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星空下,大家圍著火堆,品嘗著烤羊肉,牛肉,喝著青稞酒。火光映紅了一張張興奮的臉龐。
這時麻理遜站到了最中間,高聲說道“同學們,大家靜一靜。下面我們有請這次活動的發起者一一徐仕林,給我們講一講。說實話,當初他寫了一篇《自由與人權》的文章,我以為他反對自由、人權。帶人去質問他,結果被他一頓數落,搞得我灰頭土臉的。不過仔細想想他說得又很有道理。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徐仕林再給我們講講。”
他話音落下,大家都開始了鼓掌。我也只能站起來,向四周拱手示意。
這個麻理遜也不是沒思想,小肚雞腸的人。能主動把事說開,也算光明磊落。
我走到他身邊,指著他,對大家說道“報復,他這是報復啊!”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麻理遜捶了捶我的肩,也走下去坐著了。
我開口道“我先給大家講一件我剛到香港遇上的事吧。我是周五到學校報到的,第二天不上課。我就想啊,干脆出去逛逛,不能到香港上一年學,連香港都沒逛過吧。于是我就去香港大街上轉悠,說實話,我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哪里都新奇。這樓咋修這麼高啊?這樓咋修得這麼奇怪?都不對稱。反正看哪哪都新鮮。
轉了一會兒,忽然覺得肚子不舒服,得找個衛生間解決一下大事。還好沒多遠就有一個公共衛生間,進到里面,我算開眼了。每個位置都隔開的,像一個個小房間。這樣就避免了兩人光屁股蹲一起的尷尬。
我剛蹲下,隔壁就傳來一個聲音‘兄弟,你來了啊?’這種情況下可不適合聊天啊!但我一想,也許對方是遇到什麼困難了,比如沒帶手紙之類的。作為禮儀之邦出來的大學生,有困難咱得幫。于是我就回了句‘來了,你到得比較早啊’,說完,我準備等他提要求,是不是要手紙什麼的?可是他就不說話了。算了,我辦大事要緊。過了一小會兒,他又來了句‘兄弟,你到我這邊來一下。’我一听可就炸毛了,什麼人嘛?我立馬大聲回道‘有事說事啊,來過來個什麼鬼?’他馬上又不說話了。又過了一分多鐘,他忽然說了句‘兄弟,我不跟你說了。我旁邊有個神經病,我說一句他就接一句。掛了,我們見面再聊。’
我一听他說這話,差點就炸毛了。你先跟我搭話的好吧,說誰神經病呢?不過一想我在香港人生動疏的,還是算了吧。
後來,我才知道,有種東西叫手持電話,可以拿著到處走。那人在用手持電話跟別人打電話呢。”
大家听了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氣氛也沒了听課的嚴肅了。這個笑話是我在後世听來的,用來自嘲一下,活躍一下氣氛剛好。
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我又開口道“既然麻主席讓我講講,那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我眼里的華夏吧。我認為華夏用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民族來表達,都不是很準確。我以為華夏代表的是一種文明,一種傳承。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只要學習、傳承華夏文化,那它就是華夏民族,就是華夏人。”
我略等了一下,讓大家消化一下我的觀點。然後又說道“有誰知道‘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是哪五胡嗎?”
一位戴眼鏡的女生舉手站起來回答道“我是歷史系的,這個我知道。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
“非常正確,就是這五個民族。可你們知道這些民族現在去了哪里嗎?”我贊賞的看了看那位同學,繼續問道。
這次大家都沉默了。我掃了一圈,見沒人說話,便繼續說道“匈奴。一部分匈奴人在與其他民族的融合過程中,逐漸漢化,其姓氏也逐漸改為劉、賀等漢姓,在中原地區定居下來,融入了漢族之中。
還有一部分匈奴人則向西遷徙,在歐洲地區引起了民族大遷徙的浪潮,對歐洲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鮮卑族在北魏時期大規模漢化,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如改漢姓、說漢語、穿漢服、與漢族通婚等,加速了鮮卑族與漢族的融合。
隋唐以後,鮮卑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實體已不復存在,大部分融入了漢族,少部分融入了契丹等其他民族。
羯族在五胡亂華時期建立後趙政權,但因其殘暴統治,引發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後趙滅亡後,羯族人口銳減。
冉閔屠胡等事件使得羯族遭受沉重打擊,幸存者或死或逃,逐漸在歷史舞台上消失,部分可能融入了其他民族。
氐族在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秦、後涼等政權。前秦苻堅曾統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戰後,前秦政權瓦解,氐族勢力也逐漸衰落。氐族一部分在與漢族等民族的長期交往中逐漸融合,另一部分則可能遷徙到其他地區,與當地民族相互融合。
羌族在歷史上一直保持著相對較強的民族獨立性,但也與周邊民族有一定的融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部分羌人在與漢族的長期互動中,逐漸接受了漢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融入了漢族;還有一些則繼續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在今天的四川、甘肅等地仍有羌族後裔存在。
大家可以看到,如今唯一只有羌族還存在。前幾天我們參觀的羌寨,就是羌族。他們現在總人口僅一萬余人,政府用了很多方法來恢復羌族的人口數量。
大家看到了,這些當次橫行一時的民族,唯有羌族接受了華夏的文化傳承,最終得以存留下來。而其它的民族都消失在了歷史的浪潮中。這足以說明華夏文化的先進性和適應性。”
“再以元朝為例,元朝也是外族推翻了漢族政權。當時的元朝戰力是世界頂尖的,三次西征,把歐洲滅了一大半,統治歐洲長達兩百多年。可是在華夏地區,卻只有九十幾年,就被趕了出去。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對華夏文化不夠重視,還將漢人列為第四等民族。這就引起了華夏民族的反抗,僅僅百年不到就趕出了華夏地盤。
再看清朝,嚴格來說滿族不算外族。因為他們之前就是明朝的官員,而且他們從一開始就重用不少漢臣,比如範文程、李永芳等。得天下後更是沿襲華夏的所有禮制,漢人也能科舉入仕。所以清朝雖然也是起義不段,但仍然有近三百年統冶史。
從這些不難看出,華夏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其燦爛輝煌的成果。它們通過幾千年的沉澱,每一項都是人類的瑰寶,很多古代的學術和思想,到現在也是非常先進的。比如《孫子兵法》、《道德經》、以及無數的中醫典集,現如今還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喜歡失敗者重生記請大家收藏︰()失敗者重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