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濮州鹽倉的私鹽賬本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的濮州鹽倉,月光像被篩子濾過似的,從倉房縫隙里漏進來,照亮了王仙芝膝頭的賬本。這位三十五歲的私鹽販子,正用指甲使勁刮著賬本上暈開的墨漬,轉頭對老搭檔尚君長吐槽︰\"瞧瞧這官鹽價,去年每斗才一百文,今年直接漲到三百!老百姓怕不是得喝西北風過日子?\"
尚君長搓著凍得皸裂的手,嘆了口氣︰\"三哥,上個月我運私鹽路過曹州,稅吏生生抽走三成,還說是"給懿宗皇帝修慶陵"的份子錢!\"王仙芝家世世代代都是鹽梟,《新唐書•黃巢傳》說他\"善騎射,任俠好施\",野史《唐闕史》更爆料,他年輕時明明考中武舉,就因為長得不好看被刷了下來,這梁子算是結下了。
正說著,一個滿臉菜色的老漢顫巍巍走進來,掏出來的不是銅錢,而是半塊硬邦邦的觀音土餅︰\"王三哥,救救我孫兒吧,拿這個換半斤鹽成不?\"王仙芝接過土餅,指甲輕輕一掐就陷進去個坑——這哪是能吃的東西?他突然\"啪\"地把賬本摔在鹽袋上,沖尚君長喊道︰\"去把兄弟們都叫來,明天咱們開倉!\"
二、長垣yuan)城頭的義旗
乾符二年正月,王仙芝帶著幾千鹽販子一口氣拿下長垣。《資治通鑒》記載,他在城頭上豎起大旗,上面繡著\"天補平均大將軍\"幾個大字,旁邊還立了塊石碑,刻著一句讓人心驚肉跳的讖語︰\"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這話本是民間流傳的童謠,說的是金色蛤蟆一瞪眼,天下就要大亂,沒想到應在了王仙芝身上。
《雲仙雜記》里的記載更玄乎︰王仙芝親自用佩刀刻碑時,刀刃和石頭擦出的火星,正好濺在\"反\"字上,石粉崩開就像濺了血。圍觀百姓當場就炸鍋了︰\"這是老天爺的旨意啊!\"王仙芝趁機振臂一呼︰\"現在賦稅比山高,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我們"天補將軍",就是要替老天爺把這世道掰扯公平!\"
打下曹州後,他頒布的\"均鹽令\"更是深得人心。王仙芝大筆一揮︰官鹽倉統統打開,私鹽以後不收稅!《舊唐書•懿宗紀》記載,開倉放糧時,他特意讓老弱病殘優先領取,還在倉門口貼了張告示︰\"鹽是老百姓活命的東西,可不是當官的私產!\"就這麼幾招,隊伍很快就擴充到十萬人。
三、冤句故友的加盟
听說王仙芝揭竿而起,老同鄉黃巢帶著幾千兄弟就來投奔了。《新唐書•黃巢傳》說黃巢\"善騎射,還認得些字,可惜考了幾次進士都沒中\",《玉泉子》里更神乎其神,說他做夢夢見自己披甲稱王,轉頭就決定造反了。
兩人一見面,王仙芝就指著軍帳里堆成山的鹽袋打趣︰\"巢弟,你當年賣私鹽用的"黃巢秤",還留著沒?\"黃巢哈哈大笑,從腰間掏出一桿秤︰\"三哥您瞧!當年稅吏用缺斤少兩的"八兩秤"坑我,我一怒之下砸了他的秤,自己打了這桿實打實的"十六兩秤",一斤就是一斤,絕不含糊!\"王仙芝接過秤,見秤桿上刻著\"均平\"二字,連連點頭︰\"好個"均平",跟我的"天補平均"正好對上了!\"《唐語林》)
兩人合兵後更是如虎添翼,還琢磨出個\"鹽車陣\"︰把運鹽的獨輪車裝滿大石頭,攻城的時候幾十輛車一起往前沖,城牆都跟著直晃悠。《雲仙雜記》里說,這些車本來是用來躲避官差的,現在成了攻城神器,連車軸上結的鹽漬都派上用場——攻城的時候飄出咸味兒,唐軍還以為\"鹽梟軍吃了咸的,力氣大得沒邊兒\"。
四、蘄州降官的貓膩
乾符三年,王仙芝的軍隊打下蘄州,刺史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