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主任後,家里只剩下一大家子人。
因小樂樂的關系,
楊家與婁家走得很近。
婁阿姨夸贊道︰
“建設,小娥回家提起你家暖氣有多好,我和她爸還不信。
“現在看來,果然厲害!”
“這環境太整潔、太舒適了!”
“居然還有淋浴!”
“建設,要是下午沒事的話,幫忙給我們裝一台吧?”
楊建設有些驚訝︰
“阿姨,您們動作也太快了?”
婁阿姨笑著回答︰
“小娥她爸有點門路。”
“盡管鋼材緊缺,他還是能弄到。”
“建設放心,我們會付錢的。”
楊建設點頭應允︰
“行,吃完飯咱們就去裝暖氣!”
婁阿姨笑著說︰
“那就麻煩你了!”
婁曉娥驕傲地說︰
“建設,我跟你說,昨天我在家跟爸媽講時,他們還不信,覺得我夸張。”
“事實證明,我說的都是實話!”
婁阿姨看著得意的婁曉娥,突然問︰
“小娥,你說說,你爸怎麼這麼快就把材料備齊了?”
“啊?”婁曉娥愣住了。
確實,
婁董要是不信,
怎麼會這麼果斷行動?
楊建設笑道︰“叔叔阿姨擔心我這兒忙,特意晚一天來,是想讓我有時間處理別的事。”
“好啊,你們就等著看我的笑話吧!”婁曉娥這時若還不明白,真是……
婁阿姨滿意地點點頭。
她發現楊建設這個年輕人確實有想法。
楊建設剛回村時,居委會王主任對他贊不絕口,婁阿姨也倍感欣慰。
樂樂認婁曉娥為干娘後,兩家關系日益親密。
婁阿姨期盼著楊家日子越過越好。
這世上要是有人覺得楊建設是個普通人,那真是糊涂了!
更令婁阿姨在意的是,女兒回家告訴她,楊建設結識了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巧合的是,這位大人物近期做了件驚動四方的事——擺下百桌宴席,用一條重達二百六十斤、長達六尺的大鯉魚宴請賓客。
婁阿姨無緣參加此等盛宴,婁董亦然。
但婁董知曉此事,還知道這位大人物究竟是誰!那是婁家竭力攀附卻始終未能接近的人,如今卻因楊建設的關系,與自家女兒同坐一桌談笑風生,這讓婁董夫妻既羨慕又感慨。
婁曉娥天真爛漫,婁董夫婦商議後決定不對她提及這位大人物的身份。
就讓她繼續保有這份純真吧。
再說,葉老先生是楊建設的朋友,他自己未表明身份,婁董夫婦怎敢多言?
起初,婁阿姨或許出于感激才允許婁曉娥認樂樂為干女兒,但現在她已不知不覺間將楊建設視為同等地位之人。
婁阿姨深知,連葉老先生都看重楊建設,他們又怎能輕視?難道他們的判斷會比葉老先生更準確?這豈非荒謬?
婁阿姨甚至疑惑,楊建設是否清楚葉老先生的真實身份?無論如何,婁阿姨認定楊建設是個值得深交的好青年。
只需看他如何對待家人便知,他對聾老太太關懷備至;每日做飯時,總會特意準備一份相同的飯菜給梁歡。
唯有善待家人,方能真誠待人。
若連至親都難得到關懷,又怎會對外人施以善意?在這點上,楊建設堪稱典範。
婁阿姨對聾老太太由衷說道︰“您真是有福氣。”聾老太太笑了,盡管牙齒所剩無幾,笑意卻格外燦爛。
確實如此,誰不覺得自己的日子是幸福的呢?
此時正值深秋,但老太太心里始終暖意融融,仿若春日。
話音未落,楊建設已將菜肴擺上桌。
婁阿姨瞧見,一如既往地精致︰一品豆腐、燔魚脯、三仙白菜卷、素燒蘿卜,還有一鍋排骨蓮藕湯。
她已習以為常,不再驚訝。
“建設,你們家每天都像過年似的。”婁阿姨感嘆。
楊建設端上自家腌制的辣白菜分給婁阿姨、婁曉娥及自己。
聾老太太和小樂樂卻無法享用這份美味。
“寧可虧待自己,也不能虧待胃。”楊建設語氣堅定,“衣服整潔就好,家具夠用即可,唯獨吃食最重要。
民以食為天,不好好對待飲食,絕對不行。”
婁阿姨一時語塞,細細思量,確實是這個理兒。
在這個追求溫飽的年代,誰不是為了吃得更好呢?
他對聾老太太解釋道︰“奶奶,三仙白菜卷有辣椒,您不能吃,會難受的。
來嘗嘗別的吧。”老太太笑著點頭應允。
小樂樂睜大眼楮望著,卻被楊建設拒絕︰“你也別吃,你的小肚子承受不住。”小丫頭嘟囔著說︰“我要快快長大,才能吃這些美食。”眾人不禁輕笑。
婁阿姨留意到,楊建設做飯時總顧及聾老太太和小樂樂,她們的牙齒都不方便。
只能享用些軟嫩的菜肴。
即便是排骨,也要炖得極為酥爛,入口即化。
像這道燔魚脯,
幾乎不用咀嚼,就能順滑入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婁阿姨對楊建設刮目相看。
她不自覺地夾起一小撮辣白菜,雙眼頓時放光。
香辣爽口,風味獨特。
婁阿姨忍不住又夾了一筷,
搭配今日的主菜,
吃得愈發暢快。
楊建設笑道︰
“婁阿姨,下次我給您帶些過來。”
“當作小菜挺好的。”
婁阿姨擺手︰
“建設,你太謙虛了。”
“秋冬季節,白菜可是我們的主要食材。”
“腌白菜我們也經常做,但不如你做得好。”
“你婁叔叔愛醬菜,六必居的每年都會買。”
“我覺得,你腌的菜比六必居的還要出色。”
楊建設哈哈一笑,
“行啊,您要是喜歡,我以後給您腌幾壇白菜和蘿卜。”
婁阿姨喜出望外︰
“那太好了!”
“這個冬天就不會難熬了。”
六十年代的冬天十分艱難。
別說六十年代了,
八九十年代北方的冬天也不好過。
難就難在可供選擇的蔬菜實在太少。
到了深秋,
家家戶戶買白菜都是成車拉。
買蘿卜也差不多。
買了蘿卜後,還得埋土里蓋著。
不然在空氣里放久了,蘿卜就會糠心,沒法吃了。
在皇城腳下,能吃的菜只有白菜、白菜、還是白菜。
楊建設笑道︰
“阿姨,今年你們可以試試其他青菜了。”
婁阿姨疑惑︰
“建設,我知道南方溫暖,有青菜吃。”
“可是,路程那麼遠,運到北方的菜早就壞了。”
婁阿姨是富足人家,不在乎貴賤,只擔心買不到。
楊建設笑道︰
“你們可以自己種啊!”
婁阿姨更加不解︰“自己種?”
楊建設笑道,
“其實,有些菜種起來特別簡單。”
婁阿姨眼楮一亮︰“對,暖房種植!”
暖房種植古已有之,但因成本高昂,一向是皇家專屬,尋常人家難以企及。
然而大蒜種植簡單至極,只需一個木箱、些許泥土和幾枚蒜瓣,定時澆水即可。
只要溫度合適,想讓它枯萎都難。
大蒜全身是寶,蒜苗、蒜薹、蒜瓣皆可食用。
楊建設繼續提議︰“還能發綠豆芽,這也是極好的食材。”
婁阿姨點頭稱是,皇城根下的豆汁便是由綠豆發酵而來,雖非地道老北京人,恐怕難以適應其風味,但綠豆芽本身確是美味佳肴。
她腦中靈光一閃︰“不如我們嘗試種些別的蔬菜?”
楊建設頗為羨慕︰“你們空間寬敞,確實值得一試。”
“不過,你們有種子嗎?”
婁阿姨興致勃勃︰“回頭讓老婁去趟農科院,應該能找到。”
楊建設驚喜萬分︰“阿姨,也給我帶些吧,不論什麼種子,我都想試試。”
婁阿姨爽快答應︰“行,讓老婁多帶點!”
無論成敗,蒜苗和綠豆芽必定成功。
這個冬天,餐桌上終會添一抹綠意。
華夏兒女天生愛種田,即便是婁董夫婦也不例外。
婁阿姨陷入沉思,還有哪些作物可種植?楊建設說得對,民以食為天,只要條件適宜,沒有種不出的菜!
楊建設去給梁歡送吃的,也沒人注意到。
婁曉娥實在忍不住了,“媽,媽!”
婁阿姨依舊沒有反應過來。
小樂樂上前拉著婁阿姨的手,“姥姥,姥姥。”
婁阿姨猛然驚醒︰“樂樂啊,什麼事?”
婁曉娥翻了個白眼︰“媽,您在想什麼,這麼入神?”
婁阿姨不由自主地說︰“冬天好過些,我們可以吃新鮮蔬菜了。”
婁曉娥遲疑地問︰“冬天吃青菜,真的行嗎?”
婁阿姨解釋道︰“只要溫度合適,為什麼不行?”
“不過得在家里種。”
“你看建設發的綠豆芽,不是已經長出來了嗎?”
“只是建設家里太小,只能弄這麼點。”
“咱們家不一樣,我們可以多種些。”
婁家是兩層的小洋樓,騰出一間房用來種東西完全沒問題!
聾老太太笑著說︰“你們可以試試種黃瓜和西紅柿。”
“這些通常是在夏天種的。”
“但咱們家的溫度,跟夏天差不多。”
婁阿姨笑著點頭︰“可不是嘛,家里現在都有二十多度呢。”
在房間里待久了,她們甚至都不用穿外套。
“建設真厲害。”
“竟然把皇家的東西帶到了咱們普通人家。”
婁曉娥驚訝道︰“媽,您的意思是,冬天也能種菜?”
婁阿姨點點頭,“對啊,一直都可以!”
“只是需要搭建暖房,成本高了些。”
“而且產量有限,只能供少數人享用。”
“這事兒老皇城的人都知道。”
聾老太太語重心長地說︰“閨女啊,閑時多看看書!”
婁曉娥鄭重地點點頭。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