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

第211章 現在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娣顏如花 本章︰第211章 現在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

    生活物資緊張,一家人的衣物總是縫縫補補多年。

    最小的孩子幾乎沒有新衣服穿,那些衣物全是從兄姐那兒改來的。

    梁歡憧憬道︰“建設,回頭我請劉大姐的姐夫幫忙打造一套家具吧。”

    “他手藝不錯,打出來的家具結實耐用,能用一輩子呢!”

    楊建設表面上平靜無波,內心卻微微嘆息。

    後世看來,能用一輩子的家具簡直不可思議。

    時尚潮流數年一變,三四年不換便已過時。

    誰敢保證家具能一直使用?但這就是當下人們的觀念。

    家具的好壞並不重要,關鍵在于堅固耐久!

    原文中的亂碼已剔除,重點內容經過調整與優化)

    這個時代的人都欣賞這種風格。

    皮實耐用!

    楊建設急忙說︰“別麻煩劉家姐夫了,家具我來做就好。”

    梁歡驚訝地說︰“建設,你能弄到家具?”

    楊建設笑著說︰“我來做就行。”

    啊?

    梁歡愣住了︰“建設,你會做家具?”

    楊建設無奈道︰“以前我們家哪有錢做家具?你沒問,我自然就沒說。”

    梁歡恍然大悟。

    隨即,女人心中閃過無數念頭。

    “不對勁!”

    “建設肯定有什麼事瞞著我!”

    “如果不是巧合,他也不會告訴我那四個大棚的事!”

    “嗯……回頭一定要好好問問。”

    這對小夫妻因有事商談,走得格外慢。

    陳大姐擔心梁歡,特意出來看他們。

    見到兩人在一起,才松了口氣,打趣道︰

    “你們倆也太甜了吧?”

    “在家甜也就算了,這廠子里也這麼甜蜜嗎?”

    梁歡羞得臉紅。

    楊建設大笑︰“大姐,梁歡懷孕了。”

    “我不想讓她走得太快。”

    陳大姐點頭贊同︰“對對對,她現在得注意點。”她是真的關心梁歡。

    不僅在工作中支持梁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貼心朋友。

    梁歡不動聲色將存折還給楊建設,

    轉而認真對陳大姐說︰

    “大姐,我們有工作要做。”

    陳大姐一頭霧水,什麼工作?

    梁歡解釋道︰

    “建設單位今天沒忙別的,只忙著一件事——救災!”

    陳大姐倒吸一口涼氣。

    剛經歷的人,最害怕听到災害二字。

    旱災、水災,各種災害令人膽寒。

    龍國雖有改造天地的決心,但在自然威力前,也只能事後補救。

    想對抗災害,別說62年的龍國,即使60年後也一樣不行。

    陳大姐身為資深工會成員,稍作思索便聯想到一件事︰“雪災?”

    梁歡鄭重回應︰“沒錯,就是雪災!”

    “我覺得咱們工會該統計一下農村地區的工友……”

    “萬一有家人受災,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廠里的關心。”

    陳大姐連連點頭︰“梁委員說得對。”

    那時,每個大廠都充滿人情味。

    只要員工家中確實遇到困難,廠里總會提供幫助。

    雖然金額不多,卻足以維持一家生計。

    例如秦淮茹,賈東旭因工傷無法工作後,廠里體諒賈家現狀,安排秦淮茹接替他的崗位。

    雖未能享受正式工的福利和晉升機會,但廠里每月仍給予她五元補貼。

    在那個年代,五元足以支撐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

    秦淮茹的收入完全能養活全家,除非天天吃饅頭,否則綽綽有余。

    如今雪災來臨,梁歡自然而然萌生此念。

    這是當時人們慣常的想法——遇到困難找單位!只要單位存在,就不會讓人吃虧。

    許多人一生都在同一家單位工作,將單位視作第二個家。

    這並非偶然。

    楊建設對此十分欣賞。

    他發現自家小媳婦兒進步神速,短短時間已進入工會婦女委員的角色,表現令人滿意。

    他不願梁歡像秦京茹那樣只能待在家中,更不願她變成閑話滿天飛的八卦之人。

    楊建設笑著建議︰“這事得趕緊辦,你們最好聯絡工會同事,向兩位廠長匯報。”

    “這是體現廠里人文關懷的重要事項,絕不能馬虎。”

    梁歡認真點頭︰“好,我們吃完飯就去匯報。”

    陳大姐同樣熱心︰“對,先吃飯。”

    楊建設看出,二人皆出于善意。

    楊建設滿心希望能為受災的工友改善生活,他相信梁歡和陳大姐的善舉不會白費。

    在他看來,這種幫助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政績的體現。

    作為廠領導,他和李副廠長一定會全力支持工會的工作。

    他告訴自己,在這個崗位上,認識不少供應商,若有需要,可以幫忙采購物資。

    陳大姐听後非常高興,因為當前最緊缺的就是物資。

    對于大廠而言,工資不成問題,但物資卻是一大難題。

    梁歡對楊建設的幫助充滿感激,她明白這是他對工作的支持。

    她關心地問是否會耽誤他的工作,楊建設笑著保證絕不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後,他催促兩人不要誤了工作時間,這才提醒她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楊建設發現,梁歡和陳大姐對待公益事業格外投入,臉上洋溢著不同于平日的神采。

    但他也擔憂起來,畢竟梁歡已有身孕,需更加小心。

    最終,他決定多承擔一些,以確保她的安全。

    晚上回家再問軋鋼廠的情況,即便有人住在農村,估計也不會太多。

    “這事回頭我來處理。”

    “可別讓媳婦太辛苦。”

    楊建設此時保持沉默,回家再說也不遲。

    現在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

    下午回單位後,劉大姐面色嚴肅地進來︰

    “建設,如果有門路,別藏著,大訂單來了。”

    楊建設打開一看,立刻感到頭皮發緊︰

    “這怎麼回事?”

    單據上的要求繁雜密集,令人望而生畏。

    楊建設盯著單據︰

    “四千斤酒?確定是真的?”

    劉大姐嘆了口氣︰

    “屋漏偏逢連夜雨,事趕一塊兒了。”

    “楊科長,您多擔待。”

    “趙大姐、于大姐和張科長都不在,所有資源都要用上。”

    楊建設頭皮發麻︰

    “酒水一向歸張科長管,我介入不合適吧?”

    劉大姐無奈地說︰

    “緊急情況下,顧不上那麼多了。”

    “張科長和趙大姐忙賑災,于大姐也得過去幫忙。”

    “御膳房那邊催得急,這是國宴啊!”

    楊建設連連搖頭︰

    “程序不能亂。”

    “劉姐,我接這活沒問題,但得熊處同意。”

    楊建設態度誠懇︰

    “劉大姐,我們處權力雖大,程序還是得走。”

    劉大姐卻笑了︰

    “放心,我跟熊處說了,他讓你兼管。”

    楊建設這才安心。

    劉大姐左右看看,壓低聲音︰

    “熊處的意思是,實在來不及的話,地瓜燒也可以用。”

    楊建設猛地抬頭︰

    “這也太不合規矩了吧?”

    劉大姐面容嚴肅地說︰“北方雪災嚴重,能有地瓜燒喝就已經很好了。

    而且于大姐已經鑒定過,這地瓜燒還是特等品,我們部門有權按實際情況供應。”

    楊建設听得目瞪口呆。

    劉大姐壓低聲音︰“剛剛那是模仿熊處的話……你能找到其他酒就別用地瓜燒。”

    楊建設這才恍然大悟,對熊初一更加欽佩不已。

    他熱血赤誠,一心為國,敢于直言又勇于擔當。

    換了別人,根本說不出這種話,而熊處卻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真是令人敬佩!

    楊建設點頭︰“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劉大姐安慰道︰“那地瓜燒我也品嘗過,不遜色于其他酒。”

    楊建設笑著回應︰“這麼說來,我就更輕松了。”

    “回頭我找輛車,我那里還有一些高粱酒。”

    什麼?劉大姐愣住了。

    她指著手中單據,目前只接受低價優質酒,符合要求即可。

    單據上清楚寫著︰“酒水四千斤!”

    “楊科長,您真能做到?”

    四千斤酒可不是小數目。

    若楊建設說自己能提供四千斤地瓜燒,劉大姐或許不會如此驚訝。

    她親眼見過,一個地下室堆滿酒桶,拉酒的貨車來了六輛還沒裝完。

    這正是熊初一那番話的背景。

    沒想到楊建設隨口就說還有高粱酒!

    劉大姐震驚不已︰“楊科長,您真有四千斤高粱酒?”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人們常誤以為國宴用酒是某台,實則不然。

    某台只是軍中將領喜愛,因此聲名遠揚。

    但在國宴上,哪怕是最盛大的宴會,也不會用到某台,反而選用汾酒和竹葉青。

    原因頗為有趣,與啼笑皆非。

    某款酒因過于熱門,價格昂貴且運輸困難,最終未能登上國宴。

    其實它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及預期,許多人難以適應那濃郁的醬香。

    在中國悠久的釀酒文化里,米酒、黃酒與高粱酒才是歷史最悠久的三大酒種。

    高粱酒的接受度極高,無論是清香型還是濃香型,都可見其身影。

    汾酒采用高粱和玉米釀制,竹葉青則是汾酒的精粹版。

    五糧液與茅台的配方中同樣包含高粱,甚至茅台也離不開這種原料。

    可以說,高粱酒堪稱中國白酒的鼻祖。

    劉姐因此感到十分驚喜。

    楊建設打趣道︰"劉姐,您信心滿滿啊,居然不問問我的酒質量如何?"劉姐認真注視著楊建設說︰"你連地瓜燒都能做到頂級水準,高粱酒自然不在話下。”楊建設無言以對。

    地瓜燒制作難度最低,但通常會有明顯的苦味,即便工藝再精細也無法完全避免。

    然而楊建設卻突破了這一點,苦味雖存,卻極其淡薄,不僅不影響整體口感,反而增添了回味的醇香,別具一番風味。

    經專家鑒定,他的地瓜燒即便在頂級評選中也會脫穎而出。

    劉姐興奮地說︰"楊科長,我以為釀酒最難,沒想到您樣樣精通。”隨即喜滋滋地出門去向領導匯報喜訊,留下楊建設搖頭感嘆,這不過四千斤高粱酒罷了,他怎會想到這消息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畢竟他有隨身空間,食材隨取隨用,本無需如此在意。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第211章 現在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第211章 現在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並對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