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工程單位里,清華、同濟等名校精英雲集,卻困于塵封多年的職稱評定制度。考綠君子作為1963年入職的中專生,從助理技術員起步,面對行政與技術雙軌制下的職級鴻溝——從行政16級到工程師9級橫亙7級台階,學歷硬杠杠與論資排輩的雙重枷鎖讓"工程師夢"遙不可及。科技大會雖掀起改革春風,但評定周期、函授學歷斷檔等現實困境,將技術理想碾碎在基層土壤。當勞資員道出"行政路線或可突破"的微弱希望時,考綠君子卻因家庭歷史問題被政治審查拒之門外。故事以"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喟嘆,折射特殊年代技術人才晉升體系的困境與個體命運的掙扎。
——————
【6】路漫漫
現場、工地、食堂、道路、澡堂、宿舍……科技大會的春風過境般席卷每個角落,人們的熱切議論在磚瓦灰砂石間激蕩︰這股東風必須直抵基層土壤,必須化作春泥更護花!塵封多年的技術職稱評定制度即將重啟,猶如久旱的河床期待甘霖……
我們單位是國家重點單位,這座承載國脈重器的鋼鐵堡壘,雲集著共和國最璀璨的工程群星。
xxx系清華高材,xxx承同濟衣缽,xxx得浙大真傳,xxx懷南開風骨,xxx持交大薪火,xxx承西冶絕學,xxx秉北京鋼院精魂,xxx攜武漢鋼院鋒芒,xx續東工血脈,xxx傳大連工學院薪火……這些名校驕子蟄伏歲月長河。
論學歷個個根正苗紅,論年限人人積澱深厚,論資質個個堪當大任,論貢獻人人功勛卓著。
二十載寒暑交替,青絲化作霜雪,他們守望職稱評定的星火,縱是論資排輩也該曙光在望,這遲到的春雷終該震響在他們頭頂的蒼穹。
作為芸芸眾生,技術人員中的一員,我也盼,我也想,我當時的職稱還是實習轉正時評定的助理技術員。
我想,隨著政策的落實我要能晉級成技術員就好了,這樣,距離工程師的夢想就又跨進了一步。
不怕慢,就怕站,我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向勞資科的主責勞資員打听。
勞資員︰“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屬于干部科和政治部職責,我們勞資科可管不著!你現在是?”
“我現在是助理技術員”。
“你的工資是?”
“我的工資是38.74元月我1963年參加工作時是按工人定的級別,我們其他公司同學都是按干部定級,工資只有37元)”
“喔,那你屬于行政16級。是3級助理技術員,還要經過2級助理員、1級助理員,然後才是技術員,想當于技術員還隔著三級呢?難!”
“怎麼?”
“技術員是行政13級,你中間還隔著3級呢!”
“工程師是行政多少級?”
“工程師是行政9級。技術員和工程師還隔著4級!”
也就是說從助理技術員16級到工程師9級,中間還隔著7級!<y god. 噢,我的天吶),我第一次從職級等級數量上明白,這輩子,想當工程師!路漫漫其修遠!看來是沒指望啦!從我1963年參加工作到1978年15年才評定一次職稱。
就是每兩年評定一次職稱,還得14年。路漫漫兮!
更何況工程師的基本條件起碼要有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這可是個不可逾越的硬杠杠,難怪在湖北冶專畢業時,老師囑咐我,一定要念函授大學,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到大學水平。
由于特殊的原因,函數大學也停辦了十多年,什麼時候恢復招考,還不得而知。
我這個中專生的助理技術員卻做著工程師的夢!黃粱美夢!可笑呼?可笑!……
勞資員看我失望的表情說︰“你現在是主管技術的副隊長,是副科級走行政路線吧,還是有希望的。”
我自忖,我來武鋼1700,是東指揮密令宋專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由宋專家送我回武漢的。渡口四公司總部沒有正式批文。參見《出道馬鞍山第98~99章三線記憶……》)
而且,渡口四公司總部,三番兩頭來1700要人,要我回渡口,擔任渡口四公司二工地主任正科級),都是東指揮護著我,把我留在了武鋼1700。
我明白,父親的歷史問題,對我來說走行政路線,那更是不可能的,政治審查這一關就過不去!那更是行不通的,再說,我心中的夢想的確是技術員,是工程師……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工程師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下一章節,請看《【7】一縷陽光》。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