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重慶響應毛澤東"到大風大浪里去鍛煉"的號召,組織8000余名軍民橫渡長江。作為一冶三線建設者,考綠君子在2350工程關鍵階段臨危受命,經歷武裝部、工地領導推薦,通過四輪游泳淘汰賽以絕對優勢入選。集訓期間,考綠君子自創水中擒拿術,斬獲全市救生員技能大賽桂冠,卻清醒認識到方陣救援才是真正考驗。橫渡當日,他擔任方隊救生員駕舢板,精準應對隊員抽筋、漩渦等突發險情,保障300人方隊安全渡江。這場承載集體主義精神的政治任務,既展現三線建設者"紅專"擔當,也折射出特殊年代體育競技與生產建設的深度交織。
——————
武裝部通知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毛主席以其深邃的智慧和遠見卓識,向全國人民發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號召——到大風大浪里去鍛煉。他的話語如同春雷般在神州大地上空回蕩,激勵著無數人投身于挑戰自我、磨礪意志的壯舉之中。在這一偉大號召的鼓舞下,沿江的部分城市紛紛響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游泳活動,成為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化現象。
重慶,這座山城,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雄偉的長江,成為了這一運動的前沿陣地。在那個充滿激情的歲月里,重慶人民展現出了他們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英雄氣概。他們組織起來,準備橫渡長江,這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意志的考驗。
……
施工組長汪一枰神情嚴肅地對我說︰“剛剛武裝部通知你,需要參加即將舉行的橫渡長江活動。”
我听後眉頭緊鎖,回應道︰“可是,我們工程現在正處于關鍵階段,我作為計劃統計員,實在是走不開。”
汪一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我的處境,但接著他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這話我也是這麼給武裝部說的,但是武裝部那邊的態度非常堅決。他們強調,這是一項政治任務,是不容更改的安排,無論我們有多忙,都必須得去參加。”
他一邊說,一邊搖著頭,兩手一攤,做出一副無可奈何的姿態。看得出來,汪一坪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務也感到非常困擾。
他繼續解釋道︰“武裝部還特別提到,這次橫渡長江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一次展示我們團結和力量的機會。他們希望我們單位能夠積極參與,展現我們一冶三線建設團隊的精神面貌。”
我沉默了一會兒,思考著如何在繁忙的工程進度和這個突如其來的政治任務之間找到平衡。
汪一坪見我沉默,又補充道︰“我明白你的難處,工程確實離不開你。但武裝部那邊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必要的話,他們可以協調其他部門來臨時幫忙,確保工程不會因為你的缺席而受到影響。”
我點了點頭,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沒有回旋的余地。我深吸了一口氣,下定決心︰“好吧,既然這樣,我會安排好工程上的工作,確保一切順利進行。然後,我會參加橫渡長江的活動。”
汪一坪听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寬慰的笑容︰“這樣就對了。我會幫你協調好工程上的事務,你盡管放心去參加活動。畢竟,這樣的機會也是難得的,能夠代表我們單位,也是我們的榮幸。”
就這樣,在工程和政治任務之間,我找到了一條前行的道路。雖然心中依舊有些忐忑,但我也明白,有時候,我們需要在不同的角色和責任之間做出選擇,而這次,我選擇了接受挑戰,代表我們的團隊,去完成這個特殊的任務。
游泳是我最喜愛的運動,但是我被2350工程如火如荼的場面所吸引,工程技術才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專業與業余愛好之間我應當選擇專業。我去找工地主任閭鎧,他不喜歡我干專業以外的事,在馬鞍山輪箍廠建設期間,我為工會寫黑板報,辦畫展,寫大標語,閭主任就警告過我“你是想當鞋寫)匠,花畫)匠,還是當工匠工程師)!。
閭主任听說了我的來意後嚴肅地說︰“你對工作的專心我很欣慰,但是橫渡長江是政治任務,你必須參加,這是經過公司政治部和黨委討論定下的,你不僅要參加還要游出好成績,為我們單位爭光!”
工地總支董劭宇書記也找我談話︰“听說你借口工作忙不想去參加橫渡長江?”
“是的。工作確實很忙。”我坦白地說。
“但是,政治任務和專業技術孰重孰輕你可要分清!”董書記表情凝重地說︰“可別陷入到白專的泥坑里了。”
“紅專,紅專,政治第一,專業第二。”白鑽的泥坑!這可嚇我一跳!如果書記形成了這樣的概念,那我可是萬劫不復了,我趕緊表態說︰“書記,您放心,我一定盡力完成任務。”
“不是‘盡力’完成任務!而是一定完成任務!”董書記嚴肅斬釘截鐵地說,“這可是不能含糊的!”。
“好!請書記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明天,你就去指揮部武裝部報到,參加集訓。記住,可別給公司丟臉。”
我從小就在江邊長大,又有武漢橫渡長江的實戰經驗,武漢江面寬度是重慶江面寬度的3~4倍,我信心滿滿地說︰“書記放心,我一定給公司掙一張大臉回來。”
集訓
一到武裝部就看見壩子里一大群人,到武裝部報到的有各公司選送來的30多名選手,其實按重慶橫渡長江組織委員會的要求,指揮部只需10人參加,指揮部準備從30人中選出10人。看來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冶金部要求一冶重慶2350工程指揮部打好西南三線工程戰役,一冶重慶2350工程指揮部也不負眾望,朝天門入川、籃球聯賽、卵石細沙混凝土、《廠史》音樂史詩……從工程技術、生活、文藝、體育……等各方面給重慶留下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不穿軍裝的野戰軍的印象……武裝部自然在重慶橫渡長江的活動中躍躍欲試不甘落後……
所謂集訓,其實就是淘汰選拔賽。集訓地在紅領巾水庫,第一輪起點賽是1,500,結果30人28個人通過,淘汰2人;第二輪2,000賽,淘汰了9人;第三輪2,500賽,淘汰3人;第四輪3,000賽,又淘汰2人;剩下14人,按名次順序最後4人為後備隊員。
你的排名是多少?
你猜猜?
那時的工人業余體育活動開展還是很好的,各單位推薦來的硬手在淘汰賽中更是各不相讓,在前三輪的競賽中我只是以游完全程為目標,在速度上並未竭盡全力,這樣體力的分配對體力的保持較好。
當然,這要感謝冶專體育老師李志雲,是他告訴我體育競賽比的不僅僅是體力、速度、耐力和技巧,還要拼比智力……賽前我仔細地了解了集訓淘汰選拔的計劃和規則,前三輪的競賽要求主要是淘汰,而第四輪才是對游泳技能和體能的考驗。
由于我在前三輪的競賽中保存了體力,當然也麻痹了對手,在最後一輪三千米賽的百米沖刺時我已經將他們遠遠地拋在了後面,毫無懸念地第一個沖過終點。當然排名第一啊!
游泳救生賽
童年時,我喜文好武,尤其對翻江鼠蔣平欽佩神往。翻江鼠蔣平是三俠五義中的人物。姓蔣名平,字澤長,金陵人氏,擅長游泳,能在水中潛伏數個時辰,並且開目視物,在水中來去自由,因此得名「翻江鼠」,陷空島五義之一,排行老四。翻江鼠蔣平,身材瘦小,面黃肌瘦,形如病夫,為人機巧伶便,是五鼠中的智囊,在殿試時蔣平跳入深海中捉到皇上心愛之物金蟾,而安然無恙,被御封為六品校尉。
我一直視翻江鼠為楷模,特別是蔣平在水中的武功。然而卻無處可學,無師可投,我找了一本《游泳救生技術》的書籍,研習游泳救生與解脫技術,結合武術擒拿和摔跤,“自創水中擒拿”,名噪江湖所謂江湖,只不過是在同學與鄰里間——笑)。
集訓期間,重慶市體委來通知,要求工程指揮部推薦一名救生員,武裝部就將集訓選拔的前三名上報了。
救生員考核選拔賽在重慶工人文化宮游泳池分兩天舉行。百余名來自各區的參賽者齊聚露天泳池,陽光透過梧桐樹灑在泳池碧波上,救生觀察椅旁支起了臨時工作台,紅底白字的橫幅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第一天為應知測試相當于現在的理論考試)。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涵蓋救生聯合會標準、人體解剖學常識及應急預案設計等內容。考場設在文化宮禮堂內,百余張課桌間距2米呈棋盤式排列,監考員逐一檢查進場人員。結果有一半多的人不及格,據現場統計表顯示,完成考試的87名考生中僅41人達到合格線150分滿分需達90分),有考生因混淆操作順序直接扣完30分大題。我因為研習過《游泳救生員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和《水域救援技術規範》,面對"溺水者脊柱損傷該如何施救靜水與浪涌環境救援差異"等專業題目時應答如流,最終以127分的成績躋身前三。當主考官用擴音器宣布理論合格名單時,我看見後排幾位落選者正懊惱地撕著演算紙。
第二天為應會測試。天清晨七點,泳池邊已整齊碼放著秒表和急救假人。應會測試包含八大模塊︰50米速度游要求1分10秒達標,我蹬壁出發時激起的水花引來側目;潛泳20米考驗閉氣技巧,我以三次流暢的蝶式腿完成全程;踩水20秒需保持口鼻露出水面,我甚至有余裕向岸上揮手。重頭戲是救生實操,當扮演溺水者的考官突然扣住我手腕,我順勢反擰其肘關節完成「自創水中擒拿」,主考官扶了扶泳鏡說︰"這個解脫技法值得編入教案。"
後來還聘我擔任義務教練培訓救生員,那時的培訓是不收費的……只是一種義務和榮譽,那時有一句流行語叫做“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我站在市工人文化宮泳池的3號教學區,手握紅白相間的浮標給二十名學員演示拖帶手法。那時的救生員培訓確實分文不取,但每人都會認真謄抄那本藍色封皮的《水上救護規程》。有位紡織廠女工總掌握不好心肺復甦節奏,我便指導她的手腕在假人胸口數拍子︰"01、02、03...吹氣時要捏緊鼻翼!"結業時她送來親手鉤的毛線泳帽,說現在車間姐妹都喊她"浪里白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記得有次暴雨導致泳池能見度驟降,我們模擬夜間救援。當所有學員在雨幕中成功完成6人連環拖帶,渾身濕透的體育局科長拍著我肩膀感嘆︰"小同志不愧是一冶三線建設員工,把‘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踐行到位了。"那年結業合影里,背景牆上"生命守護者"五個紅字被水汽洇得微微暈染,卻襯得每個人胸前的銀質救生哨格外 亮。
公司得知我在全市游泳救生員技能大賽中摘得桂冠,為單位掙得榮譽後,自是額手稱慶給予通報表揚。武裝部特意制作了紅頭嘉獎令張貼公示,工會還頒發了"救生員先進個人"獎狀。
特別是工地閭鎧主任開心得逢人便夸,不僅在工程生產例會介紹了我的情況,就連午間食堂排隊時都要拍著我肩膀向其他工友介紹︰"看看咱們的浪里白條!"我也為兌現自己當初的承諾"給公司掙一張大臉回來"感到由衷欣喜,訓練時被消毒水刺痛的眼楮、被救生繩勒出血痕的手掌都變得值得。
然而,我心里卻比長江水還要澄明︰真正的考驗在後面——即將到來的千人橫渡長江活動,保障近三百名游泳愛好者組成的方隊安全,才是切實的關鍵。作為競速運動員,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泳鏡起霧可以隨時調整,抽筋了也能靠邊休整,這是單打獨斗的較量;但作為方陣救生員,我的望遠鏡要時刻掃描整個江面,要隨時回應各小組的呼叫,從應對突發漩渦到處理隊員抽筋,每一個判斷都牽動著整個橫渡集體的安危!這不僅是體力與技巧的比拼,更是統籌與協作的群戰!
橫渡長江
1965年5月23日清晨,重慶市體委聯合總工會、共青團組織的橫渡長江活動在朝天門碼頭拉開帷幕。江面被晨霧浸染成銀灰色,三十艘護航汽艇拖著鮮紅的標語穿梭逡巡。據《重慶日報》次日頭版報道,全市機關干部、產業工人、學生及駐渝部隊官兵組成128個方陣,總人數達8,346人,其中年齡最小的渡江者系巴蜀中學14歲游泳隊員。
上午九時整,三發綠色信號彈劃破長空。首支紅旗方隊躍入江濤,民兵方陣的軍綠色泳帽與工人方陣的橘色浮標交相輝映。南岸海棠溪至江北城約3.2公里的江段上,此起彼伏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歌聲與汽笛聲交織轟鳴。時市委書記乘坐的"長江102"號指揮船全程巡視,船載廣播不斷播送安全提示。
兩岸觀禮台以青松扎就凱旋門,五步一崗的民兵持56式半自動步槍維持秩序。從儲奇門到望龍門綿延兩公里的石階完全被觀眾覆蓋,賣涼蝦的小販在人縫間艱難挪動。許多市民天未亮便帶著竹凳搶佔位置,孩童騎在父親肩頭,用彩紙卷成的望遠鏡眺望江心。當學生方陣以蝶泳隊形通過時,上千頂草帽被拋向空中,鼎沸聲浪驚飛了枇杷山上的白鷺群。
我根據我在武漢橫渡長江的經驗和我在重慶長江試游試渡的體會,向運動員就“安全橫渡和游泳技術及注意事項”進行了簡要的安全技術交底。上午8時半,市中區渡口今渝中區菜園壩水果市場一帶)升起三顆信號彈,以解放軍戰士為前導的武裝泅渡隊伍紛紛沖進急流,掀開了橫渡長江的序幕。“急流騰飛沫,回風起江祢A!蔽頤欠蕉詠艚悠 蟠橙臚募鋇慕 校 藝駒誥壬 逕轄舳 幼琶懇桓齠釉保 患潿系厴ㄊ鈾 媲榭觶 患 淺朔縉評酥辛骰魎 芰 潘 に緄 幔 鸕乃 樵謁 婊 鷚壞賴啦屎紜 廡 校《憧 盜鰨﹞騫 ュ『茫 芎茫 駝庋 勘輳 掖笊 靨 舅 槍睦 恰 br />
忽然一個隊員在水中旋了一圈沉了下去,不好!我一個魚躍遠跳式入水,接近後潛入,在他的胯部一扭,旋過背部,左手從他的左手腋下穿出托住下巴將他托出水面︰“鎮靜,沒關系了,你只要安安靜靜地配合,我會安全地送你上船”,我看他神志清醒,但是身體僵硬不斷抽搐,為取得配合我問︰“能說話嗎?告訴我什麼感受?”他結結巴巴地說︰“小腿抽筋了!……哎喲!……疼!……痛!”“抽筋!小意思,听我的,沒關系,我說1、2、3你猛吸一口氣,就雙手緊抱雙腿。”我抽出左手握住他用褲腰帶喊道︰“1、2、3吸氣!團身!抱緊小腿!”,我一邊踩水一邊在他的腿部加力;“好!再來一次!……怎麼樣?”連續反復三次,他臉上露出笑容︰“不疼了,好了。”這時救援舢板劃了過來,我準備拖他上船。他請求說︰“給我個機會吧,我還能游。”我鼓勵地說︰“好,好樣的,我支持你,堅持就是勝利。”……
我登船繼續關注著整個橫渡方隊……終于抵達彼岸,我們的方隊安全地無一掉隊地勝利地完成橫渡任務。這時我才感覺攥緊的雙手沁出的汗水已經濕透掌心。
全市搞橫渡長江活動,是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到大風大浪中去鍛煉,省、市體委和團委等部門組織了該活動。當天橫渡長江的有8000多人。1965年5月25日中國青年報以《滾滾急流何所懼——記八千健兒橫渡長江》為題報道了當時的情況。
喜歡196307出道馬鞍山cjz請大家收藏︰()196307出道馬鞍山cjz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