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

第97章 焦桐生雅樂,玉尺量宮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向昱聞妤 本章︰第97章 焦桐生雅樂,玉尺量宮商

    暮色如鎏金般在兌宮位流淌,白玉琴台四周的十二盞青銅連枝燈次第亮起,將方圓三丈照得縴毫畢現。

    文幀秋手持三尺六寸的青圭戒尺,尺端綴著的五色瓔珞無風自動。她輕叩案幾的節奏暗合黃鐘律呂,戒尺上鐫刻的"宮商角徵羽"五音銘文隨著叩擊聲次第亮起,在暮色中勾勒出半幅《韶樂》的音律圖譜。

    譯萱跪坐在青玉蕉葉紋蒲團上,素手虛懸于膝間的"九霄環佩"琴上方。這張傳世唐琴的漆面在暮光中呈現出奇特的"紫霞暈",琴身蛇腹斷紋間隱約有雷紋浮動。當她指尖距琴弦尚有三寸時,第七弦竟自行震顫,發出清越的泛音。

    "請諸賢品鑒。"文幀秋廣袖翻飛,十卷冰蠶絲竹簡從袖中魚貫而出。這些竹簡在空中舒展時,簡牘間的編繩化作金線,將《樂經》篇章懸布成環形幕牆。竹簡投下的光影交錯重疊,漸漸凝成十位儒家先賢的虛影︰

    孔子虛影手捧仲尼式琴額,額上"萬壑松"三字筆勢如斧劈;孟子虛影托著蕉葉式琴軫,軫池中似有泉水流淌;荀子虛影持伏羲式龍齦,齦尾雕刻的螭龍須發皆張;董仲舒虛影執連珠式琴徽,十三枚玉徽排列如星斗......每位先賢的虛影都帶著本命樂器的微光,在琴台上投下斑斕的光斑。

    最奇的是朱熹虛影,他手中並無實物,卻在掌心以浩然氣凝成一張完整的"混沌式"虛琴。琴身無徽無軫,卻暗合先天八卦方位。

    琴台上突然迸發出一串清越的泛音,如珠落玉盤。譯萱右手食指輕點第七弦的"文武絲",左手在十三徽外的"虛白處"虛按,指尖距琴面始終保持著一粒米的距離。《碧落》引子第一個音響起時,琴軫上盤踞的鎏金螭龍紋突然睜開琥珀色的雙眼,龍須無風自動。

    琴音蕩開的剎那,七根蠶絲弦震顫出的音波在空中凝結成金色篆字︰"樂者,天地之和也"。每個字的筆畫都由細密的律呂譜構成,最末一筆"也"字尾端還連著個小小的宮商符號,正隨著余音微微顫動。

    "且慢。"荀子虛影突然振袖,寬大的衣袖拂過琴面上方。那些金色篆字頓時扭曲變形,如同被攪亂的水中倒影。"《樂論》雲"君子以鐘鼓道志","虛影的聲音帶著編鐘般的回響,"你這無鼓無鐘的獨奏,如何明禮?"

    文幀秋唇角微揚,將手中的青圭戒尺緩緩橫置于琴面。戒尺與第七弦相觸的瞬間,尺身上的五音銘文突然脫離尺體,懸浮在琴弦上方旋轉。只听"錚"的一聲嗡鳴,竟發出黃鐘大呂般的渾厚音響。

    "請細听。"文幀秋左手三指做出"跪指"指法,指尖關節觸弦的角度精確如量角器所測;右手同時施展"撥剌"技法,指甲上的玄色玳瑁撥片劃過琴弦。

    弦音驟變,五正音化作青、赤、黃、白、黑五色光柱沖天而起。光柱中隱約可見編鐘隊列懸浮,每口鐘都只有拇指大小,卻紋飾精美︰

    青色光柱里的鈕鐘鑄著山河紋;赤色光柱里的鐘刻著火焰紋;黃色光柱里的甬鐘浮雕五谷紋;白色光柱里的銅鼓鏨刻雲雷紋;黑色光柱里的石磬雕琢星斗紋。

    最奇妙的是,每道光柱中都立著十二個三寸高的樂俑。這些陶俑服飾各異,有的著周代冕服,有的穿漢代深衣,還有的戴唐代襆頭。它們隨著律呂節奏向四方行禮︰

    宮音響起時行"天揖"——雙手平舉如捧日月。

    商音奏鳴時行"時揖"——右手撫心左手後背。

    角音顫動時行"土揖"——躬身如禾穗垂首。

    徵音激蕩時行"振揖"——廣袖飛揚似鵬展翅。

    羽音繚繞時行"肅揖"——斂衽而立如松入定。

    文幀秋的戒尺突然在琴弦上滑奏,五色光柱應聲交織,在琴台上空形成一幅《周禮•春官》記載的樂懸圖。圖中"王宮懸"四面排列,"諸侯軒懸"缺其北面,"卿大夫判懸"只列東西,"士特懸"唯余一面——正是儒家禮樂制度的立體呈現。

    荀子虛影見狀,袖中飛出一卷竹簡。簡上"樂合同,禮別異"六個篆字化作金光,注入樂懸圖中。頓時所有樂俑齊聲吟誦︰"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聲如金玉相擊,在琴台四周激起陣陣回音。

    子夜時分,琴台上的松煙墨突然流動起來。譯萱正在演示"泛散相應"的技法,左手無名指在十徽處輕點,右手"撮"弦的剎那,墨跡自動在琴面上繪出《周禮•春官》的樂舞圖。

    "古琴形制和音律設計均體現儒家倫理。《琴操》有雲......"文幀秋話音未落,董仲舒虛影突然將茶湯潑向琴面。眼看茶水就要污損琴漆,七根琴弦突然自行震顫,將水滴震成霧狀。水霧中浮現出《白虎通德論》的篇章,每個字都對應著一個琴音。

    "好個"以琴載道"!"朱熹虛影捻須贊嘆,卻突然指向斷紋琴面上的梅花斷,"但這殘缺之相,豈合中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譯萱微微一笑,右手"滾拂"如急雨。令人稱奇的是,那些裂紋隨著音波震蕩,竟自行拼接成《大學》"格物致知"的章句。文幀秋適時解釋︰"斫琴時漆灰開裂,恰似治學途中困頓。然音通天地,終能——"

    "止于至善。"孔子虛影含笑接話,腰間佩玉隨著琴音叮咚相和。

    破曉前最黑暗的時刻,琴台上的燭火突然全部熄滅。譯萱卻閉目照彈不誤,指尖在完全看不見徽位的情況下,竟分毫不差地奏出《文王操》。原來琴弦上附著的光點,正對應著天穹中的文曲星位。

    "儒家以琴為媒介,貫通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形成’樂教—禮制—政治’三位一體的文化體系,成為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的重要象征......"文幀秋正娓娓道來,孟子虛影突然將戒尺擲向琴面。眼看青圭就要砸斷琴弦,七弦突然化作虹光纏繞戒尺,在空中寫出"仁義禮智"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由律呂譜構成,墨跡未干時已開始吟唱《孟子》章句。

    當《卿雲歌》的尾音裊裊散去時,十位先賢的虛影同時起身。孔子將腰間佩玉解下懸于琴額,孟子留下半卷《盡心》手稿,董仲舒在琴軫系上陰陽結......最後這些信物都化作流光,注入青圭戒尺之中。

    晨光熹微時,戒尺已變成玉簫模樣。簫身上浮現出《樂經》失傳的"旋宮轉調"篇,而琴台前的譯萱正在調校第七弦——這根弦不知何時已變成五色絲絞就的"文武弦"。

    "禮雲樂雲。"文幀秋對著晨光舉起玉簫,簫孔中飄出的不是音律,而是《中庸》的微言大義。當第一個"誠"字落地時,整張古琴突然自行浮空,琴背的"中和"二字龍章鳳篆,正與東方初陽交相輝映。

    琴台角落的仙鶴忽然引頸長鳴,餃來一片刻著樂律的龜甲。甲片上灼痕組成的卦象,正是《周易》失傳的"樂卦"。

    喜歡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請大家收藏︰()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方便以後閱讀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第97章 焦桐生雅樂,玉尺量宮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第97章 焦桐生雅樂,玉尺量宮商並對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