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廠長覺得廠內已有足夠人手,便同意了工會的安排。
所以今天下午放了假,廠長們帶人去救災了。
僅此而已。”
忽然想到什麼,王隊長補充︰"梁委員也要去災區。”
楊建設驚訝地看著他︰"梁委員要親自去農村?"
王隊長急忙搖頭︰"不是的,兩位廠長沒讓她去。
孕婦怎能冒險?"
楊建設松了口氣︰"那就好!要是她真去了,萬一出事怎麼辦?"
王隊長放下心,繼續說道︰"楊科長,今天廠里為受災同事籌款,梁委員慷慨解囊,捐了三十塊,相當于一個月的工資呢!"
王隊長忐忑地觀察楊建設的表情。
楊建設輕輕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
王隊長忐忑地開口︰
“捐這點是不是太少了?”
王隊長急忙道︰“不少!不少!”
“三十塊就夠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了。”
“再多,反而不合適。”
他突然意識到︰
“您不會生氣吧?”
楊建設反問︰“為何要生氣?”
王隊長驚訝得瞪大眼楮︰
“這可是捐了一個月的工資!”
楊建設搖頭︰
“這不是錢的事,而是心意。”
“這跟錢多少沒關系。”
“只要能幫忙,就盡力多做些。”
“這是很平常的事。”
“換成我,或許會捐更多。”
王隊長心悅誠服︰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楊建設夫婦大氣豪爽!
王隊長暗嘆,果然是同路人。
梁歡捐三十塊,已是普通人一月收入,堪稱大方。
誰料她丈夫更勝一籌,還嫌少。
能一次性拿出三十塊的人寥寥無幾。
要知道,五塊都能讓五口之家撐一個月。
直接捐三十,楊建設仍覺得不夠。
楊科長和梁委員覺悟極高,面對災難勇于奉獻,這才是重點。
三十塊雖多,但在軋鋼廠不算巨額。
易中海這樣的八級鉗工月薪九十九,捐三十也生活無憂。
梁歡捐款非最多,但屬中上水平。
王隊長感慨的是她家境︰
誰不清楚?過去確實不易。
楊建設過去從未有過正經職業,家中添了個孩子後,全家生計全靠梁歡每月二十余元的收入維持。
那時,梁歡的臉色哪有如今這般光鮮?短短一個多月後,這家人的境況已煥然一新。
王隊長尤其欽佩楊建設的能力,他不僅迅速找到工作,還步步高升。
如今,與軋鋼廠領導踫面時,楊建設總是第一個伸出手,且是兩位廠長之一。
楊建設家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同事遇困時慷慨解囊三十元。
同樣是雙肩扛一頭,為何別人能如此出色,自己卻不行?王隊長感到手中的煙也索然無味,猛然想起每次楊建設來都會遞給他一包煙,這一個月里,自己的煙錢全由他負擔。
王隊長既羞且愧。
楊建設雖年輕,但其行為確實值得學習。
王隊長頓時下定決心,要奮發圖強,向楊建設看齊,改善家人的生活,努力向上攀登。
下班後的梁歡遠遠看到楊建設,滿心歡喜。
她已有身孕,小跑著迎上前。”媳婦兒,慢點!”楊建設大驚,懷孕初期最是危險,這樣的舉動十分冒險。
梁歡輕笑放緩腳步︰“下午放假。”楊建設點頭表示知道,又听梁歡說要去救災卻被領導阻止,他也表示理解,認為領導說得對,畢竟妻子懷有身孕。
梁歡無奈苦笑。
懷孕的消息傳開後,梁歡的生活變得格外不同。
凡事都顯得不便,但她卻在其中找到了幸福。
有人關懷,有人約束,這讓她倍感滿足。
與從前相比,如今的日子仿若天堂。
梁歡滿心歡喜,小心翼翼地在丈夫楊建設的陪伴下坐上了三輪車,臉頰泛著紅暈︰“建設,咱們回家。”
楊建設騎上三輪車,向王隊長道別。
他總覺得王隊長的目光有些異樣,透著一種特別的熱切,于是匆匆離去。
回到家,家里早已熱鬧非凡。
聾老太太、小樂樂、婁曉娥,總是不會缺席。
婁曉娥無論天氣如何,每天必定到場;而冉秋葉老師也會在寒假期間準時出現,只是時間稍晚些,總是在幫忙處理完家務後再趕來。
這些常客讓楊建設習以為常,但今天更令他意外的是居委會的王主任也來了。
她並非空手而來,還帶來了一大袋瓜子和花生作為禮物。
楊建設疑惑地問︰“王主任,明天是您佷子的大喜日子,您應該很忙吧?為何今日前來?”
王主任原本神情忐忑,但听到楊建設提起後,頓時眉開眼笑,“哎呀,是我多慮了!其實,我來只是想提醒一聲。
我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了嗎?您放心,我信得過您。”
楊建設立刻保證︰“您盡管放心,我絕不會忘。”
站在一旁的梁歡連連點頭附和︰“沒錯沒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主任您就別客氣了。”
"建設一大早就記掛著這事呢。”
王主任急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給大家添麻煩了。”
"我這就告辭了,該回去了。”
楊建設哪能讓她走︰"現在都中午了,您回去干啥?"
"就在家里隨便吃點就行。”
"我去做飯!"
王主任婉言謝絕︰"不行,不行。”
"真的得走了,家里人還在等。”
"改天再來。”
王主任漲紅了臉,匆匆走出來。
禮物自然不能收。
梁歡拿起瓜子和花生,硬是要往王主任手里塞,王主任怎麼也不肯接。
兩人推來推去,引來了鄰居們的注意。
鄰居們紛紛走出門圍觀。
楊建設悄悄拉了拉梁歡,梁歡這才作罷。
王主任笑著向大家告別。
回到家後,婁曉娥有些不滿︰"我說王主任為啥給你送禮,原來是這麼回事。”
"她這麼做是不是太過了?"
婁曉娥為楊建設打抱不平。
"建設你可是干部,廚藝又是頂級的。”
"王主任居然讓你去給她佷子做飯?"
"她佷子能配得上嗎?"
在婁曉娥看來,
王主任的佷子根本不值得。
婁曉娥的父親婁董,
很早以前就嘗過楊建設的手藝。
他也曾想過請楊建設做567一桌菜,
但後來就沒再提過。
原因是楊建設的地位今非昔比。
如果楊建設還是那個玉華台的采購員,
婁董指使他會毫無壓力。
但自從楊建設進了處,當上科長,
婁董就不敢輕易開口了。
更何況,楊建設還認識了葉大爺。
婁董連提都不敢提這件事。
婁曉娥正是因為知道父親對楊建設的重視,
才為他打抱不平。
真是埋沒了人才!
梁歡卻松了口氣︰
"明天這桌酒席做完,我們就徹底沒事了。”
最初的時候,楊建設靠在外接婚宴來補貼家用,梁歡對此表示支持。
但世事難料,楊建設的地位發生了多次變化。
誰能想到,楊建設如今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之前他出去幫忙做酒席,還能說得過去。
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梁歡甚至不允許楊建設再出去。
女人的心疼顯而易見。
一個科長,有如此手藝,卻要去給別人做大鍋飯,豈不是太掉價了?
幸好,這是最後一家的酒席。
料理完之後,這件事就算是結束了。
然而,楊建設卻顯得格外輕松︰"答應別人的事,我們一定要做到。”
"這是誠信。”
"好了,明天做完就沒什麼事了。”
屋子里的女人們紛紛嘆息,一個個都在為楊建設感到惋惜。
但楊建設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誠信是為人之本。
答應別人的事,就該做到,這是做人的底線。
只是他沒想到,王主任提著禮物登門拜訪,立刻在街坊鄰里間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四合院里有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這是在居委會指導下選出的,旨在維護四合院的和諧穩定。
這三位老者在四合院里地位頗高,但在外界卻不值一提。
居委會的王主任就是他們的直接領導。
每次見到王主任,三位老者無不笑臉相迎,連說話都小心翼翼,足見王主任在四合院中的威望。
然而,他們今天看到了什麼?
平日里對他們畢恭畢敬的王主任,竟然帶著厚禮去拜訪楊建設家。
這份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
瓜子花生在當時已屬難得之物,但他們卻毫不知情。
王主任深知楊建設廚藝精湛,否則,她登門時送的應是點心而非這些。
點心的價值遠超瓜子花生,若是四合院的鄰居得知此事,定會大吃一驚。
即便如此,這件事足以令眾人震驚。
王主任拜訪楊建設時攜帶著禮物,離開時卻兩手空空,只留下禮物,笑意盈盈,心滿意足。
這其中的深意無需多言,社會人皆懂。
住在四合院里,隱私難以保全。
哪家有動靜,全院盡知。
何況是居委會的王主任親自來訪,更需謹慎對待。
四合院的居民發現,王主任登門並非為公事,而是專程送禮,不禁大感意外。
這才明白楊建設地位非凡,連王主任求他幫忙都得送上厚禮。
四合院的鄰里向來現實,以王主任為榜樣,對楊家的態度自然有了依據。
小市民的攀附之心,也是常情。
前院的大爺易中海凝視著楊家耳房許久未語,易大媽冷嘲道︰
“易中海,你怕是看錯了。”
“楊建設可不是尋常人物,而是隱藏的蛟龍,如今一躍而起,再難相提並論。”
易中海無奈說道︰“你這話怎麼說?我並未對楊建設如何。”
易大媽點頭承認︰
“確未如何,不過是背後議論罷了。”
“只是你沒想到,每次算計,都被他反擊回去。”
“哪像你這般,做好事還要挑深夜,反倒被人反制。”
易中海急切反駁︰
“你莫亂講。”
"我在做好事呢!"
"我堂堂四合院的易大爺,白天給她們送米送面,影響多不好?"
易大媽語氣淡漠地說道。
"是啊,你是一大家之主,天天喊著讓別人幫賈家。”
"結果呢,你自己不帶頭,不做榜樣,反倒偷偷摸摸的。”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