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大甩賣

第12章 樊氏︰桃花渡口的薄命美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路逆風的80後 本章︰第12章 樊氏︰桃花渡口的薄命美人

    建安二十年215年),桂陽郡的桃花渡口,一位身著淡粉襦裙的女子正倚著船舷遠眺。她鬢邊斜簪著半開的桃花,膚若凝脂,眉眼盈盈處似藏著一汪春水,唇角梨渦淺淺,顧盼間引得岸邊行人頻頻回首。這便是趙範的寡嫂樊氏,一個在正史中僅留姓名,卻在野史與傳說里掀起波瀾的奇女子。

    正史對樊氏的記載不過寥寥數語,《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裴松之注引《蜀記》中提及︰"先主之圍樊城,關羽使廖化求救于上庸劉封、孟達,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吳將呂蒙襲荊州,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此處未提樊氏一字,而在《三國演義》中,她卻成了推動情節的關鍵人物——趙範歸降趙雲後,欲將守寡的嫂子樊氏許配給趙雲,引發了一場"美人計"的風波。

    野史《桂陽野乘》繪聲繪色地描述樊氏的身世︰她本是桂陽大戶之女,自幼習得琴棋書畫,及笄之年,十里八鄉的公子爭相求娶。後嫁與趙範兄長為妻,夫妻二人鶼鰈jian die,比喻恩愛的夫妻)情深,常于桃花渡口泛舟對詩。可惜好景不長,夫君因病早逝,她便孀居shuang ju,守寡)趙府,每日以刺繡、撫琴度日。鄰里傳言,她的繡品栩栩如生,所繡桃花仿若能隨風飄落;而她彈奏的《春江花月夜》,曾讓途經桂陽的商船駐足聆听整夜。

    趙雲兵臨桂陽時,趙範開城歸降。為拉攏這位蜀漢猛將,趙範設宴款待,並喚出寡嫂作陪。《三國演義》中這般描寫初見場景︰"雲出帳視之,但見樊氏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口,杏桃腮,體態輕盈,有傾國傾城之貌。"趙雲見狀,慌忙回避,趙範趁機笑道︰"將軍若不嫌棄,某願將寡嫂許配與你,成就美事。"趙雲卻正色道︰"你我同姓,卿兄即我兄,安忍作此亂人倫之事?"《三國演義》)

    然而野史傳說遠比正史曲折。《荊南秘錄》記載,樊氏對趙雲一見傾心。當晚,她偷偷修書一封,差丫鬟送至趙雲營帳︰"將軍忠勇,妾心傾慕已久。若不嫌棄,願效紅拂唐代傳奇中私奔李靖的奇女子),隨君浪跡天涯。"信箋上還殘留著她慣用的桃花香,字跡娟秀如她本人。趙雲讀罷,卻將信投入火盆,只留下一句︰"軍務在身,不敢分心。"

    更有民間故事稱,樊氏並非趙範隨意擺布的棋子。她早有听聞趙雲"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的威名,主動向趙範提出聯姻之計,意在托付終身。當趙雲拒絕後,她並未氣餒,反而女扮男裝,混入蜀軍後勤隊伍。某次趙雲率軍陷入埋伏,正是她暗中指引小路,助其突出重圍。趙雲得知真相後,望著眼前英姿颯爽的樊氏,心中泛起漣漪,卻終因"名節大義",只道了聲︰"多謝姑娘救命之恩。"《武陵異聞錄》)

    樊氏的結局,在野史中眾說紛紜。一說趙範因聯姻不成懷恨在心,暗中將她許配給當地惡霸。出嫁前夜,樊氏身著紅衣,在桃花渡口投江自盡,只留下一只繡著桃花的香囊隨波逐流;二說她心灰意冷,削發為尼,在桂陽城外的桃花庵中度過余生,每日誦經之余,仍會對著趙雲離去的方向出神;最傳奇的版本則稱,多年後諸葛亮南征,樊氏以"桂陽才女"之名獻策,助蜀軍平定南蠻,戰後悄然隱退,不知所蹤。

    千百年後,桂陽的桃花渡口仍流傳著關于樊氏的歌謠︰"桃花渡口美人愁,一曲相思付水流。將軍不解紅顏意,空留佳話千古留。"岸邊的老人們說,每逢春日桃花盛開時,還能隱約听見女子的琴聲與嘆息。她的故事,恰似渡口的桃花,絢爛而短暫,雖未在正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卻在民間傳說里,成了亂世中敢愛敢恨的女子典範。正如後人所嘆︰"亂世紅顏多坎坷,樊氏情深意難托。桃花渡口今猶在,不見當年美嬌娥。"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野史大甩賣》,方便以後閱讀中國野史大甩賣第12章 樊氏︰桃花渡口的薄命美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第12章 樊氏︰桃花渡口的薄命美人並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