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榛作為刑部尚書李恆茂的次子,年歲比武安君還要大上三歲,卻自小對聖賢書提不起半分興趣,反倒一門心思痴迷舞槍弄棒,整日里把精力都耗在了拳腳功夫上。
若是他真能在武藝上鑽研出些名堂,練出一身能闖蕩江湖、建功軍營的真本事,李恆茂倒也願意托關系送他去軍營歷練,謀個出身。可偏偏李采榛的功夫是個半吊子水平——尋常百姓或許打不過他,可真要跟軍中將士、江湖好手相比,又差了一大截,高不成低不就的,這事便一直拖著,沒個定論。
“妹婿,我早听人說你本事大得很,能手撕虎豹、開碑裂石,這事兒是不是真的?”李采榛早就听聞過武安君的赫赫大名,比起武安君在朝堂上的聲望、戰場上的戰功,他顯然對對方的武功更感興趣,眼神里滿是好奇與向往。
此番北伐,武安君在戰場上接連擊斃數名北元將領,從完顏嶠到其他敵酋,每一場勝利都讓他的名聲更盛,關于他武功高強的說法,更是被傳得神乎其神,連臨安城里的孩童都能說上幾句“武安君力敵千軍”的故事。
“嗨,那些話做不得數,都是旁人以訛傳訛罷了,我哪有那麼厲害,不過是力氣比普通人大些罷了!”武安君笑著擺了擺手,語氣帶著幾分謙虛。他倒是沒想到,這位便宜大舅哥如此自來熟,一見面就直奔“武功”這個話題,倒是性情直率。
“那咱們切磋一下怎麼樣?”一听武安君否認,李采榛頓時來了興趣,眼神都亮了幾分。平日里在臨安的公子圈里,他的身手也算是佼佼者,沒少跟人比試,如今遇到傳說中的高手,自然按捺不住想較量一番的心思。
“那個,切磋就不必了吧!”武安君連忙擺手拒絕,心里暗自思忖——雖說不是親大舅哥,可剛見面就動手,萬一不小心把人揍了,傳出去不僅丟了李恆茂的面子,自己也得被人笑話不懂禮數,實在不妥。
李采榛見武安君拒絕,悄悄瞥了一眼身旁的父親李恆茂,卻見李恆茂只管低頭往前走,對兩人的對話壓根沒有過問的意思,嘴角甚至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顯然是樂見其成,想看看武安君的真本事。
李恆茂心里也確實好奇——武安君年紀輕輕,憑什麼能干掉北元號稱“烈焰虎”的猛將,又能拉起一支戰斗力極強的隊伍,面對北元精銳不僅不落下風,還能屢戰屢勝,迅速在唐州站穩腳跟、發展壯大?若說他光靠運氣,絕無可能,這背後定然有過人之處,今日正好借兒子的請求,探探他的底。
“妹婿,你小心了!”見父親不反對,李采榛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抽出腰間的長劍,手腕一翻,劍尖便朝著武安君身前刺來,動作倒是迅捷,看得出來平日里確實下過些功夫。
武安君沒料到李采榛竟會突然動兵器,心里嚇了一跳,腳下卻絲毫不亂——只見他腳尖輕輕一滑,身子如清風般瞬間移動到李采榛身側,恰好避開了這一劍。
李采榛自認這一劍又快又準,滿心以為能逼得武安君後退,沒成想連對方的衣角都沒踫到,劍刃落空的瞬間,他心里便咯 一下,這才明白外面的傳言果然無虛,武安君的身手遠比自己想象的厲害。
武安君見李采榛面露驚訝,知道若是不展露一手,恐怕這位大舅哥不會死心,便決定小露身手,點到為止。他當即抬起右手,用空明拳輕輕轟在李采榛的手腕處——力道不大,卻恰好擊中了手腕的發力點,讓李采榛瞬間感覺手腕一麻,握劍的力道頓時卸了大半。
眼看長劍就要從李采榛手中滑落,武安君迅速伸出左腳,用腳尖輕輕一挑,將下墜的長劍穩穩挑起,隨即左手一伸,精準接住劍柄,順勢將劍送回了李采榛的劍鞘里,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方才這一連串的動作,沒有動用絲毫蠻力,也沒有展現出驚人的殺傷力,可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對力道的掌控顯然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看得李采榛目瞪口呆。
“這、這……妹婿,你該不會是打娘胎里就開始練武了吧?”李采榛緩過神來,語氣里滿是震驚,他活這麼大,還從未見過這般厲害的身手,連臨安城里最有名的武師,恐怕都比不上。
在臨安的公子圈中,若是論武功高低,向來以殿前司指揮使張光世之子張俊為第一,李采榛以前也跟張俊切磋過,雖敗猶榮,心里還多少有些不服氣。可今日見了武安君的身手,他才明白什麼叫“天外有天”,張俊的本事,跟武安君比起來,簡直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算是吧!”武安君笑了笑,沒有多做解釋。在他看來,李采榛的功夫頂多算是“花架子”,只適合在公子圈里比試取樂,沒有經過實戰的打磨,連李采薇身邊的侍女小檀都比不上——小檀常年跟著李采薇,多少見過些陣仗,動手時多了幾分狠勁和章法,而李采榛的招式里,少了那份生死搏殺的歷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以後啊,少跟那些狐朋狗友出去鬼混,多跟你妹婿學學真本事,省得出去丟人現眼!”李恆茂顯然也被武安君的身手驚到了,看向武安君的眼神里多了幾分欣賞——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這身手,難怪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李恆茂顯然早就提前吩咐過府里的人,剛把武安君領進廳堂安排落座,幾名侍女便端著各式精致菜肴走了進來,擺了滿滿一桌子,顯然是特意設宴款待武安君。
武安君也不客氣,一路從軍營趕來,早就餓了,而且李府廚師的手藝確實不錯,菜肴色香味俱全,他當即拿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吃得津津有味。
李采榛對武安君在戰場上的經歷格外感興趣,一會兒問他跟北元將領交手時怕不怕,一會兒問他唐州軍的士兵平日里怎麼訓練,像個好奇寶寶一般,拉著武安君的胳膊問東問西,沒完沒了。
武安君一邊低頭吃喝,一邊耐心地敷衍著回應幾句——沒辦法,誰讓對方是“大舅哥”呢,就算是查戶口式的追問,也得耐著性子應付,總不能掃了對方的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恆茂放下手中的酒杯,清了清嗓子,語氣變得鄭重起來“賢佷,之前我跟采薇他爹恆盛,因為在一些事情上沒能達成一致,鬧了些矛盾,也傷了多年的兄弟情分。但我跟他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如今采榛也長大了,卻還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我想讓他跟在你身邊歷練歷練,也好學點真本事,有個長進,將來能撐起自己的門戶。”
李恆茂說得相當委婉,沒有直接開口要官,可話里話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想讓李采榛跟著武安君混個官職,謀個前程。
武安君當即就明白了李恆茂的心思,心里快速盤算起來如今李恆茂貴為刑部尚書,是朝堂上舉足輕重的大佬,手握實權。自己雖然靠著北伐的戰功得了三州之地,可根基薄弱,在朝中沒什麼靠山,如今勉強跟魏師遜搭上了線,若是能再得到李恆茂的支持,往後在朝堂上的處境必然更加穩妥,遇到事情也有人能幫著說句話。
李恆茂之前在李采薇的婚事上,確實只顧著自己的利益,沒有顧及李恆盛的感受,傷了兄弟情分,可武安君卻能理解他的這種做法——在官場上,只有自己站穩腳跟,甚至步步高升,才能擁有保護家人的能力,也才能讓永興郡王府那樣的勢力有所忌憚,不敢輕易招惹李家。
如今的情形,說白了就是武安君跟李恆茂彼此需要武安君需要李恆茂在朝中的勢力做靠山,李恆茂需要武安君給兒子謀個前程,再加上兩人本就有“親戚”這層關系,自然是一拍即合,沒什麼好猶豫的。
“陛下和朝堂諸公信任我,委我以淮北三州之地的重任,這份責任重大,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三州剛經歷戰亂,百廢待興,到處都缺人手,堂兄若是不嫌棄三州條件艱苦,不妨隨我北上。以堂兄的學識和功夫,到了那里,定然有一展抱負的機會!”武安君當即放下筷子,對著李采榛發出了邀請,語氣誠懇。
他心里清楚,三州之地剛收復不久,空缺的職位有很多,隨便安排一個職位給李采榛,簡直是易如反掌。而且李采榛雖然沒什麼大才,但畢竟是官宦子弟,基本的學識和見識還是有的,又會些武藝,當個不入流的縣尉或者巡檢,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倒是恰到好處,也能勝任。
在武安君看來,李采榛在地方上未必能做出多大的功績,只要他能恪守規矩,不惹麻煩,順便幫自己盯著地方上的動靜,及時傳遞消息,當個“眼線”,那也算是立了功勞,沒白費這個名額。
“爹,你看妹婿怎麼說的!我就說我是有本事的吧,還是妹婿有眼光,知道我能做事!”李采榛一听武安君願意帶自己走,還說有“一展抱負的機會”,頓時大喜過望,興奮地拍著桌子,差點把桌上的酒杯都踫倒了。
“自家人給你幾分面子,你還真喘上了?能不能收斂點,像個樣子!”李恆茂無奈地瞪了兒子一眼,又氣又好笑——這孩子,還是這麼沉不住氣,一點小事就激動成這樣。
“堂兄心直口快,性情直率,我覺得挺好,很合我的胃口!”武安君連忙打圓場,他倒覺得李采榛這樣沒什麼心機,相處起來簡單,不用勾心斗角,比跟那些老謀深算的官員打交道舒服多了。
而且有李采榛在淮北照應,再加上李恆茂在朝中幫襯,自己往後在三州的施政也能少些阻礙,這交易怎麼看都劃算,沒理由拒絕。
“妹婿,那你跟我說說,我去了之後能當個什麼官?我覺得在唐州軍里任個都頭就不錯,既能帶兵,還能上戰場!”李采榛顯然對軍營生活格外向往,滿腦子都是騎馬打仗的畫面,壓根沒考慮過地方官職。
“那個,咳……堂兄,不是我不給你機會,實在是唐州軍的規矩太森嚴了,而且軍營里的條件也苦,每天要早起訓練,還要風餐露宿,堂兄你畢竟是養尊處優的翩翩公子,怕是適應不了。”武安君輕咳一聲,直接婉拒了李采榛的請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頓了頓,又接著說道,“以我之見,巡檢的職責,倒頗合堂兄施展才華。如今三州都是戰亂之地,流寇盜賊橫行,百姓深受其害,堂兄身手矯健,到了地方上,再募集一幫弓手相助,負責清繳境內的匪寇,保護百姓安全。這樣既能建功立業,又能安撫民眾,還能積累聲望,堂兄以為如何?”
武安君心里清楚,往軍中塞關系戶的口子絕不能開——唐州軍是自己的根基,必須保持足夠的戰斗力,若是讓李采榛這樣沒經過實戰的公子哥進了軍營,不僅會打亂軍隊的紀律,還可能影響其他士兵的士氣,得不償失。而且李采榛學的是劍術,更適合單打獨斗,本就不適合沙場作戰,讓他去緝拿匪寇,正好能發揮他的優勢。
“巡檢?是不是太低了些?”李采榛一臉茫然,眉頭都皺了起來。他早就打听好了,巡檢只是九品的差事,在官階里屬于最低等的,想他堂堂刑部尚書二公子,就算不當大官,怎麼也得是個七八品吧,怎麼才九品?
“你懂個屁!還不趕緊謝過你妹婿!”李恆茂見狀,抬手就給了李采榛一巴掌,力道不小,打得李采榛腦袋嗡嗡作響。他又氣又急地說道“巡檢怎麼了?巡檢也是朝廷正經任命的官職!你連個功名都沒有,多少寒窗苦讀十幾年的讀書人,考中了同進士出身,想求個九品的實缺都求不來,你倒好,還嫌低了?不知好歹的東西!”
“謝、謝過妹婿……”李采榛揉著發疼的腦袋,一臉委屈,卻不敢反駁父親的話。他在臨安待久了,見慣了七品官隨處可見,六品官也不算稀罕,一下子得了個九品官,心里總覺得有些屈才,卻也知道父親說得對,自己沒資格挑三揀四。
“堂兄不用覺得委屈,眼下淮北三州正是用人之時,到處都缺人手,堂兄去了之後,只要肯努力上進,踏實做事,以後晉升的機會有的是!”武安君看出了李采榛的不滿,連忙開口安慰,給李采榛畫了個餅。
心里卻也清楚,沒有功名在身,李采榛的仕途注定艱難,能混到七品官就已經是燒高香了,想要再往上走,幾乎不可能,不過這些話沒必要說出來,免得掃了對方的興。
“嗯,對了,采榛,你現在就去馬廄看一下,把那匹品相最好的‘烏雲踏雪’牽來,送給賢佷!”李恆茂見事情談妥,心里大喜,總算把老二的去處安頓好了,也了了自己的一樁心事。
在李恆茂看來,李采榛沒什麼大本事,又沒有功名,仕途上限有限,能混到七品官就已經很不錯了,跟著武安君雖然低了些,但畢竟是正經官職,比在家游手好閑、混吃等死強多了,也不算辱沒了李家的門楣。
而且武安君入城時騎的那匹“黑豹”不見了,這事肯定瞞不過臨安城里的有心人,那麼名貴的西域良馬,怎麼可能憑空消失?如今送他一匹“烏雲踏雪”,既能彌補他的損失,又能拉近兩家的關系,一舉兩得。
武安君本想跟著李采榛一起去馬廄看看——“烏雲踏雪”他早有耳聞,也是難得的西域良馬,心里有些好奇,卻被李恆茂抬手示意坐下,顯然是有重要的話要單獨跟他說,不方便讓李采榛听見。
喜歡大乾殺豬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乾殺豬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