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在梁山當綠茶

第226章 智多星獻招安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山中老宅 本章︰第226章 智多星獻招安策

    隨著李文博的身死,梁山上著實平靜了一段時間。而梁山的許多子弟也開始到梁山書院上學。

    趙妍兒是個好老師,畢竟她上大學後沒少出去當家教騙錢。

    呃,不對,是當家教輔導各年齡段的孩子們學習。

    他可沒有帶著孩子們打游戲,也沒有給孩子們的青澀戀情出謀劃策。

    與後世的小祖宗們比起來,梁山上的這些孩子簡直就是福報。這個時代的人對讀書這件事情總是有一種神聖感。

    即便是土匪的後代也一樣。

    他們之中年齡大一些的像郭嘯天這種已經殺過人了,但是面對趙妍兒還是客客氣氣的喊先生。

    盡管趙妍兒說書院里不用拘束,但一個個弟子之禮執的規規矩矩。上課更是沒有人敢搗亂胡鬧。

    趙妍兒只開了語文和數學兩科,只上半天的課,上兩天休息一天。

    趙妍兒也不累,沒事的時候就繼續組織婦女活動。

    這些內宅女子,自從一同罵退過李逵後,變得越來越團結了。尤其是扈三娘和程婉兒,這兩位也是有趣。

    按理說,程婉兒的未婚夫董平殺了扈三娘的丈夫王英。兩人應該算是仇家。結果沒了男人束縛的兩人,關系更近了。整日膩味在一起。

    若是不知內情的,還以為這兩人是產生了什麼特別的感情,從而謀算了董平殺王英一事。

    而殺害王英的真正凶手楊真兒,覺得自己讓扈三娘和程婉兒獲得自由乃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每次看到兩人親切的挽著手說話,就會露出莫名的姨母笑。

    趙妍兒覺得她要是在後世,絕對是個嗑cp的好手。

    趙妍兒在山上的生活並不無聊,只是無論是趙妍兒還是宋江,好像都忘記了趙妍兒上山的理由。

    彼此不提及的默契,仿佛是等著對方先開口說出自己的目的。後開口的則能夠因此掌握主動權。

    然而,實際兩方人都不缺時間等待,又都在等待著真正能夠決定雙方態勢的契機。

    這個契機在梁山初雪時,陡然降臨。

    今冬的初雪並不算大。白雪落地還未成皚皚之勢。因著雪層太薄,便被人踩化入泥土。使得原本不好走的山路更加泥濘。

    柴進就是在這樣的日子,收到了宿太尉打算招安梁山的消息。

    消息很快由柴進轉告宋江與吳用。

    近日,朝廷決定興兵討伐方臘,宿太尉有練兵之責,願意將梁山編成一軍,充作朝廷大軍先鋒。到時候梁山諸位好漢,能立多大功勛,全看自己本領。

    梁山好漢有本領嗎?

    至少他們自認為自己本領能把天都捅出個窟窿來。

    宋江听完柴進陳述,便拍著桌子叫道“好,好,好。這是好事啊。咱們兄弟各個身懷絕技。一旦投效朝廷還怕不愁建功立業,得個封妻蔭子嗎?”

    柴進看宋江高興,便恭維道“全靠公明哥哥領導有方。”

    宋江受了這聲恭維,吳用則見縫插針道“福柔帝姬那邊能給出的籌碼無非就是將咱們弟兄編入廂軍,供佘彥質驅使。 ”

    宋江還有些猶豫,說道“我也偏向宿太尉一邊,只是福柔帝姬聖寵在握,若是惡了她,只怕大事波折。”

    柴進道“福柔帝姬縱然得寵,但天家之事陰雨難測。她久不在皇帝身邊,現在說話的分量未必比得過宿太尉。”

    吳用點點頭,只說“我等入了禁軍,正管就是宿太尉。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還是仰仗宿太尉比較合適。”

    又說“那福柔帝姬千不該萬不該跟著夫君上任,離了東京,就遠離內廷。皇帝身邊多少人等著上位,怕是早把她忘了。”

    吳用的潛台詞是帝姬的謀主失算,就是在貶低宋鐵。

    宋江終于下定決心,肯定的對柴進說道“我等願跟隨宿太尉建功立業,不知接下來要如何去做?”

    柴進道︰“宿太尉自會派特使前來,到時候我們與那特使商定計劃,宿太尉上報官家,聖旨一下,我等便反正了身份。”

    宋江點頭︰“有了清白之身,才是對後代子孫的交代。”

    柴進道︰“我這就和朋友定下此事,特使半月內準到。只是不知會不會有人從中破壞。”

    宋江明白柴進意思,現今會破壞招安的人,一是宋鐵,二是有些不想招安的弟兄。

    宋鐵嚴加防範即可,但山上的弟兄卻不好對付。

    反對招安的弟兄,以魯智深、武松為首。兩人都是對朝廷死心的人,宋江曾在飲宴中出言說要招安試探。

    魯智深穩坐幕後,卻是武松出來說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

    當場就有不少人應和。魯智深見時機成熟便嚷嚷散伙。好在李逵那廝莽撞,看眾人之間氣氛緊張,便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然後一腳踢碎了一張桌子。

    宋江非要怪罪于他,一番吵鬧,這才揭過了話茬。但眾人也側面表明了態度。

    宋江覺得真正的阻力在此,兄弟內部不少人反對招安,此種狀態下,官家派下天使,這些兄弟怕也會從中作怪。到時候惡了天使,只會增加招安的難度。

    這些算計就不好跟柴進說了,等柴進告辭,宋江才對吳用提出憂慮。吳用早有準備,說道︰“小生倒有一計。”

    宋江趕忙問道︰“計將安出?”

    吳用道︰“魯智深、武松等人,雖頗有些人緣,卻不及哥哥萬分。況且對于招安一事的態度,卻不應以親疏關系來定。”

    宋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明白吳用的意思。好比李逵,本心也是反對招安的,若不是事事以宋江馬首是瞻,絕對不會同意招安。

    如此一想,魯智深的身邊也一定有贊成招安的人。

    吳用道︰“別人不說,我覺得楊志就是贊成招安的。”

    楊志是真正的逼上梁山,他原本是官身,因為失了花石綱潛逃,後來遇大赦回京又害了人命,惡了高衙內。

    被發配大名府後,他又受梁中書賞識,奉命押送生辰綱,卻被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于是楊志又來了個畏罪潛逃。

    半路遇到林沖徒弟操刀鬼曹正,二人一起投了魯智深的二龍山。三山聚義後又上了梁山。

    楊志自稱是楊家將的後人,之前十分看重自己的清白之身,只想著封妻蔭子出人頭地。現在有機會招安,他怎會不同意?

    于是宋江點點頭︰“看來咱們招安的大事還要著落在楊志身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我在梁山當綠茶》,方便以後閱讀水滸︰我在梁山當綠茶第226章 智多星獻招安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我在梁山當綠茶第226章 智多星獻招安策並對水滸︰我在梁山當綠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