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賣前的空閑時間,許大茂帶上了婁曉娥一同前往荷里活道,或許能淘到意想不到的好物。
“大茂,你何時開始熱衷古董的?”婁曉娥好奇地問。
她之前對古董一竅不通,來到香江後才意識到這些物件的價值。
雖她無法欣賞其中之美,但她明白,真正的古董往往價值連城,有些更是有市無價。
“我對古董的興趣由來已久,尤其是跟從我的師父學藝時,他教給我最多的便是鑒定真偽的方法。”
許大茂回應了婁曉娥的問題。
婁曉娥听後有所印象,但以前並未留意。
實際上,許大茂很早就開始涉足收藏領域。
婁曉娥回憶起來,發現他常去圖書館,也愛讀有關古玩的書。
“對了大茂,咱們家那張床,是不是古董?”婁曉娥忽然想起。
如今婁曉娥對古玩略知一二,想起了許大茂從前從鄉下帶回的一張老式風格的床。
起初她不喜歡,覺得睡著不舒服。
然而許大茂非常堅持,現在想來,那床可能是件古董,甚至價值不菲。
“沒錯,那是明代的黃花梨木床。”許大茂答道。
听完此話,婁曉娥頓時明白過來。
兩人邊走邊聊,已經來到荷里活道。
街道上人山人海,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街道兩側全是古玩店。
隨便走進一家店,許大茂問老板︰“你們店里的鎮店之寶是什麼?拿出來看看吧。”
盡管香江地區多以粵語交流,但因古董街面向全球客戶,店主們大多精通普通話和英語。
“先生,我們的鎮店之寶非同小可,您可以看看,不過我得先確認您是否有資格欣賞。”老板對許大茂說道。
許大茂微微一笑,拿出一塊老玉,是一塊極品和田玉。
看到這一幕,老板認可了許大茂的收藏水平,隨後帶他進入內室。
內室里擺放著一個瓶子。
瓶身花紋精致無比,看起來非常美麗,無疑是一件青花瓷器。
"這是我們店的鎮店之寶,元青花。
"
店老板介紹時提到這件瓷器的背景。
青花瓷種類繁多,大多以朝代命名。
元青花作為最早的成熟工藝之一,至今仍是最有價值的青花瓷種類。
一個真正的元青花瓶,若保存完好,未來幾十年內價值可能突破億元。
然而,這家店鋪中的這件元青花實際上是仿制品。
"老板,您這所謂的元青花是假的,不如直接處理掉算了。
"
許大茂直言指出。
店老板听後,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他知道這件瓷器並非真品,但一直不甘心吃虧,便將其當作珍品展示,試圖高價賣出。
多年來,很少有人識破 ,但這次卻被許大茂一眼看穿。
旁邊婁曉娥也感到震驚。
她對古玩略有研究,雖然眼力一般,卻沒發現任何異常,還以為是真品。
"大茂,你怎麼肯定這是假的?我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
婁曉娥疑惑地問。
許大茂笑了笑,說︰"造假者確實用心良苦,幾乎達到亂真的程度,普通人很難分辨。
但他忽略了關鍵一點——這里有兩個字的問題。
"
"這兩個字顯然是用硬筆書寫的,但那個年代根本不存在硬筆!"
許大茂的說法雖不完全準確,因為硬筆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甲骨文便是硬筆書寫的例子。
硬筆的普及其實是在十九世紀才逐漸開始。
“這位小兄弟眼光獨到,確實如此。”
听到這話,店老板立刻向許大茂道歉。
“老板,我雖不管你怎麼做生意,但還是得提醒你,違背良心的事還是少做為妙。”
說完,許大茂轉身準備離開。
走出那家店後,他又去了幾家別的店鋪看看。
然而,在那些店里,他也未發現什麼特別的東西。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
通常,古董店里不會有很多稀世珍品。
若有真正的寶物,往往是因為別人沒看出來。
但這種機會很少。
畢竟,如果有人真有好東西想賣,為何不拿到拍賣會上高價出售,而是放在店里低價處理?
因此,那天許大茂幾乎一無所獲。
他把荷里活道走了一遍,也沒能找到心儀之物。
第二天,沒什麼事可做的許大茂決定去婁董事的工廠看看。
隔天,古董拍賣會開始了。
那天,許大茂帶著全家準備參加拍賣會。
在香江,婁董事也是個知名商人,弄幾張號碼牌對他來說並不難。
“待會若看到喜歡的,就直接拍下。
不過提前說好,每人限額一百萬。”
作為一家之主,婁董事很大方。
很快,拍賣會拉開帷幕。
拍賣師長得非常漂亮,皮膚白皙,身材高挑,十分吸引人。
這也是拍賣會常用的手段,拍賣師長得好看能更容易激發富商們的競拍欲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人一旦有錢,就想享受。
而多數男人有錢後自然想多找些樂子。
所以讓拍賣師漂亮一點,如果有富商有這個心思,就會大舉出價,買到寶物後甚至可能沾染拍賣師,豈不是更好?
歡迎來到第23屆香江古玩拍賣會,我是今天的拍賣師森迪。
“本次拍賣會有三十二件珍品,大家如果有中意的一定要抓住機會。”拍賣師森迪開始了他的開場發言。
由于是粵語,許大茂有些听不明白,便問旁邊婁曉娥︰“這家伙在說什麼?”
婁曉娥笑道︰“我還以為你什麼都懂呢。”
雖然許大茂懂得幾門外語,但粵語他確實不通。
這種語言在他日常生活中沒什麼用處,所以他也沒特意學習。
不過粵語歌曲他倒是會幾首。
“學這種鳥語有什麼用?”許大茂的話音剛落,周圍就投來了幾道不滿的目光。
前面的人轉過頭來,用普通話質問︰“你剛才說什麼?”
“我說錯了嗎?粵語不就是一種難懂的語言嗎?”
這里的人個個身份顯赫,尤其是坐在前排的,沒有幾千萬身家根本坐不到這個位置。
“大茂……”婁曉娥知道許大茂的性格,想讓他適當妥協。
但這時對方卻質問他憑什麼這樣說。
許大茂看了眼婁曉娥,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然後冷笑著對那人說道︰“那我來說句話,你能用粵語重復一遍算你厲害。”
“好!”對方答應了。
“各國都有各自的國歌。”許大茂說完後,對方立刻用粵語模仿︰“咯咯咯鍋噶有咯咯……”
剛說了幾句,對方就覺得不對勁停了下來。
許大茂、婁曉娥、婁董事和婁母已經忍不住笑場。
“哼!”對方冷哼一聲,轉身不再理睬許大茂。
這次粵語確實遭到不少非議,但這不過是短暫的小 。
很快,古董拍賣會拉開帷幕。
隨後幾輪中,也出現了幾個吸引人的藏品,只是大多不符合許大茂的標準。
若價格不高,許大茂或許會考慮,但現在是拍賣會,有些物品價格虛高,超出合理範圍,所以他始終按兵不動。
直到第十三件拍品亮相,他才提起興趣。
“這是今天第十三件拍品,名為‘明成化景德鎮窯仿哥窯八方高足杯’,俗稱‘哥窯八方杯’。”
“此杯為明代景德鎮模仿宋代哥窯瓷器之作,始自宣德年間。
除了延續傳統,景德鎮還創新了不少新品類,‘仿哥窯八方杯’便是其中之一。”
“到了成化時期,這種風格得以傳承並發揚,這件八方高足杯正是這一時期的創新產物。”
“它的造型精致優雅,裝飾簡約而華美,具有鮮明的成化特征。
釉面雖模仿宋代哥窯,但質地更加肥厚光亮,雖不及宋代哥窯的‘酥潤含蓄’,卻別具韻味。”
“口沿和足部的釉色以及金絲鐵線紋路也比宋哥窯更為規整,少了些天然趣味。”
“現存完整的八方杯僅有八只,如今齊聚于此。
八只一組,起拍價五十萬,每次加價不得低于十萬。”
隨著拍賣槌敲響,競價環節開始。
許大茂對這只‘哥窯八方杯’非常感興趣。
這類器物價值極高,單是一只就可能達到千萬級,全套下來至少八千萬。
即使花七千萬買下全套,未來十幾年後也能輕松獲利千萬。
若是再等一段時間,價格可能還會攀升。
然而,以現在的七千萬買入,未來賣到八千萬,似乎有些不劃算,畢竟現在的貨幣購買力遠高于將來。
此外,以當前市場環境,這樣的天價也很難實現。
“五十萬!”
“六十萬!”
“七十萬!”
“八十萬!”
場中已有人積極舉牌競價。
婁董事注視著許大茂,又將目光鎖定在八方杯上,問道︰“大茂,你對這個感興趣?”
“哥窯八方杯價值非凡,我自然有興趣。
不過不妨再等等,這東西至少能拍到五六百萬。”許大茂答道。
此前拍賣師雖詳細介紹了八方杯,但有一事未提及——此物實為宮廷遺珍!若公開這一點,價格必再攀新高。
只是拍賣師似不知情,未曾說明。
“兩百萬!”有人率先喊出高價,全場為之震動。
兩百萬在當下已是天價,令人卻步。
回想1975年,韓春明因賣雞蛋獲利六十元被捕,保衛科長還感慨金額太大難以挽救。
如今兩百萬的購買力,更是遠超想象。
“李先生出價兩百萬,還有更高嗎?”拍賣師環顧四周,卻無人應聲。
這位李先生正是李嘉成,香江四大家族之一,實力首屈一指。
許大茂雖不清楚李嘉成的具體身家,但他知道,1995年時,李嘉成的長江集團市值已達420億美元。
個人財富雖難估算,但至少以億計。
因此,在這場拍賣中,敢與他競爭的人寥寥無幾。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