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

第115章 青圭正禮樂,蒼璧解韶音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向昱聞妤 本章︰第115章 青圭正禮樂,蒼璧解韶音

    晨鐘剛歇,國子監的朱漆大門在初陽下泛著暖光。

    文幀秋立于明倫堂前的青玉階上,晨風拂動她杏色官服的廣袖,腰間青圭戒尺在走動時發出清越的踫撞聲。

    三百學子端坐堂下,鴉雀無聲——這些鏡花遺民的後裔們仍保持著千年古禮,發髻束得一絲不苟,案頭整齊擺放著《周禮》《樂經》,只是眼中藏著掩不住的求知與困惑。

    "自今日起,國子監改制。"

    戒尺敲擊紫檀案幾的脆響驚飛檐下麻雀。文幀秋手腕輕轉,戒尺尾端的五色絲絛突然無風自動,赤、青、黃、白、黑五色流光在空中交織成"禮、樂、射、御、書、數"六個篆字。學子中傳來壓抑的驚呼——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開場。

    "諸位學子且看。"文幀秋側身讓出視線,身後垂落的星紋綃簾幕突然亮起。只見綃上浮現出一幅巨大的"六藝星圖",二十八宿的銀線將天穹分割,而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竟分別對應著天干地支的方位。更奇妙的是,每個星座旁都浮動著相應的器物虛影︰角宿旁懸著編鐘,亢宿畔列著弓矢,氐宿下鋪展竹簡......

    "禮者——"她指尖點向心宿方位,那顆紅星突然大放光芒,"非跪拜叩首之形,而在敬天愛人之心。"隨著話語,星圖中浮現出種種景象︰農人祭天時捧起的第一把新谷,將士出征前對家國的叩拜,甚至現代學堂里師生互致的鞠躬禮。最後一幕定格在蒼梧書院舊址——十位穿越者初見時,彼此鄭重的拱手。

    堂下開始騷動。一個膽大的學子突然站起︰"祭酒大人!這與《周禮•春官》所載的禮制似乎多有不同?"

    "問得好。"文幀秋不慌不忙將青圭戒尺橫置案上。只見尺身漸漸軟化延展,竟化作一柄通體碧玉的七弦琴,琴軫上還纏繞著那五色絲絛。"今日第一課,我們不論《周禮》,先問諸位——"她右手虛按琴弦,"何為"樂"?"

    未等回答,琴弦自振。第一個音符躍出時,檐角懸掛的銅鈴齊齊共鳴。這旋律全然不同于《韶》《武》的莊嚴肅穆,起調如清溪躍澗,轉承似松濤過嶺,高潮處竟有金戈鐵馬之音,最終又歸于雪落棠梨的靜謐。最奇妙的是,隨著樂曲進行,星圖上的器影開始重組——編鐘旁浮現鋼琴輪廓,弓矢邊映出火銃虛影,竹簡上流動起電子文字......

    學子們瞳孔震顫。他們從未听過這樣的曲子,可當副歌段的笛聲響起時,不少人下意識跟著輕哼——這旋律仿佛早已刻在血脈深處。後排有個少女突然淚流滿面,她說不清為何哭泣,只記得夢里常有相似的笛聲。

    曲終時,一片棠梨花瓣憑空飄落,正落在琴徽之上。文幀秋拈起花瓣輕笑︰"此曲名為《棠梨煎雪》,取意"君子和而不同"。"她忽然將花瓣拋向星圖,花瓣穿過虛影的剎那,六藝星圖轟然擴展,化作一幅浩瀚的文明長卷——從甲骨文的祭祀卜辭,到敦煌壁畫的飛天樂舞,直至現代交響樂團的演奏場景,盡在其中。

    "真正的禮樂..."文幀秋撫過琴弦,奏出一個清越的泛音,"當如這棠梨,歷霜雪而芬芳愈烈;似這星軌,經千年而光芒不滅。"

    堂外陽光正好,照得她手中玉琴通透如冰。有細心的學子發現,琴腹內里隱約流動著金色紋路——而海棠社的親傳弟子們卻知道︰那分明是碧心鑒的"破妄訣"符文。

    三日後辰時,九聲禮炮響起。

    君子國使團的玄鳥車駕碾過海棠郡朱雀大街,青銅車轅在青石板上刮出刺耳的聲響。為首的叔孫通昂首立于車頭,雪白須發梳得一絲不苟,頭頂青玉冠的瓔珞紋絲不動——那是君子國太常獨有的"定風冠",據說能鎮住最狂躁的禮樂之氣。

    "海棠郡國子監祭酒,恭迎君子國太常。"文幀秋按禮制立于階前,青圭戒尺懸在腰間,卻故意未著官服,只一襲月白深衣。她身後的簾幕全部換成了星紋綃,透過半透明的綃紗,隱約可見那幅會流動的六藝星圖。

    叔孫通的目光在星圖上停留了三息,眼角微微抽動。他抬手示意,隨從立即捧上一個紫檀木匣。開匣瞬間,殿內溫度驟降——匣中躺著一卷泛黃的竹簡,簡上"雅樂正音"四字竟是用朱砂混合鮫人血寫就,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暗紅。

    "听聞海棠郡復興古禮。"叔孫通的聲音像鈍刀刮過青銅鼎,"老夫特來請教——"他突然提高聲調,"不知貴國可還識得《大韶》之音?"

    殿內空氣瞬間凝固。《大韶》乃舜帝之樂,孔子曾言"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但自戰國烽火後就再無人能奏全本。玉曉熙在玉座上微微前傾,星璽已滑至掌心,卻被慕洛筠一個眼神制止。

    文幀秋緩步下階,青圭戒尺不知何時已化作玉笛。"《大韶》九成,有鳳來儀。"她將笛子橫在唇邊試了個音,"可惜——"笛身突然指向叔孫通帶來的古琴,"大人琴上第七弦,用的是黑齒國血蠶絲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叔孫通面色陡變。他身後樂師抱著的焦尾琴上,第七根琴弦正泛著暗紅光澤——那是用黑齒國秘法炮制的"驚弦",一音可亂人心智。

    童芷語從殿角陰影中走出,蒼璧星盤在她掌心旋轉如月。"《開元佔經》載︰《大韶》對應昴宿,奏時星光如雨。"她指尖輕彈,星盤投射出的虛影中,畢宿竟亮得刺眼,"而此刻畢宿奪輝——這是《武宿》殺伐之音!"

    叔孫通突然撫掌大笑︰"好個星象解樂!那便請海棠郡奏一曲真正的《大韶》!"他猛地掀開琴囊,露出通體漆黑的雷音木古琴。當第一個音符炸響時,殿內燭火齊齊熄滅,梁上灰塵簌簌落下。那琴聲里藏著金戈鐵馬,隱約能听見戰場哀嚎——這分明是失傳已久的《武宿》戰樂!

    文幀秋不慌不忙摘下鬢邊玉簪,在青圭笛上輕輕一劃。清越的笛聲如銀瓶乍破,瞬間刺破肅殺之氣。更奇妙的是,笛聲引動了星紋綃簾幕上的星圖,二十八宿的投影開始重新排列。

    "請諸君身臨星境,品悟韶樂真意。"童芷語已展開星盤結界。眾人眼前一花,竟已置身于露天高台。夜空不知何時降臨,真實的星輝與星盤虛影交織,昴宿正懸于天頂。

    文幀秋的笛聲忽轉空靈。每個音符都精準對應著星宿明暗——當昴宿閃耀時,笛聲如清泉漱玉;參宿亮起處,曲調化作風過松林;而畢宿光芒每被雲層遮掩,笛音就沉入大呂之渾厚。最震撼的是,隨著樂曲進行,星紋綃從她袖中源源不斷飛出,在夜空里織就《尚書》記載的景象︰鳳凰振翅,麒麟獻瑞,甚至還有一株巨大的流甦茶樹在星光中開花結果。

    叔孫通突然跪倒在地。他懷中古琴的第七弦"錚"地斷裂,弦上血絲在月光下顯形——那根本不是蠶絲,而是一縷用咒術煉制的黑發!

    文幀秋收笛入袖,一片棠梨花瓣恰好落在叔孫通顫抖的肩頭,"《大韶》真意從來不在曲譜,而在..."她指向心宿二那顆紅星,"敬天愛人的赤子之心。"

    觀星台四角,不知何時已站滿國子監學子。他們手中或持笙簫,或捧鐘磬,在禮樂首席弟子譯萱帶領下,齊奏的正是三日前那首《棠梨煎雪》。童芷語的星盤此刻化作一面巨鏡,將樂聲與星輝折射向全城——東城織機隨之律動,西城鐵匠停錘聆听,連北城糧倉的稻穗都沙沙應和。

    叔孫通的老淚滴在斷弦上。他忽然想起少年時,師父指著殘破的《樂經》說︰"雅樂已死。"而現在,他听見了心跳般的鼓聲——那旋律確實不是《大韶》,卻讓他想起第一次觸摸琴弦時,指尖傳來的,生命的震顫。

    “禮樂是可以復原的嗎?”他惘然自語。

    "不是復原,而是新生。"文幀秋收琴而立,"真正的禮樂,當如星河——亙古流轉,卻日日維新。"

    喜歡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請大家收藏︰()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方便以後閱讀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第115章 青圭正禮樂,蒼璧解韶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第115章 青圭正禮樂,蒼璧解韶音並對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