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石室之內,空氣仿佛凝固。
那支代表著生命倒計時的短香,正不疾不徐地燃燒著,每一縷升騰的青煙,都像是在無情地抽打著三女緊繃的神經。
“不能慌,听我說!”花千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的大腦在生死關頭高速運轉,“神魂之力,是我們精神意志的延伸。所謂同步,並非要求我們的神魂強度完全一致,而是要讓我們的神魂波動,達到同一個頻率!就像彈琴,我們三個人,要彈出同一個音調!”
她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解釋著,目光掃過林清月和柳如煙。
林清月重重點頭,她閉上雙眼,竭力按照花千夜的說法,去感知、去調整自己那虛無縹緲的神魂。柳如煙則是手忙腳亂,滿臉都是“我听不懂但大受震撼”的表情,只能學著林清月的樣子,胡亂嘗試。
“準備!第一次嘗試!三,二,一,放!”
隨著花千夜一聲令下,三道強度、色澤皆不相同的微光,從三人的眉心處射出,投向前方那三盞青銅魂燈。
花千夜的神魂之光最為凝練,呈現出淡淡的青色;林清月的則帶著一絲純淨的月白,但有些飄忽不定;而柳如煙的……幾乎就是一團不成形的灰白色霧氣,忽強忽弱,仿佛隨時都會熄滅。
三道神魂之光落在魂燈的燈芯上,卻如石沉大海,連一絲火星都未能激起。
三盞魂燈,毫無反應。
而那支短香,已經燒掉了肉眼可見的一小截。
“不行!再來!”花千夜咬牙道,“林清月,你的心亂了,穩住!柳如煙,你別想著省力氣,把你吃奶的勁都用出來!”
“我……我盡力了啊!”柳如煙帶著哭腔喊道。
“第二次,放!”
這一次,林清月因為過于緊張,想要強行控制神魂,反而導致波動變得更加紊亂。那道月白色的光芒在空中劃出一道扭曲的弧線,直接偏離了目標。
再次失敗!
香,又短了一截。
絕望的氣氛,如同潮水般在狹小的石室中蔓延開來。
“嗚嗚嗚……沒用的,我們死定了……”柳如煙終于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壓力,眼淚決堤而出,“我不想死啊!我還沒賺夠靈石,還沒住上帶靈脈的大別院,還沒看到何大哥登頂玄月大陸呢!何大哥救命啊!你在哪兒啊!”
她語無倫次地哭喊著,發泄著心中的恐懼。
“閉嘴!”花千夜猛地一聲斷喝,聲音嚴厲得如同寒冰,“哭有用嗎?叫喊能讓時間停止嗎?不想死,就給我集中你那漿糊一樣的腦子!”
柳如煙被她吼得一愣,哭聲都憋了回去。
花千夜胸口劇烈起伏,她也感到了焦躁,但她知道,自己是三人的主心骨,她一亂,就真的全完了。她強迫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失敗的原因。
林清月的問題在于心境不穩,而柳如煙……
花千夜的目光落在柳如煙那團看似孱弱的神魂之光上,忽然,她發現了一個被自己忽略的細節。柳如煙的神魂之力雖然弱小且混亂,但其本質卻意外的純淨,沒有絲毫雜質。而且,在混亂的波動之中,似乎還藏著一種奇異的、柔韌的特性。就像一根看似脆弱的蛛絲,雖隨風狂舞,卻輕易不會斷裂。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花千夜的腦海中閃過。
與其讓柳如煙這個門外漢來追趕她們的節奏,為什麼不反過來?
“柳如煙,”花千夜的語氣緩和了些許,“你听著,接下來,你什麼都不要想。不要去想同步,不要去想魂燈,甚至不要去想我們是不是會死。你就想著……想著你最開心、最放松的事情,比如數靈石,想象一下你被靈石堆滿的場景。”
“啊?”柳如煙愣住了,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想靈石?
“照我說的做!”花千夜不容置喙地命令道,隨即轉向林清月,“清月,我們改變策略。我們不再主導頻率,而是去……遷就她!我們主動去契合柳如煙的神魂波動!”
林清月眼中閃過一絲茫然,但出于對花千夜的信任,她還是重重點了點頭。
讓兩個高手去配合一個菜鳥的節奏,這無異于讓兩個訓練有素的舞者去跟著一個醉漢的舞步跳舞,難度何止倍增!但這,似乎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
星辰殿堂之中,寂靜依然。
何無情在嘗試了數次強攻無果後,便停了下來,立于原地,目光沉靜地觀察著。
他看到,秦未央不知何時已經閉上了雙眼,小小的身子盤膝坐下,那雙小手正無意識地在身前的空氣中,一筆一劃地比劃著什麼。她的動作稚嫩而笨拙,卻帶著一種天然的韻律。
而隨著她的動作,穹頂之上那片浩瀚的星空圖,竟真的有了反應!
每當秦未央的指尖劃過一道特定的軌跡,穹頂便會有幾顆對應的星辰,亮度驟然增加,投下一縷縴細卻無比凝實的光束。
光束精準地落在中央的漢白玉台之上,在那光滑如鏡的台面上,激起一圈圈漣漪,一些模糊不清的、由光芒組成的符文,開始緩緩浮現。
何無情瞳孔微縮,心中那絲明悟變得越發清晰。
這傳承之地考驗的,果然不是修為的高低,不是力量的強弱,而是對某種特定“道”的理解與共鳴。
秦未央身為“印記者”,她或許不懂什麼是“道”,什麼是“法則”,但她與生俱來的血脈本能,卻讓她能夠天然地與這片天地的規則產生呼應。她就是一把鑰匙,一把能夠打開這傳承大門的鑰匙!
“道法自然……原來如此。”何無情喃喃自語。
就在這時,秦未央的小嘴微微張開,開始無意識地哼唱起一些不成調的、古老而又空靈的歌謠。那歌謠沒有歌詞,只有一個個簡單的音節,卻仿佛蘊含著天地至理,與穹頂星辰的運轉、與殿堂中“道之痕”的流動,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隨著她的歌聲,玉台上的符文變得越來越清晰,最終,匯聚成了一篇殘缺的古老經文。
何無情凝神望去,只見那經文的開篇寫著幾個他從未見過,卻能瞬間理解其意的古字——“太上星垣,陰陽燮理”。
這竟是一篇關于“星辰運轉,陰陽相合”的無上道經!
何無情立刻將這篇殘經與自己識海中的《仙人經》總綱進行對照。他驚喜地發現,兩者之間,竟有諸多道理可以相互印證、相互貫通!《仙人經》講的是萬物本源,包羅萬象,而這篇星辰道經,則是將其中關于星辰大道的至理,進行了極致的闡述和延伸。
一時間,何無情仿佛醍醐灌頂,許多之前在修行《仙人經》時遇到的晦澀之處,此刻竟豁然開朗。
他不再去想如何破開眼前的壁障,而是完全沉浸到了對這篇道經的領悟之中。他要做的,不是打破規則,而是……理解規則,利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