很簡單不里阿耳人還在用木頭築城,而蒙古人帶來了回回炮(巨型拋石機)。這種武器在後來的襄陽之戰中大放異彩,此時用來砸木頭城,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接著遭殃的是欽察人。欽察部落的首領八赤蠻是個硬骨頭,帶著部眾跟蒙古軍打游擊,今天搶個糧草,明天襲個輜重,把拔都氣得直罵娘。最後速不台想出個主意派一支小隊假裝撤退,把八赤蠻引誘到伏爾加河的一個島上,然後連夜架浮橋渡河,趁欽察人慶祝"勝利"時一鍋端。

    八赤蠻果然上了當。被俘虜後,這老兄還挺有骨氣,對拔都說"要殺便殺,別讓我跪著!"拔都倒也佩服硬漢子,下令"賜他不流血而死"——也就是把他裹在氈子里活活踩死,算是蒙古人對勇士的"特殊優待"。

    解決了欽察草原,蒙古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分裂成一堆小公國的斡羅思。當時的斡羅思人大概沒想到,這些從東方來的"黃皮蠻子",會把他們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1237年冬天,蒙古軍翻過烏拉爾山,進入斡羅思境內。第一個撞上槍口的是梁贊公國。梁贊公爵尤里•伊戈列維奇派兒子去談判,希望能用貢品換和平。拔都獅子大開口"交出你們所有財產的十分之一,包括男人、女人和兒童。"

    尤里公爵一听就火了"你咋不直接去搶?"拔都冷笑一聲"那我就自己來拿。"

    蒙古軍圍城五天五夜,用回回炮轟塌了城牆。破城後,梁贊公國成了人間地獄——按照蒙古人的規矩,抵抗者格殺勿論。一位幸存的修士在日記里寫道"血流成河,教堂的聖像都被血染紅了,沒有一個活物能逃脫,連貓狗都被殺死。"

    接下來是弗拉基米爾公國。公爵尤里二世是個聰明人,知道硬拼不行,帶著主力躲到城外,只留老婆孩子守城。結果蒙古軍故技重施,用回回炮轟開城牆,把公爵的家人全抓了起來。拔都派人給尤里二世帶話"想救家人,就來投降。"尤里二世還真帶了軍隊回來,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自己也戰死了。

    最慘的是基輔(今烏克蘭首都)。這座被斡羅思人稱為"諸城之母"的城市,當時正處于黃金時代,教堂的金頂能在幾十里外看到。1240年冬天,蒙古軍兵臨城下,基輔守將德米特里堅決不降,組織軍民死守。

    蒙古軍用回回炮轟了九天,終于打開一個缺口。破城後,蒙古人照例屠城,連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都被燒了一半。後來有個叫柏朗嘉賓的羅馬教廷使者路過基輔,看到的景象是"遍地都是骷髏和骨頭,沒有一座房子是完整的,只有狐狸和野狗在廢墟里游蕩。"

    為什麼斡羅思人這麼不經打?主要原因是內斗太厲害。各個公國你打我我打你,蒙古人來了,他們還在爭論"該誰當盟主",等想明白要聯合抗敵時,已經被各個擊破了。這就好比一群小雞在院子里互啄,突然闖進來一只老虎,不被團滅才怪。

    搞定斡羅思後,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拜答兒(察合台之子)率領,進攻波蘭;主力由拔都和速不台帶領,直撲匈牙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當時的歐洲人,對蒙古人幾乎一無所知。他們管蒙古人叫"韃靼(d  d )",還以為是從地獄里跑出來的"惡鬼"。波蘭國王亨利二世听說"惡鬼"來了,趕緊聯合德國、條頓騎士團組成聯軍,號稱"十字軍",要跟蒙古人"決戰"。

    1241年4月9日,兩軍在萊格尼察(今波蘭西部)相遇。亨利二世看著蒙古軍人數不多(其實是誘敵的前鋒),下令沖鋒。結果蒙古人根本不跟他們硬踫硬,騎著馬邊打邊退,用弓箭不斷射殺聯軍士兵。等聯軍追得筋疲力盡,蒙古軍突然分左右兩翼包抄,把歐洲人圍在中間砍瓜切菜。

    這場戰役,歐洲聯軍死傷兩萬多人,亨利二世的腦袋被砍下來掛在矛上示眾。條頓騎士團的騎士們雖然穿著重甲,但在蒙古人的重騎兵面前,就像移動的靶子——有記載說,蒙古人的箭能穿透三指厚的鋼板,這戰斗力,歐洲人還是頭一回見。

    與此同時,拔都率領的主力在匈牙利打得更順。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倒是提前做了準備,集結了十萬大軍在賽約河(今匈牙利境內)西岸布防,還挖了壕溝、建了營寨,看起來固若金湯。

    速不台又使出了老招數佯裝撤退。貝拉四世以為蒙古人怕了,下令追擊。等匈牙利軍過了河,速不台突然下令在上游放水,把正在渡河的匈牙利軍淹死一半,然後前後夾擊。蒙古人的投石機還往匈牙利營寨里扔燃燒彈(大概是火藥包之類的東西),嚇得歐洲人以為是"巫術"。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軍陣亡七萬多人,貝拉四世光著腳丫子逃回首都布達佩斯。蒙古軍趁勢攻佔布達佩斯,放火焚燒了三天三夜。拔都在城里的教堂里舉行慶功宴,把祭壇當酒桌,用聖杯喝酒,氣得歐洲教士直罵"褻瀆神明"。

    1241年冬天,蒙古軍翻過阿爾卑斯山,前鋒已經到了維也納城下。維也納的主教急得在教堂里哭著祈禱"上帝啊,快救救我們吧!"歐洲人以為世界末日要來了,連羅馬教廷都開始討論要不要遷都。

    就在這時候,一個消息從東方傳來窩闊台汗去世了。

    按照蒙古的規矩,大汗去世,宗王們要回去參加忽里勒台大會,推舉新汗。拔都雖然不想走——他離征服整個歐洲只剩一步之遙,但沒辦法,規矩不能破。1242年春天,蒙古軍開始撤軍,臨走前還放了把火,把匈牙利的平原燒成了焦土。

    這場西征,蒙古人橫掃東歐,兵鋒直指維也納,歐洲人被嚇得魂飛魄散。後來他們才慢慢搞清楚,這些"韃靼"不是惡鬼,而是來自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但這次"上帝之鞭"的抽打,給歐洲人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至于後來幾百年,"韃靼"都是歐洲家長用來嚇唬小孩的詞。

    拔都回到欽察草原後,沒有去參加忽里勒台大會——因為他跟窩闊台的兒子貴由關系不好,怕回去被收拾。他在伏爾加河下游建立了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自己當大汗,統治著從斡羅思到里海的廣大地區。

    金帳汗國對斡羅思的統治很有特色不直接派兵佔領,而是讓各個公國的王公來朝貢,誰不听話就打誰。他們還發明了"八思哈"制度,就是派蒙古人去各個城市當監督官,有點像現在的"總督"。這種統治方式,居然讓斡羅思人老老實實當了兩百多年的"附庸"。

    拔都西征,是蒙古帝國最輝煌的軍事成就之一。十五萬大軍,用六年時間,橫掃歐亞大陸,打敗了數十個國家和部落,創造了冷兵器時代最大規模的閃電戰。

    歐洲人在這次打擊中損失慘重,但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比如他們開始改進騎兵戰術,模仿蒙古人的馬鞍和馬蹄鐵;還從蒙古人那里知道了火藥和指南針——這些後來都成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的重要推手。

    而對于蒙古帝國來說,這次西征也埋下了分裂的種子。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雖然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但實際上已經是獨立王國。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大汗國(金帳、察合台、窩闊台、伊爾)之間互相攻伐,再也沒能像成吉思汗時代那樣團結一心。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中國野史大甩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野史大甩賣》,方便以後閱讀中國野史大甩賣第15章 拔都西征震歐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第15章 拔都西征震歐洲並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