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合作,張東東和李勇瞬間來了興致,原因無他,就這幾年在易揚的牽頭下,和政府的合作那可是賺的盆滿缽滿啊。
不僅讓東勇集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了很多,最主要的一點,那可是切切實實的賺了錢了。
而且因為有易揚牽線,不會存在什麼欠款積壓、或者政策支持的縮水等問題。
當然,作為回報,東勇集團去投資的那些項目不但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還解決了當地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兩全其美,這也算是合作共贏的局面了。
看著倆人興致勃勃的樣子,易揚給二人降了降溫︰“你們先別急著高興,我可提前聲明,這次的合作是著眼于長遠的計劃規劃,在最初三年內,可能有很大的概率,你們賺不到錢。
不過從按長遠來說,以後絕對能讓你們獲得成倍的回報。”
“沒事,我們相信你,說吧揚哥,怎麼個情況先讓我們了解了解啊!”李勇迫不及待催促道。
商人逐利嘛!听到有能賺錢的商機,自然不會錯過任何的機會。
“行!”
易揚點了點頭,隨後,結合從張老那里听來的消息,包括自己昨晚的設想,把大致的計劃說了一遍。
之所以今天找這兩位東勇集團的話事人,易揚就是想先跟他們通個氣,心里有個底。
至于詳細的合作計劃,這還需要易揚回去召開各種會議,還要實地調研,這里面牽扯的事情非常多。
可不是一兩下子就能搞定的。
說句實在的,很多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就前期的洽談、商議、以及利益分配等等環節,往往需要數月乃至一年,甚至兩年之久。
何況這種企業和政府之間合作的大型經濟發展項目,那更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按照易揚腦海中的藍圖構架,這可是關乎到安定縣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發展,豈能一蹴而就。
易揚把自己的構思計劃大致講述完畢,張東東和李勇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如果按照易揚所說,這個項目確實投資會特別大,而且前期也是需要往里面注入大量的資金。
張東東率先打破沉默︰“揚哥,你的規劃的確很有前瞻性,可這前期的投資確實很大啊,說是天文數字都不為過!”
李勇也點頭附和道︰“沒錯,揚哥,建廠和只是租個辦公場所可不一樣,這需要各方協調,而且到時候地皮的佔用、以及修建,還有後面的運行。
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資金啊。而且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政府的專項支持等等客觀因素都非常多啊!
這所有的問題,可都是整個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關鍵難題!”
看著倆人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易揚笑了笑開口︰“嗯,你們考慮的這些問題,都是非常現實的、同時也確實存在的問題。
所以說目前這也只是一個初步預計規劃,對于該怎麼實施,如何爭取上面的支持,以及一些專項資金等各方面的問題。
這個我回去後會做進一步的調研考察,等各方面都能達到標準落實的條件後,我們再詳談合作事宜便是。”
張東東和李勇同時點頭,表示理解和明白。
“砰砰砰”
敲門聲突然響起,李勇打開門一看,原來是自己安排整理易揚所需要資料的人過來送材料。
接下材料文件,李勇回到沙發上,把手中的資料遞給易揚︰“揚哥,這個就是我們準備做新能源汽車的資料概括,你看看做的咋樣。”
易揚接過文件,快速的翻閱了一遍。
“嗯,你們這資料做的不錯,該有的重點內容闡述的非常清晰明了,企業發展的中心定位都很精準,看來確實用心了啊!”
把資料裝進自己的手提包里,幾人就當下的經濟發展軌道和行業趨勢又聊了會。
臨近中午,張老的電話打了過來。
易揚看到來電顯示,連忙接通電話笑著問道︰“老師,您忙完了啊。”
電話那邊傳來張老略微疲憊的聲音︰“小易,剛才在開會,手機關機了。怎麼了,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老師,是這樣的……”
隨即,易揚把東勇集團目前面臨的難題說了一遍。
臨了,他還補充道︰“老師,我剛看了他們的企劃書和未來企業的發展重心,都完全符合您說的那些要扶持發展的政策。
現在就是審核的時間太久,有點著急,您看能不能……”
張老听完笑罵道︰“你個臭小子,走後門走到我身上了啊!這樣吧,你把資料給我搞一份,我先看看,其他的等我看完資料再說。”
“好的老師,我等會就給您送過去。”易揚連忙答應。
接著,他又恭敬的說道︰“老師,辛苦一上午了,那您先休息會,我就不打擾您了啊。”
掛完電話,易揚這才松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既然老師同意看資料,那這事就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他轉頭看向李勇︰“阿勇,把剛才的資料再打印一份,我帶給老師看看。”
“行,我來安排。”李勇答應下來,立刻打電話安排了下去。
等東勇集團的人再次送來資料的時候,已經到吃午飯的時候了。
在張東東的安排下,幾人在酒店的餐廳吃過午飯,休息了一會,易揚便拿上包,與張東東和李勇告辭,離開酒店。
在去張老家的路上,易揚看到不遠處有一家銀行,順道給張東東把錢轉了。
易揚到老師家的時候,家里只有師母一個人。
于是易揚和師母聊了會天,放下資料便告辭了。
走出老師家,給林憶安打了個電話,告知晚上一起去鐘烈家吃飯的事,由于此時離晚上下班的時間還早,易揚又想起農業專家程度。
給程度打了個電話,得知他在單位,而且這會正好有空,易揚便直接去了他的單位。
易揚和程度合作也有好幾回了,而且程度也非常欣賞易揚的做事風格和魄力。
在程度的辦公室里,倆人探討了一些關于農作物種植方面的知識,易揚還向程度請教了一些適合西北地區種植的農作物品種。
對于易揚提出的問題,程度都耐心的給他一 一解答,而且還給易揚分享了很多適合西北地區種植技術方面的技術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直到林憶安打電話說她已經忙完了,易揚才意識到時間不早了,和程度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