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348章 傘兵部隊的作戰方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桿哥 本章︰第348章 傘兵部隊的作戰方向

    伯力空軍訓練基地,李干的辦公室里,趙飛龍等人坐在他對面,他在仔細看著照片。

    趙飛龍他們拍攝的照片清晰度很高,還有無人機從空中拍攝的各個角度的俯視圖。

    情報局一直跟蹤甦聯的洲際導彈發展情況,但是這種導彈從來沒有出現過在情報報表上。

    但是,李干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老毛子的白楊洲際彈道導彈,是世界第一種公路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即機動式洲際導彈。

    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成為了美國和北約國家最為忌憚的一種戰略武器。

    最大一萬公里的射程,而白楊洲際彈道導彈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它被搭載在更先進的發射車上,機動靈活,跑到哪里就能在那里發射,擺脫了對發射基地的依賴。

    美甦兩國幾十年以來,都在全力刺探對方的洲際導彈發射基地的位置,為的就是能在開戰初期,能夠一舉摧毀對方的戰略導彈作戰能力。

    而白楊洲際導彈的出現,讓美國人此前做的努力成為了泡影,想要摧毀這些能夠通過公路快速機動的戰略導彈,難如登天。

    李干記不清白楊洲際導彈的具體服役時間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在最近兩年。

    老毛子的保密工作水平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竟然藏得這麼嚴實。

    從無人機的空中偵察照片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基地的偽裝做得很好,若非是無人機貼近偵察,衛星也好偵察機也罷,估計是發現不了的。

    而老毛子開始成建制部署該導彈,說明該導彈的性能已經完全成熟了。

    這種能夠攜帶多枚分導彈頭的彈道導彈,具備變動機動飛行能力,突防能力極強。

    就當前的反導手段而言,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防住這種導彈。

    這是老毛子手里真正的戰略殺手 。

    李干放下照片,對趙飛龍等人說,“這是老毛子最新式的機動式彈道導彈,一直有傳聞,從來沒有證實過,趙連長,你們立了大功。”

    趙飛龍松了口氣,道,“謝謝首長。”

    李干說,“夜鷹偵察連開創了超遠距離秘密偵察的先例,回去後,你們總結經驗,把這個作戰方式固定下來,下一步,你們可能要頻繁執行此類任務。”

    最可靠莫過于人力偵察,李干從來不迷信技術,他從來相信一點——人永遠是最後的決定性因素。

    李干說,“你們是全軍當前唯一一支能夠執行此類任務的部隊,你們不但要繼續增強自身這方面的能力,還要把教學辦法制定出來,對兄弟部門進行培訓。”

    “我們需要更多能夠執行此類任務的部隊,不單單是偵察,趙連長,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趙飛龍起身說,“首長,我明白!”

    如果把秘密偵察任務換成斬首之類的敵後突襲任務,可以想象一下,若干支這樣的小隊在敵後開花,夠老毛子喝一壺的。

    這就是李干多年以前提出的超限戰概念。

    突破傳統作戰思想的禁錮。

    無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單兵武器裝備,東大陸軍如今是地表最強。

    別的不說,配備到單兵的小型無人機、穿梭機,獨步天下,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和其他國家不同,東大的傘兵部隊是歸空軍管的,不是獨立軍種,也不是放在陸軍麾下。

    對傘兵部隊的運用,李干有成套的成熟辦法。

    傘兵部隊的戰損率非常高,空降作戰的傷亡非常大,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空降作戰行動是諾曼底登陸,即便如此,美軍傘兵部隊的傷亡率依然超過了70。

    可見,這個兵種從誕生的那天起,面臨的危險是天然巨大的。

    李干乘坐專機前往感動機場,即傘兵45師的主要駐地,隨機帶上了趙飛龍,讓他們歸隊。

    同一天,秦火那邊的空中穿刺式偵察行動開始,第一次出動,就像是一根攪屎棍一樣,把西伯利亞地區這口穢物缸給攪了個渾濁不堪。

    李干駁回了偵察方案里關于一去不回的偵察方式,嚴格限制殲8fr的偵察半徑不得超過該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他要求加油機、預警機起飛,在勒拿河我方一側保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值班,支援偵察行動。

    李干一點也不擔心此舉會引起甦軍的強烈反彈,反之,甦軍的反應越強烈,李干越高興。

    他們的反應越強烈,就會暴露越多的軍事單位和意圖。

    如李干所分析的那樣,甦軍的反應是點到為止的,他們還沒有動武的意圖,也還沒有做好動武的準備。

    巴里亞政府的意圖是,在東大和美日聯軍打得熱熱烈烈的時候,才超虛而入,一舉向東推進,收回遠東地區、切割東北平原。

    在傘兵45師駐地,李干詳細了解了傘兵部隊的訓練情況,提出了加強空降作戰訓練的要求,同時,他正式向最高統帥部提出報告,建議對傘兵部隊進行擴編。

    當前東大傘兵部隊只有一個集團軍,下轄三個傘兵師,其中一個傘兵師以教導為主,如此,能夠投入作戰的便只有兩個傘兵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點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空軍希望把以直升機為主戰兵器的空中突擊部隊納入空軍的麾下,用于與傘兵部隊形成搭配,陸軍予以了強烈的反對。

    陸軍已經建成了七個空中突擊旅,按照每一個戰區一個的方式進行配置的。

    這些部隊以直20通用直升機為主戰兵器,通過直升機進行快速的蛙跳式機動,在戰場500公里範圍內進行突擊作戰。

    直20、直10大批量生產後,直升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並且還搞出了突擊型的直20t,以引進的海豚直升機為原型,哈飛廠搞出了直19輕型偵察直升機。

    那邊還有實現了國產化的ch53c、ch47d兩種重型運輸機。

    如此一來,陸航部隊的直升機裝備體系已經完整的。

    陸軍的理由也很充分,空中突擊部隊的作戰範圍在500公里之內,這個範圍是陸軍部隊最大的作戰範圍,而空軍的傘兵部隊執行的是動輒上千公里的遠距離空降作戰,兩者在戰術上也許形成了搭配關系,但在體系組成上,空中突擊部隊是陸軍作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陸軍有自己的固定翼飛機部隊,幾百架強6攻擊機就是最為有力的前線支援力量,能夠為空中突擊部隊提供及時有效的空中支援。

    這一波,李干支持了陸軍,認為將空中突擊部隊保留在陸軍編制里是合適的。

    但是,鑒于空軍傘兵部隊擴編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陸軍從戰區部隊里,挑出了三個師的編制,全部劃撥給了空軍。

    空軍用這三個師組建了傘兵第16集團軍。

    如此一來,空軍便有了2個傘兵集團軍,除去一個教導師,有足足5個傘兵師可以執行作戰任務,力量是足夠的了。

    日本國土狹窄,當前的彈藥動輒打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情況下,沒有使用傘兵空降作戰的必要。

    不夸張地說,陸軍的遠火只要登陸,就能從西打到東,像是切雞雞一樣把小日本給切成若干節。

    擴編傘兵部隊,是要用在甦聯戰場甚至美國戰場的。

    別以為沒有對美作戰計劃。

    五角大樓的某個抽屜里,也一定有對東大作戰計劃。

    許多人知道二炮部隊屬于戰略部隊,輕易不動用,實際上,就兵種來說,傘兵部隊也屬于戰略部隊。

    這種能夠對幾千里之外的地方實施登陸作戰的部隊,具備其他兵種不具備的優勢。

    以前,東大的傘兵部隊不被別人放在眼里,這是因為運輸機性能限制了。

    運8這種中型運輸機七十年代才仿制成功,最大作戰距離不超過2000公里,限制了傘兵部隊的發揮。

    自從運10服役,安124入列,這個問題解決了。

    盡管運10屬于窄體客機,但必要時候也是可以執行空降任務的。

    最關鍵的是安124的服役。

    采購一批,引進全套技術,在長飛廠那邊進行國產化,從根本上解決了東大空軍缺乏戰略運輸機的問題。

    等到國產的運20戰略運輸機出來,空軍的遠程輸送體系架構也就完善了。

    李干向傘兵部隊明確提出了未來訓練的兩大重點,第一是寒區森林作戰,第二是熱帶海島作戰,重點訓練這兩塊。

    針對哪些目標、針對誰,眾人心知肚明。

    美軍佔據了太平洋許多島嶼,如果全面開戰,要實施有效的反擊打到美國本土,是必須要先把這些島嶼拿下來的。

    最快速的辦法莫過于使用傘兵部隊了。

    依靠陸戰隊挨個挨個打太幾把慢了,而且今時不同往日,二戰時期的跳島戰術,在當前的絕對技術兵器面前,就是渣渣。

    確定了傘兵部隊的作戰方向,李干立即返回伯力空軍訓練基地,等待秦火那邊的最終偵察報告。

    軍事情報之重要,能夠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甚至在某些時候,一份軍事情報能夠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方便以後閱讀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348章 傘兵部隊的作戰方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348章 傘兵部隊的作戰方向並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