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打趣說︰“經理,要不要叫幾個後廚小伙子來幫忙?萬一楊師傅又釣上大魚呢?”余經理毫不猶豫答道︰“當然要!”“物以稀為貴,只要楊師傅有,我就不怕。”
他略顯惆悵,低聲說道︰“大魚難得一遇,哪能如此輕易得手?”
張師傅環顧四周,壓低聲音對經理說︰“听說楊師傅的廚藝堪稱一流。”
經理嘆了口氣,“我也知道,但楊師傅連炊事員的資格證都沒有,根本不可能掌勺。”
張師傅著急起來︰“讓他去考嘛!”
經理苦笑︰“你以為我沒試過?他總是擔心家庭,不肯考。”
兩人正在發愁時,楊建設匆匆趕來,興奮喊道︰“快!有大魚!”
余經理猛然站起,急促吩咐張師傅召集人手。
楊建設徑直沖向後廚,拎著沉重的大洋桶健步如飛,看得經理目瞪口呆。
後廚的年輕人想幫忙,卻發現這桶遠比想象中沉得多,費盡力氣也提不起來。
楊建設堅持要返回搬普通魚,被經理攔住︰“楊師傅,這些事交給他們就好,到我辦公室喝茶吧!”
昨晚我那兒剛好收到一包好茶。” "您一定要嘗嘗!" 楊建設欣然應允。
天氣愈發寒冷,在什剎海待了兩個小時依舊寒意刺骨。
余經理熱情地泡了茶︰"這是明前龍井,是別人送的珍藏。” 楊建設顧不上這些講究,只想暖身,但余經理的好意他也欣然接受。
細細品味後,茶湯柔和,回味甘甜,他不禁贊嘆︰"好茶!"
正說著,一人裹挾冷風闖入辦公室。
余經理以為是玉華台的人,定楮一看卻是處的張謙。
他的臉瞬間沉了下來,最近他對處的人特別敏感。
楊建設原本是采購員,干得不錯卻被強行調到處,余經理至今懊悔自己當初為何輕易答應。
要是楊建設繼續留在這兒,即使什剎海結冰兩個月又有何妨?讓他閑著也比被調走強。
而且楊建設手藝精湛,若能考取炊事員證書,玉華台就能重現昔日盛名。
可惜呀!
前幾天余經理找領導談話,挨了一頓罵。
此刻張謙的到來讓他更添怒火︰"張謙同志,你不在處跑這兒來干什麼?"
張謙喘著氣說︰"那條鯉魚,你們玉華台不能收,我們處需要!"
余經理頓時勃然大怒︰"憑什麼?!楊建設可是我們玉華台的采購大師傅!"
“他憑本事弄來的這條大鯉魚,難道我們不該收嗎?”
“這做法是不是有點太霸道了?”
張謙一臉苦笑,
“余經理,咱們已經有一條五尺三寸的大鯉魚了。”
“這六尺長的,是不是該輪到我們了?”
余經理堅決搖頭,
“不成,規矩就是規矩!絕不能破!我是玉華台的經理,得為玉華台負責。”
“楊師傅再過十幾天就要調到你們處了,連這點時間都不能等嗎?”
張謙悔得腸子都青了!
早知道就讓楊建設直接入職,哪會有這樣的麻煩?
那可是兩條百斤以上的大鯉魚,結果處一條都沒撈到,傳出去豈不是笑掉大牙?
余經理說得對,新華夏的規矩就是規矩,不可更改。
按照流程規定,楊建設還得半個月才能正式加入處,現在還不算數。
張謙不甘心,
“楊師傅,這條魚我早給您預訂好了吧?”
“您不會忘了吧?”余經理緊張地看著楊建設,心里把一周前的自己罵了一遍又一遍。
當時怎麼能答應楊師傅調走呢?真是糊涂透頂。
楊建設嘆了口氣,
“這真是個意外!”
“我本不想這樣。”
“今天去釣魚時,發現位置已經被三個自稱‘釣王’的人佔了,听說是來挑釁我的。”
“于是換了地方繼續垂釣。”
“誰能想到……這條大鯉魚竟然是個意外。”
余經理和張謙眉頭緊鎖,心想︰
“誰敢挑戰楊師傅?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張謙懇求道︰
“楊師傅,我們處的工作特殊。”
“這種大鯉魚難得遇到,就把這條魚讓給我們吧?”
楊建設疑惑道,
“咱們不是約好周一去密雲嗎?”
張謙有些著急,“那是條大魚,一條真正的大魚!”
“釣它得靠運氣。”
“您真覺得一定能釣到?”
楊建設認真地點點頭,“只要照你說的做,沒人成功過。”
“那我也一定行!”
張謙無言以對,長嘆一聲,“楊師傅,周一千萬別忘了。”
楊建設笑著保證︰“肯定忘不了,您放心吧。”
余經理眉開眼笑,“張科長,別急著走啊。”
“來嘗嘗明前龍井,這茶一般人喝不到。”
張謙哭笑不得,“余經理,您是不是忘了我在哪兒上班?”
“不喝了,越想越後悔。”
“兩位再見!”
腳步沉重卻匆匆離去,終究不甘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師傅一路奔回來喊道︰“余經理,六尺長,兩百一十斤!”
“這是我見過的最大一條鯉魚!”
余經理猛地站起來,“真的?”
張師傅滿面敬佩,“哪能有假,我們稱了兩遍。”
“後廚都圍滿了人,經理您去看看吧。”
余經理喜上眉梢,掏出一百八十塊錢,“楊師傅,我先去忙了!”
余經理和張師傅大步出門,辦事效率挺高。
魚送到了,楊建設悠閑地騎著三輪車回家。
家里笑聲陣陣,楊建設剛進門就看到婁曉娥在。
三人正玩得開心。
他忽然察覺氣氛不對,幾步沖到桌前,看到那大盆愣住了︰
“你們也太能吃了,我炸了一大盆薯片,怎麼全被你們吃光了?”
小丫頭樂樂連連點頭。
"爸爸做的薯片真好吃,樂樂喜歡!"
楊建設听後心情愉悅,女兒喜歡就好。
如今連點心都算得上奢侈品,實在沒什麼零食可吃,他早就該炸些薯片了。
婁曉娥忙說︰"建設,這東西怎麼做?給我炸一大盆吧!"
婁曉娥眼楮睜得圓圓的,滿是期待。
楊建設心中感慨,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想找點零食確實不易。
條件稍好的家庭,地瓜干、瓜子、花生已屬難得的小吃;普通人家連菜餅子、咸菜疙瘩也能充作零食。
六十年代初雖有爆米花機,但並未普及,直到七十年代才逐漸流行開來。
那時能吃的零食有限,古巴糖、蜜棗、英雄妹妹餅干算是難得的美味,卻也價格不菲。
一斤蜜棗就要三四毛錢,夠買幾斤面粉了,平日里哪位大人會舍得買給孩子吃?只有過年過節時才會稱上一斤半斤。
現在家里三個女人盯著簡單薯片看個不停,也是因為難得見到這樣的零食。
楊建設想了想,對她們說︰"你們等等,我去趟市場,回來給你們做好吃的!"
婁曉娥和小樂樂連聲催促︰"快去快去!"
楊建設心里無奈,當初婁曉娥是個多麼好的大姐,怎麼現在變得這麼貪嘴?他不知道,這其實也是他的錯。
婁家雖有錢,但憑票購買食物的時代,即使是有錢的資本家,也和普通人一樣受限于票證數量,再多的錢也無法買到超出配額的食物。
婁曉娥雖衣食無憂,但正經小吃吃得不多。
婁家雖受優待,卻也只是相較普通工人而言,即便放開吃,他們也不敢如此奢靡。
自從嘗過楊建設的手藝,婁曉娥仿佛踏入了全新的美食世界。
御廚水準的佳肴徹底提升了她的品味。
中華美食講究色香味形兼備,缺一不可。
誰能想到一人掌勺竟能做到這般精致與美味?吃過楊建設的菜後,她對所謂名廚的菜肴再無興趣,那些聲名顯赫的廚師遠不及他。
得知楊建設的身分後,她對他人手藝更覺不屑。
既然有御廚在身邊,為何還要去吃普通廚師的菜呢?楊建設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簡單的爆裂玉米,稍加油炸便成一大盆爆米花,足夠吃一天。
就連剛吃的薯片,若非聾老太太親口確認,婁曉娥都不敢相信竟是土豆制成。
何時土豆也能如此美味?這簡直是化平凡為神奇。
如今楊建設要為她們制作零食,怎能按捺住期待?楊建設直奔市場,依舊帶著大布袋,袋中何物全憑需求。
這不僅是偽裝,更是必需的步驟,謹慎行事才能長久安穩。
這一點他尤為在意。
他瞥了百貨商店一眼,卻沒有進去。
他有的是時間,本可順道買台縫紉機或收音機,但他絕不會這樣做。
楊建設從隨身空間取出五個大土豆,個頭飽滿、水分充足。
他將土豆切薄片,洗掉多余澱粉後下鍋油炸。
這次用的油量不少,幾乎佔了半鍋。
婁曉娥驚訝地喊道︰“楊建設,你這麼浪費油?”
楊建設笑了笑,“油溫不高,還能重復使用,用來炸東西再合適不過。”
他動作迅速,很快一大盆土豆片就炸好了。
楊建設將它們分成三份︰一份原味,一份加孜然,一份加胡椒粉。
他讓婁曉娥和小丫頭隨意享用。
本來楊建設想做番茄醬配著吃,但季節不對,沒做成。
婁曉娥嘗了塊孜然味的,那種香料與土豆片結合的獨特風味讓她感到新奇。
胡椒粉味的也不錯,原味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別吃太多,留點肚子。”楊建設提醒道。
婁曉娥和小丫頭對視一眼,摸了摸圓滾滾的小腹,默契地放下薯片。
確實太飽了,有點難受。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