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自行榴彈炮部隊,給我上前線瞄準城牆上的火炮,將城牆上的那幾門鬼子的炮給我端掉。”
看見小鬼子的火炮竟然還敢逞能,廖建楚都怒了,對方不但不投降還敢向他們開槍,不知道雙方的差距嗎?
收到消息,後方的裝甲部隊的自行榴彈炮迅速便是前來,四門105自行榴彈炮和三門150自行榴彈炮迅速構建好炮兵陣地,隨後便是對城牆進行炮擊。
之所以讓自行榴彈炮遞近炮擊,為的就是讓其不至于打到城內的百姓。
轟轟轟~!轟轟轟~!
七發炮彈幾乎同一時間向著鬼子所在的城牆而去,巨大的爆炸瞬間將城牆給覆蓋,上面的鬼子根本瞬間便是被炸死了不知道多少。
“八嘎呀路~!該死的支那人,給我將那幾台火炮車給我摧毀!摧毀!”
見到自己城牆上的火炮被端掉,小鬼子的聯隊長氣的暴跳如雷,沒有了那幾門火炮,他們便是沒有了能夠牽制對面進攻的重火力,這對他們來說十分的被動。
而自行榴彈炮在見到摧毀了鬼子有價值的目標之後便是迅速撤退,火炮的作用就是為了提供火力覆蓋,需要的是隱蔽而不是暴露,若是暴露對火炮來說將會面臨的是敵人的飛機和火炮的覆蓋。
而自行榴彈炮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點,畢竟其擁有很好的機動性,在解決完畢任務目標後能夠快速的進行轉移。
遞近射擊本就容易暴露,現在一輪發射之後炮兵陣地已經暴露,那就必須立馬轉移,防止被鬼子的炮火給報復。
果然,火炮剛剛轉移,原本所在的位置就受到了鬼子的山炮和步兵炮的轟擊,若是晚一秒都可能照成損失。
沒有了城樓上那威力巨大的火炮,這些凶殘的鬼子就如同被拔掉了犬牙的惡狗一般,雖然還具備一定的攻擊力,但殺傷力卻大打折扣。
一輛輛坦克和裝甲車緩緩地逼近,坦克炮和機槍迅速瞄準了戰壕內的鬼子,密集的炮彈和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瞬間在就近的地方打出了一條真空區域。
緊接著,後方的步兵沖入了這條剛剛被開闢出來的安全通道。
以三人為一個作戰單位,彼此緊密配合,相互支援,有條不紊地向著戰壕內的鬼子推進。
面對戰壕內的彎道給進攻帶來了的阻礙。他們先用中文高聲呼喊,確定不是友軍之後果斷地扔出一顆顆手雷,手雷爆炸過後再用火焰噴射器燃燒一番,若是遇到有鬼子直接將他們燒成灰燼。
這一套行雲流水般的戰術配合,使得小鬼子們根本無從抵擋。
在如此猛烈的攻擊下,他們不是被炸得粉身碎骨,就是被熊熊烈火吞噬,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噠噠噠~噠噠噠~!
戰壕內槍聲不斷,沖鋒槍、霰彈槍,在戰壕內就是一件利器,小鬼子甚至是連慘叫都來不及就被直接交代了出去。
隊伍快速的推進,而小鬼子只能是瘋狂的逃命,鬼子城外的陣地很快便是淪陷了一半。
剛剛返回指揮部的末松茂治在听到匯報後人都驚呆了,這才多久,城外的陣地就堅持不住了,負責城外的鬼子是蠢貨嗎?
“八嘎!愚蠢!簡直是愚蠢!短短半小時的時間城外的陣地便是基本丟失,大日本皇軍的臉面都快被他們給丟完了。”
末松茂治那叫一個氣啊,城外的陣地他部署了好幾個月,想著最少牽制對面兩三天應該沒有問題,但這剛剛開始打就已經丟失,簡直是將臉面丟到了姥姥家,就算是派一頭蠢豬去指揮也不至于成為這樣。
也就是他剛剛離開了城牆,否則他就會成為那頭被炸死的蠢豬。
無奈,末松茂治只能是選擇放棄城外的陣地,畢竟城外的陣地已經沒有了多少效果,耽誤之急是退守城內,有著滿城的百姓在對面得投鼠忌器。
“命令城外的士兵通通撤入城中,依靠城內的明房和對面打巷戰,我要讓外城成為對面的墳墓。”末松茂治看著城外憤怒的說道。
城外收到消息的小鬼子如釋重負,連忙向著城內撤退,生怕慢了一秒自己就得gg。
沒有了鬼子的阻攔,部隊突進的速度那是更加的快,但等到抵達城牆之下卻又是犯了難。
“這幫鬼子還真是惡毒,竟然想出如此的損招,這幫鬼子不滅難消我心頭之恨。”
看見鬼子退入城中,廖建楚頓時便是明白對方的用意,這是打算用著城內的百姓當做擋箭牌與他們進行巷戰,用心之險惡可以說是令人發指。
“命令炮兵,給我將城門給我轟開,所有人保持陣型,裝甲車開路進入城中對城中企圖打巷戰的鬼子通通消滅,讓這幫畜生知道論打仗我們是他們的祖宗。”
廖建楚的命令快速的下達,火炮再度校準濟南的外城牆,隨後一聲聲的爆炸聲傳來,這個由清後期修建的城牆直接便是被炸的千瘡百孔,好多處直接便是被炸的出現了豁口。
工兵上前再護城河上假設浮橋,裝甲車快速的進入城中,而裝甲車內還有著士兵。
雙方的戰斗從城外轉到了城內,這讓101軍的火力優勢蕩然無存,並且小鬼子還能在背後打黑槍,讓進攻的部隊不得不小心應對。
城內的百姓听到說有友軍打入城內了,許多有血性的男兒直接便是悄悄的幫忙引路和暴露隱藏的鬼子,這為進城進攻帶來了很好的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