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大甩賣

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路逆風的80後 本章︰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艷

    景耀元年258 年),建業皇宮內氣氛劍拔弩張。東吳皇帝孫休拍著桌子質問面前的蜀漢使者︰"你們蜀漢巴掌大的地盤,還敢在東邊設防,是防備我們東吳不成?"只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雙手一拱,不卑不亢地回懟︰"陛下,東吳在巴丘增兵,蜀漢在白帝城設防,不過是形勢所迫,就像天冷要加衣,有什麼好問的?"滿朝文武都驚掉了下巴——這老頭,竟然敢當面嗆皇帝!這位硬核使者,正是蜀漢最後的外交擔當宗預。

    一、大器晚成︰四十歲才出道的職場新人

    宗預,字德艷,荊州南陽郡安眾縣今河南鎮平)人。和那些年少成名的將領謀士不同,宗預四十歲前基本處于"查無此人"狀態。直到建安十九年214 年),劉備平定益州,宗預才在張飛手下謀了個小小的官職,負責打雜跑腿。當時同事們都覺得這大叔年紀一大把,估計就是來混口飯吃。

    誰也沒想到,這個"職場新人"是個隱藏的王者。諸葛亮南征時,宗預負責押運糧草,別人幾個月才能跑完的山路,他愣是帶著隊伍提前半個月送達。諸葛亮眼楮一亮︰"這人辦事靠譜!"當即提拔他為參軍,從此宗預開啟了逆襲之路。

    二、硬核外交︰懟天懟地的談判專家

    建興十二年234 年),諸葛亮病逝,東吳擔心蜀漢趁機撕毀盟約,在巴丘增兵萬人。蜀漢朝廷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宗預卻主動請纓︰"讓我去會會東吳人!"到了建業,孫權見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使者,上來就挖坑︰"你們丞相剛去世,天子又年幼,我們增兵是為了保護你們,你們怎麼不領情?"

    宗預直接翻白眼︰"陛下,蜀漢和東吳就像唇齒相依,您增兵,我們設防,都是不用明說的道理,何必揣著明白裝糊涂?"孫權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好個宗德艷,比那些唯唯諾諾的使者有意思多了!"不僅沒為難他,還送了名貴的寶刀,從此記住了這個敢說實話的蜀漢老頭。

    延熙十年247 年),宗預再次出使東吳。孫權摸著自己的胡子調侃︰"您都這把年紀了,還出來奔波,不怕累著?"宗預回懟︰"陛下您都不嫌老,還親自帶兵打仗,我這點辛苦算什麼?"孫權當場笑噴,拉著他喝酒到半夜。能把東吳皇帝懟得服服帖帖,整個三國也就宗預獨一份。

    三、官場清流︰寧折不彎的倔脾氣

    在蜀漢官場,宗預絕對是個"刺兒頭"。當時有個叫廖化的老將,想和他套近乎,派人請他吃飯。宗預直接甩臉︰"我都七十多歲了,半截身子入土,還搞什麼人情往來!"這話傳到廖化耳朵里,差點沒氣暈過去——好歹我也是名將,給你面子還不要?

    但就是這麼個"情商負數"的人,卻深得劉禪信任。延熙十年,宗預升任後將軍,出鎮永安。永安是蜀漢東部的門戶,這地方有多重要?當年劉備白帝城托孤就在這兒。能把這麼關鍵的位置交給宗預,可見朝廷對他的能力和忠誠有多放心。

    四、夕陽余暉︰最後的倔強

    景耀六年263 年),蜀漢滅亡。此時的宗預已經八十多歲,被強行遷到洛陽。在路上,他遇到了同樣被遷的廖化。兩個老頭相對無言,唯有老淚縱橫。廖化嘆氣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宗預卻挺直腰桿︰"生為漢臣,死為漢鬼,這輩子,值了!"

    不久後,宗預在洛陽病逝。陳壽在《三國志》里評價他︰"宗預御孫權之嚴,抗維姜維)之銳,有將相之略。"縱觀宗預的一生,就像塊硬骨頭——對外,面對強敵寸步不讓;對內,堅守原則絕不妥協。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他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屬于蜀漢老將的傳奇。當後人翻開史書,總會被這個敢懟皇帝、敢拒名將的老頭逗樂,也會為他身上那份至死不渝的氣節,默默豎起大拇指。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野史大甩賣》,方便以後閱讀中國野史大甩賣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艷並對中國野史大甩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