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就被媽媽提溜了起來。
胡亂的吃了幾口飯。就被媽媽背著向區上走去。
我家距離區里有八里地,大部分路是石板路。家門口有一里多地沒有鋪石板。冬天土路不容易干,所以還有些濕滑。
媽媽背著我一步三滑的向前走著。肩上還掛著一個帆布袋,里面裝得鼓鼓的,一看就不輕。
二十分鐘後,終于走到了石板路上。兩天沒下雨了,石板路上是干的。
我看著大冬天額頭上已經有毛毛汗的媽媽。就嚷嚷著要下來。
“媽,我下來。自己能走。”
“好吧”
媽媽喘著氣說“你先走會兒,走不動了媽媽再背你。”
“好的”
我答應著,一蹦一跳的在前面走著。
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區上。
這是一個典型的西南山區小鎮。一條兩米多寬用青石鋪成的街道,也許是年代久遠了,青石條上被踩出了一個個凹坑。街道兩邊大多是用木板修建的房屋。木板也都是黑黝黝的,一看就有歷史的厚重。
順著青石街道,來到一座不長的石拱橋,橋下一條蜿蜒的小河將小鎮一分為二。走過石橋,來到一個有柵欄的大院子里。院子中間停著三輛用大車輪胎做的架子馬拉車。院子兩邊都搭著馬廄,里面拴著十來匹馱馬。
"他三叔,去縣上的車還有多久?"
媽媽走進院子就嚷嚷開了。
徐姓是這方圓百里內的大族,而且據傳 上就是一房五兄弟散開的。所以走到哪都能踫上叔叔,伯伯又或是佷兒,佷孫什麼的。
"喲,大嫂。要去縣上哦。馬上要出發了。這趟正好我親自去。你們稍稍等一下。"
"哎,好。"
媽媽一邊應著,一邊拉過我。
"ど兒,快喊三叔。"
"三叔好"我脆聲聲的叫了聲。
"哎呀,這仕林好像又長了一頭了。越來越俊了。像大哥小時候,大哥可是咱們徐家長得最俊的。"一邊說著一邊從房檐下的辦公桌上,拿起一個白面小饅頭遞給我。
"給,拿著吃。"
早餐沒吃多少,又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我的肚子早就餓了,我咽著口水,轉頭望向媽媽。
媽媽笑著說"拿著吧,你三叔給你的。不是外人。"
我趕緊接過饅頭。對著三叔說了謝謝。然後張嘴就咬了一口。這才想起旁邊的媽媽,于是小心的從沒咬過那邊辦了一半,舉著手努力遞到媽媽嘴邊。
"媽媽,給你吃。"
"媽媽不餓,你吃"媽媽推著我的手說道。
"不嘛,要你吃。"我使勁把半個饅頭往媽媽嘴里遞。
"好,好。媽也吃。"媽媽拗不過我,也拿著那半邊饅頭吃了起來。
沒多一會兒,三叔就從馬廄里牽來了兩匹馬兒,套上了大車。開始招呼要坐車的坐上車架。然後把後面用兩根手臂粗的木桿給綁上。
大家都坐好。這個時候那個一直坐在辦公桌後面嗑瓜子的售票員。才不緊不慢的走過來,一邊詢問到哪里,一邊收錢。近的兩分,最遠一角。我們就是最遠的。媽媽掏出一角毛票遞得售票員。
"到終點。"
售票員收了錢,在一張紙上寫畫了一陣,然後給前面的三叔簽了字。就算完成了程序。
"駕"
三叔輕輕的抖動韁繩,馬車便緩緩地駛出了大院。等馬車上了公路。三叔一揚鞭子。
"啪"。鞭子在空中響起了一聲脆響。馬車開始慢慢加速。由于不是趕集的日子。車上除了我和媽媽外就只有四個乘客。其中兩個跟媽媽差不多大的中年婦人。一個二十來歲,打扮的像學生的男青年。別一個是個五十來歲的男人,看著一副干部模樣,背著個黃色軍挎。
馬車䱇䱇的向前行駛著。沒一會兒車上的人就開啟了聊天兒模式。聊著聊著,媽媽很自然的把話題轉到了我的身上。于是我又極不情願的背了一遍《七律長征》和加法口訣表。不出意料的引起了大家一片片的嘖嘖稱奇。
媽媽的嘴角哦,那是無論如何都壓不住了。
就連三叔也連連稱贊“好,好。真不愧是大哥的崽。真是聰明。”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馬車行駛到了一片山崖的前面。在山崖的下面有一塊平整出來的土壩子。壩子上有幾間用竹子修建的簡易房間。由于到縣城的公路還沒全線貫通,區上到縣里往來的人員,物資都要到這里中轉。三叔回程就得裝上好幾大袋郵件等東西。
下車跟三叔道別後,媽媽便拉著我的手沿著青石鋪成的台階向山崖上攀爬。一起的還有那個干部模樣的男子。他一路上都不怎麼說話,默默的走在前面。
又花了半個多小時,終于翻過了這片山崖。山崖這邊有一輛用拖拉機改了一下的車輛。
于是每人又花了6分錢坐到了拖拉機的車箱里。
拖拉機突突突突的,一路冒著黑煙。終于在下午2點多到達了縣城汽車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媽媽跳下車廂,跺了跺有些發麻的雙腳。回頭將我抱下了車。跨上了帆布袋,牽著我的小手,出了汽車站。
車站外是一條寬敞的水泥街道。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不少人都騎著或推著自行車。
雖然這是一個西南的山區小縣城。但是因為縣城有一座,全國都排得上號的,生產尿素的化工廠。
而且在三線建設的時候,在縣城周邊的山里。又從全國各地,陸續遷來了十幾家各種各樣的兵工廠。據說城里經常能听到軍工廠測試武器時,傳來隆隆的爆炸聲。
有了這麼多的工廠,縣城里大量的人員都有工作。加上從全國各地支援過來的技術專家。這使得這座不大的縣城顯得異常的熱鬧和繁華。
沿著大街走了三四百米。媽媽帶著我轉進了一條鋪著青石斜著向下延伸的小街。街道下面一段的斜面成了階梯。階梯一直延伸到一條小河邊上。
花了兩分錢買了一張船票後,我們坐上了一艘帶著竹席頂棚的小船。
沒一會兒,听到售票亭里傳來叮叮當當的搖鈴聲。撐船的船夫也敲了敲掛在船頭的一塊鐵板。然後撥出船鎬。頂在岸邊的石頭台階上,使勁一撐。小船便快速的向對岸駛去。船夫放下撐桿,用船槳劃了幾下。小船就已經到達了岸邊。
上岸後又爬了一段石台階。爬完台階,來到一條依然是青石鋪成的小街。這里好像是水產公司。一個門面前排著十幾個,提著木桶,背著背簍,有的就用竹條串著幾條魚的。其中還有一個扛著一條有三十幾斤鯉魚的漢子,頭高高仰著。滿臉得意神情。應該是水產公司收購漁獲。
不時有斷斷續續的聲音傳出來。
"周志,你再好好看看,這麼漂亮的魚。咋才三等,麻煩你再看看。"
"看什麼看?我干了二十幾年了。會看錯?拿開,拿開。別耽誤後面的人。"
"哎"一陣陣嘆息聲,夾雜幾句呵斥聲不時傳來。
站在水產公司前,就能看到三姨媽家住的地方。那是一幢縣城里常見的二層紅磚樓,長長的一溜,兩側分別有樓梯上二樓。
三姨媽家就住在樓下的最邊上。把樓梯下面收拾了一下,搭了個頂,用著廚房。
哎呀,終于要到了。再走一會兒的話,我這小短腿非廢了不可。
喜歡失敗者重生記請大家收藏︰()失敗者重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