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事,趙小海交給張磊和李強負責,趙小海今天帶他們來見呂廠長,今後拿貨結算的事就不再用他操心了。
晚上,
呂廠長請趙小海他們喝酒。
最後李強多了,張磊還算好,趙小海喝了不少,反而沒什麼事情,最後是呂廠長頂不住這才結束。
翌日,
樣品出來,呂廠長司機送他們回綠城。
趙小海看著超市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深知隨著合作工廠的增多,進貨渠道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將這一重任交給能力出眾的張磊。
張磊,這個年輕且充滿干勁的小伙子,自加入趙小海的團隊以來,就展現出了非凡的商業談判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讓趙小海十分賞識。
趙小海把張磊叫到辦公室,神情嚴肅且充滿信任地說︰“張磊,現在超市發展得很快,進貨渠道這一塊至關重要。
我決定把它交給你負責,希望你能不負眾望,將渠道梳理好,確保產品供應穩定且優質。”張磊眼神堅定,毫不猶豫地應道︰“海哥,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證完成任務。”
張磊深知責任重大,接下任務後,立刻全身心投入工作。
他迅速整理出一份詳細的合作工廠名單,根據產品類別、供應規模等因素進行分類,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談判計劃。
隨後的三天里,他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于各個工廠代表之間。
第1天,張磊召集了幾家規模較大的日用品工廠的代表。
在超市會議室里,他有條不紊地闡述了趙小海超市的發展規劃、市場影響力以及對產品質量和供應穩定性的嚴格要求。
他還拿出詳細的數據報告,展示了超市龐大的客流量和銷售額增長趨勢,讓工廠負責人看到與超市深度合作的巨大潛力。
憑借著出色的口才和專業的態度,張磊成功與幾家日用品工廠達成更為優化的合作協議,不僅爭取到了更合理的價格,還確保了穩定的供貨量。
第2天,張磊轉戰食品加工廠。
面對食品行業對質量和安全的嚴苛標準,他提前做足功課,對每家工廠的生產流程、衛生標準等了如指掌。
在談判中,他強調超市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並提出一系列建設性的合作建議,如共同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定期聯合抽檢等。
這些建議既保障了超市的食品安全,也提升了工廠的管理水平,得到了食品加工廠的高度認可。
一天下來,他又順利談妥了多家食品供應商的合作細節。
到了第三天,張磊與服裝、玩具等其他品類的工廠進行洽談。
他針對不同行業的特點,靈活調整談判策略,充分展現出對各行業的深入理解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經過不懈努力,他終于在三天內成功將所有進貨渠道談妥,與眾多工廠建立了穩固且互利的合作關系。
隨著張磊的努力成果逐步落地,超市迎來了全新的面貌。
原本就豐富的貨架如今更是擺滿了來自各地的優質商品,一千平方米的空間內,產品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
從時尚新穎的服裝到趣味十足的玩具,從美味多樣的食品到品質優良的日用品,每一個貨架都像是一座寶藏,吸引著顧客的目光。
超市的名聲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周邊地區。
遠近的居民們紛紛慕名而來,將這里作為購物的首選之地。
連綠城市區的人都知道幸福鎮新開了一家百貨商場,而且價格非常便宜。
超市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不僅如此,全省各地的批發商們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家超市的獨特魅力和巨大商業價值。
每天,都有百十個來自全省各地的批發商涌入超市,他們或是為自家店鋪挑選優質商品,或是尋求與超市建立長期的批發合作關系。
超市的倉庫門口,貨車進進出出,裝卸貨物的工人忙碌不停,一片繁榮景象。
趙小海看著超市內熱鬧的購物場景和倉庫外繁忙的物流景象,心中對張磊的表現十分滿意。張磊的出色表現不僅為超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更是為整個商業版圖的擴張注入了強大動力。
現在超市每天營業額達到了5萬,利潤也有1萬塊錢。
看著生意進入了正規,趙小海準備再去香港,以前他坐火車,都是讓張磊去買票,這次他沒找張磊,而是給華僑友誼公司辦公室打了個電話,華僑友誼公司也是正規單位,他們能買到軟臥票。
趙小海雖然沒有政府職位實權,可也算是公司正兒八經的業務經理,最重要的是,現在貿易公司所有訂單,可全都是人家趙經理找來的,另外兩位業務經理,到現在都還沒開張呢。
咱正規出差,單位買票很正常吧。
趙經理是楊市長的紅人,自然沒人敢怠慢,尤其還是去香港這種事,那是真真的正事。
臥鋪票是第二天上午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上,
趙小海和鄭小雪、金露露進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天登上去往深圳的火車。
車上,
趙小海躺在床鋪上,沒有看書而是思索著事情,他準備到深圳後,先不去香港,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在深圳投資建廠。
1980年5月正式將深圳定位為經濟特區,8月正式批準,與此同時出台了經濟特區條例。
條例內容不算多,趙小海看了幾眼後全部記在腦海里,這些日子已經看了好多遍。
特區經營範圍很寬泛,只要是合法的都能在這里運作,特區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政策,允許獨立投資,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材料、運輸工具和其他生產資料都不需要交進口稅,來料加工生產和出口,都不需要交稅,當然,如果你想要賣到國內,就需要補交關稅。
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間。
比如趙小海有一家企業,就可以在香港買一輛車明目張膽開到內地來用。
最主要的是,
現在除了稅收減免政策外,還有貸款政策。
人民幣雖然不能拿到國外去用,可以在國內購買生產資料、用來建廠、給工人發工資。
而對趙小海來說,作用更大。
三天後抵達深圳。
現在進入深圳還需要通行證,一般打工的都進不去,趙小海有證件自然輕易過去。
趙小海來到綠城辦事處所在的那家賓館,找到薛子謙,薛子謙見到趙小海很是熱情,“趙經理,您這是打算去香港嗎?”
“確實去香港,不過深圳這邊還有些事情要辦,薛主任,能不能借你的挎斗車用用。”趙小海過來就是為了借車。
“沒問題,隨便用,對了您會騎嗎?”薛子謙滿口答應。
“我會騎摩托車,挎斗還真沒騎過。”
“差不多,挎斗就是有點偏勁兒,開始你慢慢騎,開半天就習慣了。”這時候路上車很少,開車很隨便。
至于說駕駛證,更是無從談起。
薛子謙還給趙小海開了一間房,自然是走辦事處的賬,趙經理出來也是為綠城辦事不是嗎。
翌日,
趙小海騎上挎斗車前往蛇口招商局。
此時的深圳,
到處都在建設,
儼然一個大工地。
三天一層樓被譽為深圳速度。
蛇口工業區也喊出了後世那句有名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同志,您有什麼事?”
趙小海推門進到招商局,立刻有工作人員迎上來。
“是這樣,我是香港通四海商貿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我代表公司來了解一下咱們工業區投資建廠的情況。”趙小海道。
工作人員大喜。
“先生您里邊請,我這就叫我們主任過來接待您。”
時間不長,
一個三十來歲胖胖的中年人過來,個子不高穿著一身西服,看到趙小海立刻帶著笑臉伸出手︰“你好你好,歡迎香港來的朋友。”
“您誤會了,我是內地人,我是香港易世達公司的雇員,因為熟悉內地,所以被派來了解這邊投資辦廠的情況。”趙小海解釋道。
胖子微微一愣,不過隨即笑著道︰“都一樣都一樣,歡迎你過來考察,更歡迎你們公司過來投資,對了,還不知道怎麼稱呼?”
“趙小海。”
趙小海說著從身上掏出一張名片。
“香港通四海國際商貿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趙小海。”
趙小海身上有好幾種名片,都是之前印好的。
“是趙經理啊,我叫王子聰,是招商局副主任,咱們里面做,喝杯茶慢慢聊。”王胖子把趙小海請進去。
工作人員沏茶倒水熱情的很。
沒法不熱情,
現在特區剛剛起步,外國投資商對中國並不了解,對這里的未來心存疑慮,這一時期過來投資的人非常少,而且大多數是港商,特區初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港商投資,即便在後期,港商也是第一大投資群體。
其他國家的非常少。
“趙經理,不知道貴公司打算在我們工業區投資什麼項目,貿易公司嗎?”王子聰笑著問道︰
趙小海之前就已經想好說詞,道︰“我們確實想在這邊投資一家貿易公司,把國內的商品更好的賣到世界各地,不過這只是其中之一,我們還想投資建設一家工廠。”
一下兩個,
王胖胖更高興了。
“另一家工廠打算投資什麼?”
“墨鏡廠,主要生產墨鏡。”趙小海道。
“那您們公司的投資金額預計是多少?”
“大概400萬美元左右。”
王胖胖一听400萬美元,立刻有些興奮,這絕對算這些日子在工業區投資的大戶了。
“那您這次來想了解些什麼?”
趙小海喝了一口茶,道︰“我們領導派我過來,就是想了解一下諸如土地審批,三通一平,還有當地的供水、供電、道路、排水、碼頭、通訊、倉儲、稅率,還有是否可以使用貸款等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我都可以幫您解答。”
拿出規劃圖攤在桌上,王胖子對著圖紙給趙小海詳細解說起來,趙小海認真听著,腦海里慢慢勾勒出具體輪廓,最後聊到貸款問題。
“貸款我們工業區有優惠政策,前三年貸款免息,三年後低息,貸款金額要看投資規模,你們公司具體打算貸款多少?”王胖子問道。
“我們領導的想法,希望以新公司的名義,貸款400萬人民幣出來,這筆錢,主要用于建廠、購買國內機器、購買原材料、招聘工人等工作。”
“當然,這些肯定不夠,工廠必須有一部分進口設備,還有部分進口工業原料,這些投資也不少。”趙小海道。
這個項目,趙小海之前確實考察過,是他準備做的三個產品之一,中國國內現在其實有不少眼鏡工廠,但主要生產傳統的近視鏡、老花鏡,還沒有專門的墨鏡工廠。
幾年前,
你要是敢生產墨鏡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絕對會被批判。
敢裝逼,
拉出去批斗,斗死你。
現在國內的墨鏡絕大多數是走私來的。
建立墨鏡廠,需要的設備,其實大部分在國內就能采購,只有極少一部分設備和原材料需要國外購進,例如鍍膜機、鍍膜劑,就需要從香港或日本進口。
“四百萬啊。”
听到趙小海說的貸款額度,王胖子沉吟了一下。
“說實話,這個貸款額度稍微大了些,這個需要向領導請示後才能決定,當然如果額度降低一些,比如200萬我覺得不難。”
听王胖子說貸款200萬問題不大,趙小海心里一陣欣喜,他曾經看書上說過,這段時期國內對招商引資非常重視,往往只要有人來投資,就會大筆貸款。
不過,
也因此引發了不少問題。
一開始人們對中國還心存畏懼,八十年代初期剛剛開放國門敢來的,都是有著一定家底的。
這時候的投資商是真投資。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到九十年代這段時間。
人們發現中國政局穩定,改革開放力度更大。
貸款也是大手筆。
對外商還特別好,就有一些騙子起了心思,跑來內地行騙,用一個假身份幾個公章,就能騙走一大筆貸款,隨後消失不見。
“打開窗戶,新鮮空氣會進來,蒼蠅蚊子也會飛進來。”
中午,
王胖子拉著趙小海在招待所吃飯,邊吃邊聊,話里話外就是想讓趙小海把這邊的情況好好和他老板說,讓趙小海勸動老板過來投資。
他不知道,真正的老板就是趙小海,他比胖子還希望過來投資。
“王哥,那個貸款額度能不能再提一提,如果只貸款200萬,老板感覺資金壓力大,沒準就不來了,我們是做貿易的,生產本來就不是我們的主項業務。”趙小海道。
胖子有些為難,最後咬了咬牙。
“這樣,我去和領導爭取,盡量多給你們貸一些款,爭取達到300萬。”
趙小海點頭,“我一定把你們的誠意和真心帶給我老板,這麼優厚的條件全世界都難找啊,錯過了實在太可惜。”
“對對,錯過了可惜,趙兄弟回去好好和你們老板說,來我敬你一杯。”說著舉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吃過飯趙小海告辭,騎著挎斗回深圳市里,住了一晚第二天過關到了香港,來到公司寫字樓大廈,推開李銘的辦公室。
“老板,你來啦。”
李銘看到趙小海趕緊站起來。
“老李,有幾件事需要你抓緊時間辦。”
喜歡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請大家收藏︰()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爺的暴富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