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298章 雙發雙垂尾的殲-10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桿哥 本章︰第298章 雙發雙垂尾的殲-10

    985廠機場,入夏之後,川中大地便萬物復甦競相斗艷起來。

    盡管改制後變成了航空工業集團的核心骨干企業,但人們還是按照老叫法稱這里為985廠。

    盡管干辦已經逐漸把重心轉移到了南港,但這里的老干辦大院,仍然是至關重要的裝備事務管理中心。

    一個獨特的現象是,干辦在全國有三處,天府、南港、海參崴,這個機構的編制人員已經突破了300人。

    其中以南港干辦為最,有一百多人,海參崴的規模略小,也有大幾十號人。

    天府985廠這里的干辦最為特殊。

    因為要負責空軍裝備發展事務,而李干自始至終都是空軍現役人員,他的重心也一直在空軍這一塊。

    專門為一個人設立三個專門辦公室的情況,在幾十年的歷史里沒有出現過。

    實在是因為李干的兼職太多了,沒有一支龐大的團隊,就靠他和幾個秘書助理,小貓三兩只,忙吐血也兼顧不過來。

    實際上,“李干辦公室”已經成為了軍隊裝備發展規劃的日常管理部門的代名詞了。

    三大干辦都有派駐到各個主要工廠的代表,和軍代處一同辦公,與軍代處相互配合相輔相成。

    正是靠著這樣的管理機制,李干才能對各個裝備項目的發展和情況了如指掌。

    李干回到985廠受到了楊偉等領導的熱烈歡迎。

    楊偉榮升集團總經理後,他把集團公司的總部放在了天府,而不是和其他副部級央企那樣放在了京城。

    無疑,他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根基在哪里的,非常清楚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核心在什麼地方。

    殲10系列戰機是航空工業集團最核心的產品。

    而殲10是怎樣誕生的,楊偉非常清楚。

    當了副部級干部後,他非但沒有眼界高,反而比之前更加的謙遜,在面對李干的時候,干脆把自己當成下屬來看待。

    李干一下飛機就看到楊偉大步迎上來,當即一邊走一邊說,“老楊,你現在是集團公司總經理了,不是985廠廠長,你丟下一堆事情跑過來,沒必要!”

    楊偉緊握李干的右手,笑道,“你多久沒回來了,難得回來一次,我就是在忙也要抽時間過來接你。”

    二人呵呵笑著。

    楊偉知道李干不喜歡排場,非常重視技術,所以他只帶了宋文忠、吳強和廠長以及幾位技術骨干前來迎接。

    一行人也就十幾個人,上了中巴車後,李干果然就先找宋文忠、吳強師徒聊了起來。

    殲10h的試飛工作不是李干搞的,到了他的位置,想要具體負責某一機型的試飛,機會太少了。

    所以,李干連忙問宋文忠,“宋總,殲10h的具體表現如何?”

    宋文忠猶豫了一下,說,“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我記得你還沒有見過實機吧?”

    “圖紙看過。”李干說。

    吳強插話說,“和圖紙有些區別,後來吹了一千多次風洞,做了比較大的改進。”

    聞言,李干的好奇心頓時起來了。

    他扭頭沖駕駛員說,“直接去殲10h機庫。”

    “是!”駕駛員立即拐了個彎往停放殲10h的機庫開去。

    中巴車很快停在了機庫前面,接到通知的駐985廠試飛中隊中隊長孫生祿在門口迎接。

    孫生祿跑步到李干面前,立正敬禮,“司令員同志!第2航空試飛團第2中隊中隊長孫生祿,率中隊17名試飛員向您報到,請指示!”

    李干在軍中的最高職務是空軍阿泰基地司令員兼海外部隊空軍部隊司令員,只不過,他一天也沒有到阿泰空軍基地工作過,首任司令員的位置明顯是專門給他留著的,只等那陣風過去。

    軍人只看軍中職務,那些非軍事作戰機關的職務,通常是不會被列出來的。

    李干還禮,“稍息。”

    “是!”

    孫生祿轉體跑回到隊伍前,下達口令,“稍息!”

    部隊稍息。

    這是首長要講兩句的意思。

    李干走到隊伍前面,打量著18張比作戰部隊一線飛行員要年老許多的面孔,不由感慨萬千。

    空軍第2試飛團的平均年齡是32歲。

    “同志們!”李干說道。

    部隊立正。

    “請稍息。”李干說。

    部隊稍息。

    李干說,“985廠是我國新式戰機最好的孕育地,殲10在這里誕生,殲101novel.com在這里誕生,未來,必定會有更加先進的戰機在這里誕生。”

    “試飛員是飛機進入部隊服役的最後一道關口,部隊到手用上的飛機是什麼樣的,全靠你們,你們更是產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你們不但是試飛員,還是技術員!因為你們要為研制團隊實質意見,你們根本上就是研制團隊中的一員。”

    李干幾句話就把新時代試飛員的職責和任務講清楚了。

    在李干之前,試飛員只是試飛員,參合不到研制工作當中去,從李干開始,試飛員不單單進行試飛,還深度參與到戰機的研制當中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打那個時候開始,成為試飛員的門檻就大幅拔高了,不但要求飛行技術過硬高超,還要求要具備相當的飛機設計理論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第2試飛團的平均年齡迅速突破了30歲。

    這是因為,在新要求之下,試飛員需要有至少四年的專業理論學習基礎。

    從航校出來到一線部隊服役的年輕飛行員,哪怕技術再高超,沒有四五年時間的沉澱,根本不符合試飛員的錄取條件。

    幾年前,李干他們那一批試飛員之所以年輕,是因為要試飛的是殲7、殲8這一類全機械的二代機。

    而現在試飛的都是大量使用了電子飛控、數字屏顯等先進技術的三代機、四代機,全都是靜不穩定的非常講究機動性的戰機。

    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險情處理能力,現如今是無法加入試飛員這支部隊的。

    孫生祿37歲,和海航第2艦載航空旅旅長趙寶龍同期,而且都是上校副師級。

    但是孫生祿卻只是個中隊長,手底下管著17名試飛員,而趙寶龍手底下有大幾十號飛行員。

    由此可見,試飛員才是飛行員中地位無可撼動的絕對的王牌。

    李干在現場對試飛中隊的試飛員們做了簡單的動員講話,隨即在眾人的陪同下,大步走進了機庫。

    出現在李干面前的是一架什麼樣的戰機?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方便以後閱讀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298章 雙發雙垂尾的殲-10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第298章 雙發雙垂尾的殲-10並對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