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成鋼"鍛造真理,"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的核心命題,與現代化工程實踐形成時空對話,既體現又暗合改革開放初期技術革新與傳統意識形態踫撞的歷史質感。數字精準投射出實踐檢驗真理的尺度,鋼花迸濺的意象與會議室思想交鋒的熱力共振,完成從工地鐵屑到理論火花的意象轉換。
——————
理由二、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 當!"會議室大門被呼嘯的北風撞開,卷著混凝土灰渣的穿堂風撲在眾人臉上。考綠君子猛地站起身,沾滿工地塵土的藏青色工作服下擺嘩啦啦作響,他攥緊胸前被燙出焦痕的紐扣,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迸發出來的︰"我們是誰?我們是工人階級!是建設過馬鞍山輪箍廠、建設過重慶2350,建設過攀鋼,又經過一米七的洗禮的二隊!"他的臉龐被電燈映得通紅,布滿老繭的手掌重重拍在鋪著藍圖的方桌上,震得墨水瓶里的藍黑墨水泛起漣漪。
"我們是學大慶的先進集體!是特別能戰斗的工程隊,我們不干?誰干?"考綠君子向前跨出半步,安全帽檐下的眼楮亮得驚人,仿佛夜空里驟然劃亮的探照燈。他抓起沾著混凝土的記錄本揮舞著,紙頁簌簌抖落細碎的混凝土顆粒︰"要理由,這個理由算不算一個?"
木工工長羊雯強扶了扶銀框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像經緯儀般掃過激動的考綠君子。他慢條斯理地解開卡其色工作服的紐扣,露出內襯上繡著的"安全生產1500天"紅字︰"這理由有點空,像是喊口號。"他用鋼筆尾端輕敲桌面,金屬與膠合板的踫撞聲格外清脆,"現在不是五八年‘大躍進’,也不是舉著語錄本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月!"窗外的工地探照燈掃過他稜角分明的側臉,在水泥牆投下忽明忽暗的陰影,"我們現在建設的是具有當代先進水平的一米七工程!你是個技術人員,應當冷靜地科學地看問題!"鋼筆在圖紙某處畫了個圈,那里標注著日方提供的加熱爐保溫安裝公差——0.02毫米。
弋隊長盤腿坐在成摞的型鋼支架上,長筒膠靴鞋尖沾著未干的混凝土。听到這話,他摘下安全帽,露出鬢角微露星星點點的霜白︰"木工工長羊雯強說的對,"他說話時總帶著砂輪打磨金屬般的摩擦聲,"‘冷靜地科學地看問題!不能頭腦發熱!’"突然咧開缺了門牙的嘴笑了,露出瓖著鈷鉻合金的臼齒,"空喊口號!"
工地會議室陷入短暫的寂靜,只有燈光攪動著混著工地氣味的空氣。考綠君子摩挲著工作服口袋里的《1963年5月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單行本,封皮上"1963年5月"的字樣早已磨得發亮。當目光掃過牆上斑駁的"工業學大慶"獎狀時,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在層流冷卻調試液壓缸的經歷——日本工程師盯著示波器上的波紋皺眉時,是羊工長帶著木工突擊隊在零下5度的環境里做了七遍動平衡測試。
"好,科學地看問題!"考綠君子猛地站起,膝蓋撞翻搪瓷缸,茶漬在圖紙上洇出黃褐色的雲團,"怎麼才算科學的看問題?"水珠順著桌沿滴在羊工長剛畫的精度圈上,暈開了墨跡,"那就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我盯著木工工長鏡片上跳動的反光,又轉向弋隊長結痂的虎口,"是不是?"
羊雯強摘下眼鏡哈了口氣,鏡片蒙上的白霧里,隱約可見他眼角的皺紋舒展成笑意︰"是的。"粗糙的指腹抹過鏡面,金屬框架折射出細碎的光斑。
弋隊長用安全帽邊緣刮掉會議桌上的混凝土屑,踫撞聲驚醒了趴在桌打盹的實習生。他彎腰撿起半截焊條,在水泥地上畫出歪扭的線條︰"是的。"遠處加熱爐施工現場傳來焊槍的嘯叫,驚飛了停在行車軌道上的灰喜鵲。
"大家都同意吧?"考綠君子把《1963年5月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單行本,拍在圖紙上,紙張折痕恰好落在"人的正確思想"那段,"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毛主席在我參加工作那一年說的。"手指撫過書脊裂開的膠裝線,想起湖北冶金工業專科學校圖書館整齊干淨的書架,1978年5月10號那天的油墨香仿佛還殘留在字里行間——那天《理論動態》的小報在更衣室傳閱時,羊工長用游標卡尺比著鉛字,說真理就像公差帶,總得反復測量才能確定邊界。
"同意!"二十多條嗓子在密閉空間激蕩,震得通風管嗡嗡作響。有人吹起口哨,是軋機主傳動軸校準時的聯絡信號。
"既然是這樣,"考綠君子抓起安全繩往肩上甩,金屬鎖扣叮當亂響,"我們為什麼不能,把我們二隊投放到加熱爐保溫工程的施工實踐中檢驗一把呢?"安全繩末端的檢測儀紅燈在地面拖出蜿蜒光帶,"怎麼一說到接受任務的實踐,就是‘頭腦發熱,空喊口號’呢?"
窗外忽然傳來夜班列車的汽笛,驚醒了趴在會議記錄本上打盹的技術員。他慌忙用紅藍鉛筆在"爭議焦點"欄畫了個星標,鋼筆尖戳破了紙面,墨水滲進"一米七加熱爐"六個字里,將"爐"字的火旁洇染成灰色的雲。
下文請見《1700加熱爐保溫施工【10】理由3兩軍相遇勇者勝》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