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之前各大鄉紳抵觸不小,但隨著商業街成型,如今已改觀了不少,不少鄉紳都想購買沿街土地……”
衙門,徐剛正在匯報著有關新政推行的各項事宜,和監察組那邊的情況。
許夜點點頭,“那就最好不過了。”
有皇城司背書,鄉紳那邊他並不是太擔心,就算強勢推行,這些鄉紳也沒辦法。
還是那句話,放在整個景朝,鄉紳實力龐大,惹不起!但只是一個泗縣,有皇城司在,一個試點的名義,這些人哪怕飛天也沒用。
可,這麼強勢真的行嘛?等自己一走,皇城司一撤,說不定又會恢復原樣。
而且,泗縣也需要發展。
所以,許夜這近兩個月時間,除了各項新政改進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發展,搞經濟,打造商業街,讓那些鄉紳在土地上失去的東西,在商業上能夠彌補一些。
給予他們一些商業方面的優待,上交田某除了能抵扣稅賦之外,也可以換成商業政策上的支持,打壓和安撫並行。
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
而要發展商業,就得讓百姓有錢,百姓有錢才能消費,才能拉攏內需。
綜合後世無數經驗,就三個字︰大基建!
正是基于此,許夜才大興土木,重修衙門,擴建碼頭,打造商業街等等。
人類一切問題的本質,都是經濟問題,只要經濟活過來,銀子流轉起來,就不存在問題,或者說,問題都能被沖刷,因為沒有人會和銀子過不去。
徐剛也許不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泗縣的變化卻看在眼里,百姓就不用說,一開始便極力支持。
如今那些鄉紳,都慢慢有所改觀,因為他們的損失在商業上得到彌補,泗縣蒸蒸日上,他們也是受益者。
兩人又說了幾句,徐剛隨即退了下去。
這時, 遠和柳隨風到了。
前者還沒進門,大嗓門便響起,“許兄,會試將近……”
兩人千里迢迢趕往京都就是為了參加會試,眼看著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顯然都有些坐不住了。
雖然在建設泗縣也很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泗縣越來越好。
但,對讀書人而言,科舉永遠是最重要的。
考上科舉才能實現抱負,否則他們在泗縣忙活了這麼久,全是白搭。
青鳶也不由看向姑爺,小妮子對姑爺科舉自然也很關心。
許夜倒是沒有太大反應,什麼科舉,他其實更願意當個小地主,天天和娘子膩歪,沒事造造小人,不比科舉香?
不過沒轍,老丈母娘稀罕,加上要為娘子托底,何況景朝風雨飄搖,為了未來打算,該考還得考。
“離會試應該還早吧?”他口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