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傻柱眼下停止對秦淮茹的資助,賈家豈不是馬上陷入困境?可見,傻柱自食其果。
昨晚劉海中制造了不小的動靜,讓賈張氏暫時收斂。
但她將怒氣轉嫁到了傻柱身上,日後有他受的。
這愣頭青卻還滿心歡喜。
聾老太太昨晚不斷提醒楊建設注意四合院里的人,減少往來。
楊建設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四合院里的人,為了利益,整日算計他人。
若是為了生存,楊建設可以理解。
然而,劉海中身為七級工,收入僅次于易中海,養家毫無壓力,卻一心想著當官,在街坊前擺架子,實在令人厭惡。
許大茂衣食無憂,家境優越,外貌出眾,雖不及楊建設,但在四合院中無人能及。
但他表面正直,實則惡劣,暗中挑撥離間之事屢見不鮮。
至于被罷免的易中海,更不必多言。
許大茂與傻柱一老一小,表面和諧實則虛偽,堪稱四合院里的典型偽君子。
傻柱雖看似老實,卻任由秦淮茹佔便宜多年仍不懂得反抗,幾乎斷子絕孫。
然而,傻柱真如表面那般老實?並非如此!回顧他在劇中的行為︰許大茂隨意誣陷他人;偷竊閆埠貴的自行車零件出售;挑撥棒梗等三人去三位大爺及許大茂家索要錢財。
這些行徑怎可能是老實人的作為?可見他被秦淮茹利用純屬咎由自取。
四合院內,唯獨閆埠貴得到楊建設的認可。
盡管此人略顯精明,但其能力不容小覷。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月薪僅二十七塊五,卻能輕松供養全家,毫無經濟壓力。
即使家中有三個孩子,也從未見他們挨餓。
更值得一提的是,閆家是院里首批購入自行車的家庭,在劇中更是最早擁有電視的一戶。
令人遺憾的是,收入在其之上的易中海、劉海中、許大茂、傻柱等人反而落後于他。
然而,閆埠貴雖善于算計,甚至包括自己的子女,最終落得晚年孤苦。
即便如此,在那個年代,他依靠精明算計維持家庭生計,未觸踫法律底線,無疑是有本事之人。
楊建設對四合院內的其他人並無過多關注,只要他們不打擾自己,他也懶得過問。
他的視野遠超四合院這一方天地。
送完聾老太太吃過早餐,楊建設便騎著三輪車前往市場,繞了一大圈後來到刀子胡同時已近十點。
李堅和張謙好奇地打量著楊建設。
“楊科長,您居然遲到了?”
“這太陽真是從西邊出來了。”
因工作性質特殊,單位不像其他部門那樣要求員工按時打卡。
然而楊建設一向以守時著稱,今天卻是頭一回遲到。
楊建設笑呵呵地解釋道︰“我去逛了逛皇城根,運氣不錯,剛好完成了水產采購的任務。”
“我剛回來放下東西,現在得去找于大姐核查。”
李堅和張謙看向楊建設的目光充滿了異樣。
張謙激動不已,連聲說道︰
“等等,楊科長,您說您把單子完成了?”
楊建設依舊神色自若地點點頭︰“沒錯。”
張謙卻坐不住了。
他曾擔任過水產科科長,每次接到任務,都得四處奔波才勉強完成。
而如今,楊建設竟如此輕松地辦妥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兩人的差距,顯而易見。
李堅打趣道︰“張科長,您還是別和楊科長比了。
他的本事,您學不來。”
“楊科長的廚藝堪稱御廚級別,皇城根哪兒有什麼好食材,能瞞得過他?”
張謙回想起來,似乎確如李堅所言。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能力也太過驚艷了。
于大姐急匆匆趕來,語氣中帶著些許懷疑︰“楊科長,您真把那單子完成了?”
想起昨日的采購任務,她至今憤懣。
御膳房的大廚們獅子大開口,于大姐當場拍桌抗議,卻被對方一句“處的同志能力出眾,定能完成”堵得啞口無言。
原本她已做好心理準備,即使楊建設無法完成任務,也要找熊處和御膳房爭論一番。
未曾想,楊建設僅用很短時間便完成了所有任務。
李堅和張謙也聞訊趕來圍觀。
昨日的三個訂單,是處從未遇到過的巨單,連四位大科長都親自趕到楊建設的三輪車前。
二頭鮑八百只,對蝦六百對,干海參八百只,長江刀魚四十尾,三輪車的車廂被裝得滿滿當當。
于大姐、李科長和張科長看著楊建設的目光,仿佛在注視一位神明。
他們不再提及其他事,僅憑楊建設能一次性用三輪車運來這麼多東西,就足以讓人驚嘆他的氣力。
于大姐的思維總是與眾不同︰“建設,不錯嘛。”
“我以前還真沒發現,你居然這麼有力氣!”
楊建設無奈地搖頭︰“你們的關注點是不是偏了?看看這些水產的質量吧。”
于大姐擺擺手,“我相信別人,但對你的判斷力還是信得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玩笑歸玩笑,質量檢查不能省。
于大姐越看越心驚,身旁兩位科長也露出相同的神情。
干海參自然無需多言,此時節根本找不到新鮮的。
對蝦雖是冷凍的,但分量很足。
楊建設本想提供新鮮的,可一旦拿出,解釋起來會很麻煩。
至于二頭鮑,個個都很肥美。
最讓三位科長驚訝的是,楊建設竟然找到了長江刀魚。
一斤一條的長江刀魚,在現代實屬罕見。
雖然難以捕獲,但更難的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能有貨源。
楊建設竟然做到了。
于大姐檢查完後贊嘆不已︰“楊科長真是好運氣。”
楊建設故意苦笑著,“是啊,這次運氣真不錯。”
“于大姐,以後別再這樣臨時通知了,像這種水產,您至少提前半個月告訴我,我才能安排。”
于大姐頓時生氣,“建設,你放心,我現在就去找御膳房的大師傅理論!”
她開心地招呼那位師傅,將水產轉移到大貨車上,向眾人告別後,便急匆匆離開了。
御膳房下達的任務,
早完成早安心。
李堅用力拍拍楊建設︰
“楊科長,干得好。”
老實說,
這活兒交給李堅,
他做起來也夠嗆。
東西肯定能找到,只是時間太緊迫。
御膳房的師傅們總愛刁難人。
三人正準備回辦公室時,
楊建設竟遇到了位熟人——大領導。
李堅罕見地迎上前去︰“大領導,您是來買什麼嗎?”
大領導資格夠老,
到處采購東西完全有資格。
處的人或許不認識各部官員,
但對各部門的長官再熟悉不過。
大領導溫和一笑︰“我是來找楊建設同志的。”
李堅自覺退下,和張謙返回。
楊建設驚訝︰
“大領導親自來單位找我,有什麼事?”
大領導難得臉紅。
“建設同志,我想請你中午做一桌菜。”
大領導沒提下午,
因為下午楊建設要上班。
(acdd)在其他單位,
楊建設上不上班,大領導一句話就行。
但在處,
這樣做怕是會被熊處長噴死。
雖然處品級不高,對接的單位卻級別很高!
以大領導的能力,
在這兒也不敢擺官架子。
而且,他也不是這種人。
大領導很忐忑。
當初,
楊建設只是玉華台的采購員時,
大領導請他做飯毫無壓力。
如今情況不同了,
請楊建設幫忙得看他願不願意。
進入處的人都思想端正,
其中多數還在後備培訓名單中。
即便身為高層領導,也不該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楊建設。
慶幸的是,這位領導始終未曾如此。
楊建設爽朗一笑︰
“可以。”
領導大喜︰“楊科長,多謝您了。”
午間要宴請的這位領導身份特殊,對大領導意義重大。
反復權衡後,唯有楊建設出面最為適宜。
只是擔心他可能拒絕。
誰料楊建設毫無遲疑便答應下來,讓自己白擔心一場。
大領導對楊建設十分滿意,這真是位好同志。
楊建設詢問道︰
“今天的用餐地點是在您家中?”
“對菜肴有何具體要求?”
大領導更加欣賞,看人家楊建設才是真正的摯友。
隨即說道︰
“就在家里吧。”
“今日只有一位客人,四菜一湯即可。”
“我的客人是廣東人,喜歡吃海鮮。”
“若有海鮮就更好了。”
楊建設笑道︰
“那行,我處理完事務就過去。”
“食材由您準備,還是讓我挑選?”
領導笑著說︰“既然是交給楊科長辦,那就麻煩您挑選食材吧。”
商定後,大領導輕松離開,步伐也顯得輕快。
回到辦公室,李堅好奇地問︰
“大領導找你何事?”
楊建設笑著回答︰
“從前在玉華台時,受人之托,為大領導做過一次飯。”
“大領導想念這味道,想讓我再做一次。”
此事無需隱瞞。
所有人進入處前,過往的社會關系已被核查得一清二楚。
或許此刻在場的正是相關調查人員。
李堅感慨︰
“原來楊科長與大領導還有這段淵源。”
“近兩日我與大領導接觸不少。”
嗯?
楊建設疑惑不解。
這時張謙解釋道︰
“李科長正籌備新廠,少不了大領導的支持。”
楊建設頓時明白過來。
大領導負責整個工廠事務,難怪軋鋼廠的楊廠長都會主動宴請他。
張謙對李堅說︰"楊科長在大領導面前很有影響力。”李堅笑道︰"大領導親自來邀請楊科長,可見他在大領導心中的分量不輕。
若有困難,可以找楊科長幫忙協調。”李堅自信地說︰"這還用你說?有事自然會開口。
不過目前還不需要。
大領導為人正直,對我工作也很支持。”張謙和楊建設都表示贊同。
李堅轉向楊建設︰"楊科長,如果我將來遇到難題,向您求助時,請不要推辭。”楊建設驚訝地問︰"你怎麼這樣說?"李堅嘆息道︰"我們三人中,即使張謙外調,他的處境恐怕也和我差不多。”張謙點頭承認︰"確實如此。”
李堅嚴肅地說︰"我們三人里,發展最被看好的應該是建設。
你能力出眾,人緣也好,最重要的是年輕。
無論在哪里工作,你的前途必定不同于我們。
未來還得靠你。”楊建設笑著說︰"你們這是在給我戴高帽吧!"
上午無事,楊建設提前回家準備午餐,還要為家里老人和孩子做飯,同時給梁歡送飯後便匆匆趕往大領導處。
因此,他出門得很早。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