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三年,三月二十五。
經歷了一夜的等待,提前喬裝打扮的數百虎賁簇擁著總兵賀世賢,提前埋伏在距離清河城約莫兩三里的山間小路之上,眼神火熱的盯著不遠處的山間小城。
眼下已是寅時?,按照女真人的慣例,再有一刻鐘的功夫,這城門便將打開,他們也能趁機混入其中;只是昨日早些時候進城的尤世功眼下又是何等境況呢?
\"後方的兒郎們可都做好準備了?\"
瞥了一眼被自己隱匿于貨物中的兵刃,總兵賀世賢黝黑的臉頰上也不由得泛起一抹緊張之色,轉而朝著身旁的副將們詢問道。
這清河城雖是扼守赫圖阿拉的軍事要塞,但生活于此的遼民百姓們卻十分有限,且多是些\"熟面孔\",他們這些兵卒即便經過喬裝打扮,但也太多\"礙眼\"。
故此為了防止打草驚蛇,他只是率領了數百最為精銳的虎賁打頭陣,準備待會混入清河城中之後,與後續支援的大軍里應外合,一舉奪城。
就是不知道他們這些人待會能否瞞過清河城門附近的韃子,並將這些隱匿于稻草之下的兵刃們盡數帶進去。
\"將主放心,卯時三刻,準時奪城。\"
聞言,幾名身材魁梧的將校便是壓低了聲音,異口同聲的回應道。
望著遠處那若隱若現的城池,在場的將士們臉上均是涌現了勢在必得的神色,這些不可一世的韃子以及數典忘祖的漢奸當真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真以為這清河城固若金湯嘛,沿途竟是沒有半點防備。
...
...
一刻鐘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但城門依舊沒有開啟,惹得在城外等候多時的百姓們躁動不已,而佯裝過往商客,在路邊歇息的賀世賢等人也是面面相覷,難不成消息走漏了?
亦或是昨日遁入城中的尤世功遭遇不測,引起城中韃子的警覺了?
\"都別亂。\"
許是察覺到了空氣中蔓延的躁動氣息,自打負傷之後,右手便沒有以前靈巧的賀世賢怒目圓睜,有些沒好氣的訓斥了一句,但眉眼間卻也充斥著不加掩飾的關切及後悔。
早知這清河城中的韃子如此警覺,他說什麼也不會同意尤世功以身犯險,大不了就是大兵壓境罷了,難不成他們這些養精蓄銳多時的虎賁,還奈何不了那些數典忘祖的漢奸?
\"來幾個機靈的,去城門瞧瞧什麼情況。\"
又等了一會,眼瞅著清河城門外的躁動愈發喧囂,性格急躁的賀世賢終是沉不住氣,揮手示意身旁的心腹親兵前去一探究竟。
假若清河城已經戒嚴,他也就無需再寄希望于\"里應外合\",直接率領大軍兵臨城下即可。
\"遵令。\"
話音未落,便有幾名身材魁梧的漢子下意識起身,準備朝著不遠處的城門而去,不過遠處城池突然傳來的動靜卻又讓幾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腳步。
放眼瞧去,原本厚重緊閉的城門已是緩緩開啟,幾名打著哈欠的韃子懶洋洋的自城中而出,神情桀驁的盤問著在城外排隊的百姓。
這遼東百姓的日子雖是不好過,但女真韃子依舊不遺余力的敲骨吸髓,毫不在意百姓們的叫苦連天。
在他們心中,眼前這些畢恭畢敬的漢人,不過是替他們汗國勇士耕種的奴才罷了,其財富包括性命都是予取予奪。
見狀,頗有些提心吊膽的賀世賢頓時如釋重負,一把扯出了在口中咀嚼多時的狗尾巴草,獰笑道\"狗娘養的韃子,嚇老子一跳,老子還真以為走漏風聲了。\"
\"去,你們幾個先別帶家伙,去探探道。\"哄笑了一陣過後,賀世賢趕忙朝著早先起身的幾名兵丁呼喊道,炯炯有神的眸子隨之投向清河城。
既然城中的韃子們並未有任何異樣,那麼是不是在側面證明尤世功性命無虞?
至于尤世功是否如願\"說服\"城中守將劉興祚\"棄暗投明\",已然完全不在賀世賢的考慮範圍之中,回想起身後那些如狼似虎的大明虎賁,他的心中便有無窮斗志。
\"是,大人。\"
迫不及待的應是過後,幾名尋常百姓打扮的兵卒便亦步亦趨的往不遠處的城池而去,為了更好的掩飾自身身份,他們甚至還主動剪去了腦後的發髻,瞧上去很是滑稽丑陋。
...
...
\"排隊,都排隊!\"
日頭漸漸升起,城門處的幾名韃子也不似最初那般睡意朦朧,但其依舊懶洋洋的靠在城門附近,操著有些蹩腳的\"官話\",滿臉不耐的嚷嚷道。
如今大汗領兵傾巢而出,他們這些人作為上了年紀的\"殘兵敗將\",好不容易能夠在國內留守,借機對國內的漢人奴才們剝削一番,但奈何這些漢人奴才過于貧瘠,根本沒有半點油水可言。
\"狗雜種。\"
瞧著眼前那趾高氣揚的韃子,正在不情不願排隊的士卒便壓低聲音,滿臉厭惡的嘟囔道,只覺腦後被清晨的凜風一吹,頗有些涼颼颼的感覺。
為了成功遁入這清河城中,他們可是將頭發都給剪了,犧牲極大。
\"行了,少說兩句,別整事。\"
\"先進城再說。\"
眼瞅著隊伍越來越近,另有一名年歲較長的兵卒便低聲提醒道,這些韃子們統治這清河城已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早就能夠听懂他們的\"官話\"了。
聞听此話,混跡于尋常百姓隊伍中的兵卒紛紛點頭稱是,卻不曾想一道讓他們如墜冰窖的聲音猛然在耳畔旁炸響\"哎,你們幾個,過來。\"
壞了,暴露了?
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這幾名被周遭百姓和韃子注視的兵卒便露出了凶狠之色,準備\"先聲奪人\"。
\"二狗,欠了老子的錢就裝听不見是吧?給老子過來!\"
見幾名兵卒愣在原地,不滿的呼喝聲再度響起,但這擲地有聲的呼喝中卻摻雜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緊張和急切。
嗯?
剛欲\"先聲奪人\"的幾名兵卒聞听這話,頓時愣在原地,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身旁被稱之為\"二狗\"的漢子,臉上滿是驚愕。
這遼東腹地,怎會有人知曉自己袍澤的\"小名\"?
懷揣著各式各樣的疑問,幾名士卒忍不住抬頭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名身著甲冑,似乎是將校模樣的漢子,而其身旁的幾名韃子也是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神色。
而在這將校的身旁,還立著一名身材魁梧的壯漢,嘴角噙著一抹嘲弄的笑容,其冷峻堅毅的樣貌讓這幾名兵卒不約而同的吞咽了一口唾沫,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總兵大人竟會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