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鱗淵境內。
    異邦行商欣賞著難得一見的景色,從此處望去依稀可以看見遠方的龍形木瘤,即使宮殿只余殘垣斷壁也可看出昔日的壯麗……
    “只是……我身為嫌犯,理應披枷戴械,在幽囚獄中受審。將軍將我帶入此地,”他輕笑一聲,“真的合適嗎?”
    “幽囚獄中麻煩太多,不宜再添一樁。安全起見,請你在這受審吧。”
    羅剎依舊從容,他甚至還能笑出聲︰“安全起見……看來不是為了我的安全啊。”
    “星核降臨,建木甦生。天舶司的接渡使遭人偷梁換柱,真身則是毀滅的令使。依照天舶司的追查,你隨商隊來到羅浮,停駐數日,卻未與任何人有貿易來往。本該離去之日,又恰逢孽災爆發。你趁亂潛入幽囚獄,卻也無所作為。如今又宣傳自己要為這場星核災變負責,伏罪自首。”
    “奇怪,奇怪,”景元輕輕搖頭,“閣下的行為可真令人捉摸不透。”
    “我身為行商,受人所托運送‘信物’,並不知曉背後的隱情。踏入幽囚獄確有所圖,原以為羅浮並沒有我索求之物。而認罪伏法,則是畏懼懲罰。銀河雖大,我區區一介行商,想必逃不過整個聯盟的追捕。”
    “區區一介行商?”景元想起另一位商人,他們怎麼都用行商做假身份,“羅剎先生說笑了。你在哀榮堡所行之事,在面紗星域遺留的種種過往,需要我一一細述嗎?”
    “還是說,你需要我道出那個拗口的名字?”
    羅剎知曉聯盟的實力,對自己的過去已被摸清並不感到驚訝︰“哦,‘神策將軍’果然名不虛傳。”
    “彼此彼此,所幸我預先做了些功課,不然今日這場對談可要冷場了。”
    對方主動潛入幽囚獄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景元就明白他必定另有所圖,加上在景雲要將他們押到虛陵交給元帥時二人太過配合,他便發現蹊蹺︰這兩人想將羅浮作為前往虛陵的跳板。
    羅剎並不擔心景元打破他們的計劃,他語氣松快︰“既然將軍覺得事有蹊蹺,那是要替我辯護,洗脫‘星核嫌犯’的疑罪?”
    “此事由不得我。事關顛覆聯盟的重罪,依照法度,你當被押入虛陵仙舟,接受十王司和七天將的聯席審判,並施以永罰。”
    這才是讓景元贊嘆的妙手,誰能想到他們將星核帶入羅浮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認罪前往虛陵受審,景雲之前說的‘為帝弓拓展命途’也非主要目的。即使自己現在已經看出關鍵,聯盟法度不容更改,若不是爻光出手,怕是難尋破局之法。
    “不過嘛……眼下的一時片刻,閣下還有機會享受鱗淵境的美景,這將是你最後能見到的羅浮景象。”
    聊到這,羅剎已經明白自己被帶出幽囚獄並非為安全問題,而是景元想單獨談些避人耳目的問題,關于那個他一直避而不談的人。
    “我听她說過,數百年前‘雲上五驍’曾在這兒相聚宴飲。令師鏡流的絕世劍技,飲月君丹楓的雲吟奇術,飛行士白珩駕駛星槎的技巧,輔以朱明巧匠應星所鍛造的神兵利器,還有將軍的智策運籌……”
    “五位追魔掃穢,留下諸多令人神往的傳奇,甚至連帝弓最寵愛的令使也不能及。可惜,事無長久。最終,‘雲上五驍’還是四分五裂,彼此陌路。”
    舊事重提,景元也無法維持嘴角的微笑,羅剎說的話讓他想到眼下發生的事。
    “不會說話就閉嘴,奧托。”
    兩人轉身看向打斷這場談話的人,來者與景元相貌相似,正是景雲,  身後跟著兩位雲騎士卒,只二人未拿武器,一人拿著個食盒,另一人拎著幾個購物袋。
    “你應該說,ど兒是我最寵愛的孩子。”
    ど兒?那是誰?別是我想得那位吧。景雲口出驚人,讓景元想把  嘴縫上。
    羅剎雖然驚訝,但他非仙舟人,並沒有景元那麼大的反應。他雖然听鏡流說過雲的事,但具體並不清楚,只知他疑似景雲前世,是帝弓養父,且與諸多星神相識。這樣的人如今憑借景雲的身體重回陽世,也不知會對計劃造成怎樣的影響。
    “身為三劫親歷者,天縱將軍必然見識過寰宇諸界遭受壽瘟荼毒的慘狀。那些生靈或化作不死魔物,或淪為獻祭豐饒的羔羊。”
    “將軍認為,該如何平息這一浩劫?”
    羅剎關注著景雲的表情,他不確定對方的利益與聯盟是否一致……倘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計劃甚至不需要去往虛陵。
    景雲平靜地看著他,反問道︰“什麼?我可不是ど兒那個傻瓜,吃力不討好的活才不干呢。”
    景元不想把  的嘴縫起來了,他現在想給景雲灌瓶啞藥,話不能這麼說啊!
    景雲的回答超出羅剎的預料,這位大人不在乎‘巡獵’與‘豐饒’的戰爭。好在那個回答只能代表  個人的態度,自己的話還能圓回來,“帝弓巡獵,雲騎景從,不計犧牲討魔守正,確實令人敬佩,可惜……卻不免狹隘。正如我的力量來自‘豐饒’,立場卻與聯盟一致——宇宙間要置藥師于死地的,並非只有‘巡獵’一方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苦于短生的頑疾,向往永生的良藥,這是智慧生物的常情。要斷絕這些念想,就像要殺死一位星神,荒誕不堪,幾近笑談。所以要徹底斬斷藥師的詛咒,便得從根源上另尋他法。”
    景雲不同意他的說法︰“生命是萬界給‘時運’的答案,死亡是它回應的仁慈。死亡無法逃避,對星神亦同理。藥師的祝福最多只能令形體不滅,死亡會以另一種形式降臨。
    殺死一位星神,平息一場浩劫並不荒誕,端看你們選用何法。”
    看到景雲似乎對計劃提起興趣,羅剎當即再進一步︰“听聞將軍精通算卜,在您看來我們的法子如何?”
    “這話你該問天將們,我尚有盤殘棋未了,此時有心也無力……此番前來,是听聞舊友作別,來此布置場地。”
    景雲手上的事情還沒收尾,自然不想摻和小孩子間的打打鬧鬧,況且秋後算賬還沒開始,現在自然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鏡流的計劃無論成功與否,對現在樹海間的平衡都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成功,會有新的浩劫代替豐饒民;失敗,海里多些養料。
    ど兒的家底有自己看著,不會有多大損失。左右于  都有利,又何必再勞心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