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狼藉的鳳凰城外,全身上下籠罩在甲冑之中的女真將校們猶如石化,目瞪口呆的盯著眼前因為情緒過于激動,導致神情猙獰的韃子,好似听不到耳畔旁愈發淒厲的喊殺聲。
遼南地廣人稀,人口和資源盡數集中在"遼南四衛",其中又以靠近遼陽城的"海州衛"最為富庶,其依托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而產生的鹽場和海鹽,輻射了整個遼東。
盡管對于"海州衛"的富庶,他們這些女真將校早有耳聞,但當親耳听聞,海州城外的"鹽場"已是盡數落到他們大金之手後,諸多女真將校仍是不免有一絲恍惚之感。
按理來說,如此重要的戰略物資,明國應該派遣重兵保護才是,怎會如此輕易的被瓖白旗得手?
足夠供他們大金揮霍十數年可不止的數字,雖然知曉這個數字定然有夸大其詞的嫌疑,在在場的將校們仍是呼吸沉重,胸口起伏不定。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不知過了多久,人群中的沉默終是被打破,腦後已是開始留起"金錢鼠尾"的範文程雙拳緊握,滿臉亢奮的看向海州衛所在的方向:"回稟大汗,如今我大金勢大,明國君臣必然提前調兵遣將,予以應對。"
"其中沈陽城乃是遼東重鎮,從中坐鎮的熊蠻子定然不敢輕舉妄動。"
"故此熊蠻子便只能從其余地方籌措兵力,用以充實眼前的鳳凰城。"
說到這里,面目猙獰的範文程又將目光重新投向不遠處的鳳凰城,臉上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若是奴才所料不差,那熊蠻子恐怕是將遼南四衛的精銳抽調一空,盡數調遣至這鳳凰城了!"
難怪這鳳凰城中的官兵們擁有如此高昂的斗志,難怪那海州城的官兵們任由城外鹽場淪陷而無動于衷,原來其中的癥結在此。
"遼南精銳,"听了範文程的分析之後,努爾哈赤和女真二貝勒阿敏的臉色均是好看了不少,只覺剛剛的損失似乎可以接受了。
"代善和莽古爾泰呢?他們在哪里?"
終究是身經百戰,哪怕是對海州城中的財富垂涎欲滴,但努爾哈赤仍是竭力控制著心中的激動,轉而不放心的詢問道。
眼前的鳳凰城已是強弩之末,即便今日能夠被其逃過一劫,但也絕不會撐到明日太陽落山。
這突如其來的"喜訊",會不會是官兵的"調虎離山之計"?
"回稟大汗,大貝勒和三貝勒均是在率兵趕往海州城的路上,預計明日便可陸續抵達。"聞言,剛剛說話的韃子便是不假思索的回稟道。
"退下吧。"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努爾哈赤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深思之色,開始于心中權衡利弊得失。
以鳳凰城中官兵們表現出來的頑強程度來看,這些自遼南各地抽調而來的精銳們恐怕是打算負隅頑抗到底,與城同在了。
此等情況之下,眼前千瘡百孔的鳳凰城已是徹底失去了價值,既沒有讓他們大金補充實力的物資輜重,又不能被他們大金長久的統治。
反觀那精銳盡出的"海州衛"似乎唾手可得,而且還能在得手之後,轉而攻伐相距不遠的遼陽城?
想到這里,努爾哈赤臉上頓時露出一抹獰笑,並在諸多將校期待的眼神中命令道:"鳴金收兵,暫且放過這鳳凰城。"
"咱們該去海州了!"
相信經過今日的廝殺之後,城中的官兵們縱使死里逃生,但也沒有膽氣和能力,轉而回援海州城了。
"哈哈哈!"
"大汗英明!"
只片刻,周遭的女真將校們便是異口同聲的歡呼道,刺耳的鳴金聲也是在血腥狼藉的戰場中幽幽響起。
當當當!
起初的時候,在鳳凰城下奮力搏殺的建奴們還以為出現了幻覺,沒有將耳畔旁的呼喝聲當回事,但當悠長的鑼鳴聲再度響起以後,這些看似悍不畏死的韃子們卻是同時停手,隨後便猶如退潮一般,毫不猶豫的朝著後方撤去。
只片刻的功夫,猶如蟻群般的建奴大軍便是回到了後方的軍陣中,只留下遠處千瘡百孔的鳳凰城在原地瑟瑟發抖。
望著眼前唾手可得的城池,努爾哈赤臉上突然涌現了一抹遲疑之色,麾下勇士們前僕後繼,卻依舊落了個無功而退的下場嗎?
"不,海州衛和遼陽城,在等著本汗"
像是自我安慰一般,努爾哈赤猛然將背背挺直,將腦海中的一抹遲疑隱去,身上的氣勢愈發駭人。
血腥狼藉的鳳凰城頭上,癱在地磚上喘息多時的劉肇基終是意識到了一絲端倪,剛剛還前僕後繼的建奴們似乎已經許久沒有發起過新的攻勢了。
咬了咬牙,強撐住早已力竭的身體,劉肇基舉目朝著城外望去,卻是正好瞧見了讓他永生難忘的一幕。
"將主,將主,建奴退兵了!"
短暫的錯愕過後,興奮的怒吼聲便于城頭上炸響,引得其他渾身上下被鮮血浸透的將士們也從麻木中的狀態中醒轉過來,不敢置信的盯著城外依舊兵強馬壯的建奴大軍。
"何止是撤軍"
"建奴是要跑了"
聞听耳畔旁響起的聲音,右臂不知何時已然纏上厚厚一層繃帶的曹文詔也舉目朝著外間望去,沙啞的聲音中充斥著濃濃的釋然。
放眼望去,距離鳳凰城數里之遙的女真營地中已是人頭攢動,一頂頂與"蒙古包"形似的營帳被撤下,就連象征著女真大汗的黑色大 也在漸行漸遠。
城外的建奴們真的撤退了!
"快,速速點燃狼煙,向遼陽和沈陽方向傳訊!"
"再派精騎前往旅順求援!"
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心中"劫後余生"的狂喜之後,經驗豐富的曹文詔便是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開始予以善後。
此時他已然辨認出,建奴撤退的方向,並非是返回赫圖阿拉,而是遼南海州。
"遵令!"
迫不及待的應和聲過後,終于有將校後知後覺的反應了過來,零星的歡呼聲和哭嚎聲混雜在一起,匯聚于城樓之上。
縈繞在鳳凰城頭頂的烏雲,終是消散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