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634章 風將起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634章 風將起上)

    二月十五,諸事不宜。

    昌德宮中,身著長袍的朝鮮國王李琿在身後內侍的簇擁下,緩緩登上了一座樓閣,俯瞰腳下的漢陽城,表情不辨喜怒。

    今日天晴,不僅街道上如繁星般的販夫走卒被盡收眼底,就連城外如眾星拱月般,將漢陽城團團圍住的軍營也是清晰可見,想象著朝鮮王室的旗幟隨風搖曳。

    "如何,事情可查清楚了?"

    距離禮曹判書李爾瞻進宮覲見已是過去了整整五天,為了不打草驚蛇,探尋隱藏在平靜水面背後的暗流涌動,他並沒有大動干戈,而是秘密命令身旁的內侍們予以調查。

    "回王上,"聞言,全身上下皆是籠罩在黑袍之中的老太監默默上前一步,澀聲道"掌管禁軍的御前大將及掌管漢陽城防的訓練大將均是恪守己身,奴婢沒有發現半點異樣.."

    "倒是具宏和金等官員,近段時日私下里來往頻繁,似是在醞釀著什麼。"

    此話一出,樓閣頂層平台上的空氣宛如凝固,幾名低眉順眼的小內侍頓時目瞪口呆,胸口不斷起伏。

    難道還真被如今已是正式被削去權柄,賦閑在家的李爾瞻說中了,朝中果然有大臣在密謀造反,發動政變?

    "確定嗎?"

    "孤的御前大將和訓練大將,依舊忠心耿耿?"

    沒有在意身旁內侍口中提及的具宏和金等人,朝鮮國君李琿的臉上猛然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容,冰冷的目光猛然投向城外清晰可見的軍營。

    放眼歷史長河,任何一場"政變"的背後,均是建立在軍權博弈的基礎之上。

    換句話說,敢于發動政變者,必然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掌握了足以打破當下秩序的軍權,否則再天衣無縫的計劃,也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據奴婢所查,御前大將和訓練大將終日待在軍營之中,不曾見過外人.."

    事關重大,哪怕此前已是進行了消息的調查,但白發蒼蒼的老內侍仍是不敢將話說死,只是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回稟道。

    盡管李琿自即位以來,便是不顧手足親情,先後鏟除了胞兄及幼弟,掃平了足以威脅到自身統治的障礙,引得民間對其非議不斷,但其治國手段卻是可圈可點。

    在李琿的運籌帷幄之下,朝鮮僅僅用了十余年時間,便是迅速擺脫了"壬辰倭亂"所帶來的陰影和創傷。

    可以說,假若不是李琿在對待女真建奴的問題上有失偏頗,其在朝野間必將擁有更大的威望。

    相比較李琿此前所取得的不菲功績,其"殺兄弒弟"的爭議便顯得無關輕重了。

    畢竟昔日的"天可汗"李世民也曾殺兄弒弟逼父,但其在史書上的地位依舊有目共睹,少有人能夠比擬。

    而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之下,御極多年的李琿看似不理朝政,躲在深宮中嬉戲,實則牢牢掌握著王權。

    尤其是對待他們這些"家奴",更是擁有著毫無爭議的生殺大權,一言定生死。

    "是嗎?"

    "看來孤的這兩位心腹愛將,還算忠心吶。"

    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之後,李琿緩緩將目光收回,轉而投向在昌德宮外來回梭巡的禁軍士卒,胸口起伏不定。

    現任掌管禁軍的"御前大將"乃是一名年過六旬的老將,早在"壬辰倭亂"的時候,便主動選擇向自己效忠。

    為了"投桃報李",他在掌權之後,便將護衛王宮的重任交付到了這位老將的身上,距今已有十余年的時間。

    從表面上看,他似乎找不到這位老將背叛自己的理由。

    至于漢陽城外掌管"訓練督監"的大將李興立與曾經備受自己倚重的李爾瞻同出一脈,乃是名門之後,且與當下朝中勢力最為滔天的"外戚"互為姻親關系。

    從這個角度考慮,那李興立似乎也沒有背叛自己的理由。

    "殿下,可要派兵將那些不忠的臣子盡皆拿了?"見李琿沉默不語,其身旁的老太監便壯著膽子,呼吸沉重的低吼道。

    假若不是禮曹判書李爾瞻"提醒",或許這些看似忠心耿耿,實則暗懷鬼胎的臣子們還能夠繼續隱藏下去。

    "不急。"

    "別管他們,當做無事發生。"

    在老太監不解的眼神中,朝鮮國君李琿緩緩搖頭,面上呈現出與往日截然不同的深沉模樣,沙啞的聲音好似巨錘,狠狠敲擊在眾人的心頭之上"朝中的黨爭已是持續的太久了,孤剛好借著這個由頭,將此事一並解決。"

    嘶。

    听得此話,陪伴李琿多年的老太監下意識倒吸了一口涼氣,枯瘦的臉頰上涌現出不加掩飾的駭然和驚恐。

    與前些年黨爭不斷的大明一樣,朝鮮內部其實也存在著一場持續了數十年之久的"黨爭",且在近些年呈現了愈演愈烈之勢。

    究其根本,其實便是朝鮮內部的權力之爭,並且隱隱有架空李琿的趨勢。

    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盡管李琿並非庸碌之輩,但依舊未能如願解決這場已是嚴重影響到王權的"黨爭",只能被迫通過扶持李爾瞻的方式予以掣肘。

    只可惜因為女真建奴的緣故,李爾瞻這位百官之首與他意見相左,繼而被他免去了官職,導致他在朝野間失去了重要助力。

    但現在,在背地里蠢蠢欲動的具宏和金等人,卻是為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食君祿,當為君分憂。

    既然這些朝臣在私底下蠢蠢欲動,那也莫怪他心狠手辣了。

    "殿下,您是要?"吞咽了幾口唾沫之後,老內侍哆哆嗦嗦的朝著面色已是有些瘋狂的李琿詢問道。

    不知怎地,他內心總是隱隱有些不祥的預感,眼前的國君千萬別玩火自焚。

    "遼東戰事將起,即刻派兵驅逐在皮島上的毛文龍所部。"

    "孤倒是要瞧瞧,這滿朝文武究竟是忠于孤,還是忠于千里之外的大明。"自說自話間,李琿看似枯瘦的身體上猛然散發出一股威勢,眼神中滿是睥睨。

    武夫造反倒也罷了,一群窮酸腐儒也配舞刀弄槍?

    笑話!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34章 風將起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634章 風將起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