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590章 薊鎮與京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590章 薊鎮與京師

    臘月初三,忌造橋。

    隨著時間的流逝,北京城中的軍民百姓似乎已是漸漸接受了澎湖島被紅夷人攻佔的事實,茶余飯後的閑談也由之前的憤憤不平,轉換為家長里短。

    年關將近,誰也不願意去多想那些糟心事,只一心撲在自己的小家,唯有各部署衙的官員們依舊在兢兢業業,片刻不敢松懈。

    尤其是兵部尚書王在晉,不僅要配合戶部,核查九邊將士軍餉,還要查閱各地兵冊典籍,制定作戰謀略,以便朝廷能夠盡快平定東南沿岸地區的戰亂。

    不過在前些時日,兵部尚書王在晉突然收到了一道有些突兀的旨意,紫禁城中的天子命他點驗薊鎮行伍,並著重核查薊鎮的軍備情況。

    為此,作為文官的王在晉只能在接到旨意之後,匆匆率領著麾下得力的吏員,在京營將士的保護下,趕赴薊鎮巡視,直至昨日傍晚方才返回京師。

    ...

    ...

    "臣王在晉,叩見陛下。"

    幽靜的乾清宮暖閣中,兵部尚書鏗鏘有力的聲音驟然響起,將案牘後年輕天子的思緒喚醒。

    "免禮平身。"淡然的點了點頭,朱由校將手中有關于遼鎮的奏本擱置于一旁,轉而將殷切的目光投向被他委以重任的心腹身上。

    自從遼鎮傳回消息,稟報建州女真擊潰扎魯特部,近乎于一統漠南之後,朱由校便時常在輾轉反側之際,回想起在歷史上,那場堪稱徹底改變遼東戰局的"己巳之變"。

    在原本的歷史上,接替努爾哈赤成為女真大汗的皇太極,便是在分別解決了漠南蒙古和朝鮮之後,便親自率領麾下的八旗勇士傾巢而出,舍棄重兵把守的遼西走廊,通過翻越燕山山脈的方式,近乎于神兵天降的出現在薊鎮長城之外。

    故此,盡管知曉即便女真人窮兵黷武,但也不大可能頂著凜冽刺骨的風雪翻越燕山山脈,但生性謹慎的朱由校仍是決定派遣王在晉巡視作為京師門戶的薊鎮。

    "薊鎮軍伍如何?"

    及至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送上一杯冒著熱氣的香茗,並將在暖閣內伺候的宮娥內侍盡皆屏退之後,案牘後的年輕天子便是頗有些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不同于重兵把守的宣府和大同,這薊鎮因為扼守京師的緣故,早已承平多年,上一次大規模整備,還要追溯至嘉靖年間的戚少保。

    "回稟陛下,薊鎮士卒十不存一.."

    迎著朱由校審視的眼神,心情沉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先是長嘆了一口氣,方才有些不安的拱手回稟道。

    如若不是親眼所見,他斷然不會相信,這作為"京師門戶"的薊鎮,內部情況竟然比宣府和大同還要不堪,士卒們常年疏于操練,與尋常民夫,沒有半點區別。

    對于這個結果,朱由校心中早有預料,臉上也沒有露出太多的表情,只是轉而關心道"長城如何?"

    嘉靖年間,為了抵御近乎于統一蒙古諸部的"俺答汗",嘉靖皇帝委任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允其整飭這座名存實亡多年,被蒙古鐵騎來去自如的九邊重鎮。

    而戚少保在擔任薊鎮總兵的時候,除了日常操練麾下行伍之外,還將大量精力用于修繕因常年風吹日曬,已是有些塌陷的長城,並依托于長城,修築了大量的軍堡要塞。

    "回陛下,微臣一路巡視,長城關隘的情況倒還算可觀.."稍作沉吟之後,王在晉拱手回應。

    這薊鎮作為扼守京師的門戶,其覆蓋範圍極大,其東起山海關,西經永平,遵化,平古,順義,最終抵達居庸關以南的鎮邊城。

    "唔,愛卿覺得,漠南蒙古未來可有犯邊的可能。"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案牘後的年輕天子突然拋出了一個有些尖銳的問題,使得暖閣內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也讓兵部尚書王在晉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並裁撤了"大寧衛"之後,朝廷在遼東和宣府之間便形成聲援隔絕之勢,京師北部和東部失去了大片的緩沖地帶,使得薊鎮面臨的防守壓力驟增。

    而嘉靖年間的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便是利用大明的這個"弊端",一面佯攻古北口,另一邊則是重兵攻打黃榆溝,在破壞了城牆之後,肆無忌憚的攻入薊鎮防線,先後拿下昌平,通州等重鎮,兵臨北京城下。

    故此假如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齊心協力,不再是一盤散沙,轉而強攻薊鎮的話,其實薊鎮是存在著被陷落的風險。

    但自從"隆慶和議"之後,草原上原本還算團結的蒙古諸部便在朝廷"互市"的手段下四分五裂,重新恢復了國朝初年各自為戰的狀態,對于朝廷的威脅力大大降低。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打算起身回應,畢竟朱由校的這個擔憂,有些過于危言聳听了。

    "假若蒙古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再加上一個建州女真呢?"未等王在晉起身回話,朱由校清冷的聲音再度響起,使得暖閣中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再加上一個建州女真?

    急促的喘息聲響起,王在晉的臉頰上滿是驚惶之色,他听懂了朱由校的言外之意。

    "陛下的意思是,建州女真會借道蒙古,翻越燕山山脈,抵達我薊鎮關外?"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後,心情跌宕起伏的兵部尚書如墜冰窖的看向案牘後的年輕天子。

    他終于知曉,為何天子會在這年關將至的緊要關頭,令他暫時放下手中的一切政務,轉而巡視作為"京師門戶"的薊鎮。

    原來癥結在此。

    自古以來,狹窄險峻的遼西走廊便是中原王朝抵御塞外蒙古的重要屏障,不知多少將士在這條易守難攻的走廊上喋血疆場。

    而塞外游牧民族若是想要染指中原,除卻強攻這條易守難攻,幾乎從未失陷的"遼西走廊"之外,便需要另闢蹊徑,通過翻越燕山山脈的方式,深入中原腹地。

    而在原本的歷史上,作為"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便曾親率麾下的蒙古鐵騎,繞過重兵把守的遼西走廊,先後三次翻越燕山山脈,兵臨被當時金國人稱之為"中都"的北京城。

    難不成,如今遠在遼東的建州女真,也會選擇此等長途奔襲的方式?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590章 薊鎮與京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590章 薊鎮與京師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