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騎,你去騎自行車。”
    王東升光顧著跟明明,花花說話,差點把兩個大外甥給忘了。
    “不用,我還騎得動,就是這路不好走,不敢騎太快。”
    李宏偉連忙說道。
    他跟陳建設這幾天可沒少賺錢,干活賊有勁。
    听到王東升說要去南方,自然是也想跟著一起去。
    這事兒,他又不好主動開口,只能更加賣力的干活,多攢一些錢。
    到時候等王東升他們要去南方的時候,再說跟著一起去。
    “行,那你們兩個就先騎著三輪車。”
    看到大外甥真沒有要換他的意思,王東升也沒有強求。
    繼續跟花花,明明聊天。
    到家後,把兩人這兩天賣出去的縫紉機,自行車分給兩人,又把幾個姐姐,老爹老娘賣出去的自行車,縫紉機送過去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升子,剩下的這三台縫紉機,兩輛自行車,怎麼辦?”
    晚上吃飯的時候,王父看到院子里還有三台縫紉機,兩輛新自行車,沒有賣出去,開口問道。
    “有人要就賣,短時間內,就只有這三台縫紉機,兩輛自行車。”
    “不想賣,也可以把縫紉機,自行車留給幾個姐姐。”
    王東升根本不在意這三台縫紉機,兩輛自行車怎麼處理。
    幾百塊錢的事情,送給幾個姐姐都沒問題。
    “我們家里都有自行車和縫紉機了,用不著。”
    “還是留著賣吧。”
    “想要自行車,縫紉機的人,還有很多。”
    大姐王桂蘭開口說道。
    “對,還是留著賣吧,三台縫紉機,兩輛自行車也能賺不少錢呢。”
    三姐王桂芳跟著說道。
    “三姐,電視機,廣播匣子,手表,電子表,可以隨便賣,還有很多貨。”
    王東升想到這事兒,還沒有跟幾個姐姐說,隨口說了一句。
    “行,我回去跟你姐夫說說。”
    “應該有幾個遠房親戚,要買電視,之前你姐夫不知道咱們這邊的具體情況,沒有答應下來。”
    “升子,你不是說要以大隊的名義開店嗎,啥時候去找大隊書記?”
    下午的時候,許秀琴把這事兒跟爹娘,大姐,三姐大致說了一遍。
    大姐,三姐,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
    王父王母雖然擔心,卻也不懂這些東西,見王東升之前干其他的事情都能賺錢,也沒有阻止。
    “不著急,等我這邊處理完了市里的事情,在去找大隊書記談。”
    王東升也想看看大祥怎麼操作,好有個借鑒。
    他之前沒有弄過這些事情,都不知道具體要找哪些部門。
    集體企業,也不是說開就開。
    雖然大隊書記知道怎麼做,但,他自己必須也要弄清楚這里面的門道。
    不然的話,被坑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接下來幾天,王東升是一刻不得閑。
    每天都要跑市里,跟大祥,馮衛東,鄭永紅他們忙活開店,開廠子的事情。
    在九月初的時候,終于是跟著大祥,把所有手續全部辦了下來。
    在五四路上,選擇好了一個店面,正式開業。
    大祥開業,弄得十分低調。
    沒有弄什麼開業儀式,也沒有邀請朋友兄弟,過來捧場。
    而且,店里也沒有幾件東西。
    他們之前的東西,都是從不正規的渠道獲得。
    現在還沒有正規渠道購買的貨物,直接拿出來賣,肯定是不合適。
    大祥把店開起來,手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跑下來,還要多虧鄭永紅幫忙。
    不然的話,各種手續跑下來,最起碼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雖然大祥沒有邀請任何人來參加他的開業儀式,但,還是有不少人過來捧場。
    王東升,也跟這些人,有了一些接觸。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返鄉知青,在家待業。
    這些人干什麼的都有,現在都靠著大祥吃飯。
    看到這些人,王東升終于能夠理解,大祥為何會這麼的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店。
    忙完大祥這邊的事情,他跟馮衛東,鄭永紅開的廠子,也開始運轉。
    廠子的手續,比大祥開店的手續還要下來的更快。
    但是,訂購機器,卻耽誤了時間。
    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封裝機還沒有到來。
    馮衛東,鄭永紅已經等不起,只能先把雞蛋糕做出來,散賣。
    這活兒,自然是王東升來干。
    在第一天做出雞蛋糕的時候,王東升就進行了試吃,味道比副食品店大部分雞蛋糕都要好。
    唯一的缺點,便是保存時間短。
    做出來的雞蛋糕,只要放上兩天,就會變得干巴。
    在他們三人的食品廠做出雞蛋糕的第二天,王東升就帶著李宏偉,陳建設,開始跑副食品店。
    結果,並不算太理想。
    除了跟王東升比較熟悉的副食品店,答應幫他賣雞蛋糕,其他副食品店,都不願意跟他合作。
    並且,答應幫他賣雞蛋糕的兩個副食品店,銷量也很一般。
    超過兩天無法賣出去,這些雞蛋糕,就只能拉回來,降價處理。
    “舅,咱們直接拉到菜市場,或者火車站去賣吧。”
    “直接賣,比拉到副食品店,賣得更快。”
    這天下午,王東升帶著李宏偉,陳建設,拉著已經有些干巴的雞蛋糕,回廠子的時候,陳建設開口說道。
    “咱們就三個人,自己去賣,一天下來,最多能賣多少?”
    “不要著急。”
    “咱們現在跟這些副食品店的人並不算熟悉,等慢慢熟悉了,他們願意賣咱們的雞蛋糕,銷量自然就會增加。”
    “而且,咱們現在找的人並不對路,等咱們廠子的機器到了,找到對路的人,想要賣雞蛋糕會很簡單。”
    “到時候,甚至會供不應求。”
    王東升倒不是很擔心銷量的問題。
    現在沒有人願意跟他們合作,並不代表,以後沒有人願意跟他們合作。
    這幾天,王東升在市里各個副食品店跑,也並非完全是為了提升雞蛋糕的銷量。
    他們現在每天能做出來的雞蛋糕,並不算多。
    真要想賣的話,怎麼都能賣完。
    他這幾天在市里各個副食品店跑,主要還是為了了解市場情況。
    經過這幾天的了解,他已經心中有數。
    雞蛋糕的市場需求,還是非常大。
    現在還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之所以沒有人願意跟他們合作,並不是因為雞蛋糕真的賣不出去。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是小廠子,副食品店的人不相信他們。
    他找的兩個願意賣雞蛋糕的副食品店,也是私下里賣,還不敢隨便賣,所以才會有剩余。
    真要等機器過來,大批量生產的時候,他自然有辦法讓廠子里的雞蛋糕,快速賣出去。
    現在哪怕是虧,也虧不了多少。
    畢竟每天弄出來的雞蛋糕數量,也不是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