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481章 京師聞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481章 京師聞訊

    天啟二年,六月十四。

    自從前些時日下過一場瓢潑大雨之後,作為大明權力中樞所在的京畿之地便正式邁入了酷暑時節,街道上來回行走的販夫走卒們均是換上了清涼的短衫,空氣中飄蕩著熬制"涼茶"的清香味。

    時值正午,巍峨的永定門外人影綽綽,身著沉重甲冑的兵丁們三三兩兩靠坐在城牆腳下,享受著短暫的陰涼。

    不過此地終究是漕運入京的必經之地,時不時便有商隊或快馬于官道上來往,時不時響起的呼喝聲以及濺起的煙塵,使得不算擁擠的隊伍仍是有些喧囂。

    "八百里加急,遼東大捷!"

    "閑雜人等退散!"

    正當幾名無精打采的兵丁不滿愈發混亂的秩序,打算起身呵斥幾句的時候,突然听聞遠處官道上響起了戰馬疾馳的聲音,同時伴隨著若有若無的呼喝聲。

    嘩!

    像是從上到下被澆了一盆冷水,本因為午後燥熱天氣有些昏昏欲睡的兵丁們迅速清醒,趕忙主動迎了上去。

    而原本仗著人多勢眾,攔在官道上的商隊也在管家迫不及待的約束聲中,手忙腳亂的朝著官道兩側的空地上散去,以免攔住身後騎士的道路。

    唏律律!

    好一番折騰過後,趕在騎士勒緊韁繩,于永定門外停住腳步的時候,擋在官道上的商隊和百姓們終是退到了兩側,滿臉殷切的盯著高高在上的騎士。

    八百里加急,遼東大捷?

    前些時日,他們倒是听說了,于遼東如日中天的建奴突然強渡鴨綠江,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朝鮮在鴨綠江畔修建的重鎮義州,隨後一路長驅直入。

    按理來說,朝鮮作為他們大明兩百余年的藩屬國,突然遭此橫禍,必然會向他們大明求援。

    不過估摸著是因為陸路被女真人截斷,導致朝鮮與他們大明來往只能通過水路的原因,朝鮮方面至今沒有使臣抵京求援。

    可現在他們听到了什麼?負責替朝鮮求援的使臣還沒有進京,千里之外的遼鎮已是傳來了捷報,甚至還能被冠以"大捷"?

    "兄弟,怎麼回事?"

    在的私語聲中,為首的守城士卒不知從何處弄來了一碗涼茶,直接將其遞到了騎士手中。

    "經略熊廷弼運籌帷幄,現已派兵收復撫順,殺敵千余。"

    "廣寧兵備李如柏也率領麾下將士建功,趁著夜色拿下了鴉鶻關。"

    盡管已是口干舌燥,但高居于戰馬之上的騎士仍是難掩眉眼間的激動之情,仰頭將涼茶一飲而盡,並朝著身旁百姓拱手作揖之後,便拍馬揚鞭,往近在咫尺的城池而去。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將這則來自于千里之外的"喜訊"報予通政司知曉。

    "什麼,撫順都回來了?!"

    望著騎士漸行漸遠的背影,人群中很快便響起了七嘴八舌的呼喝聲,心情很是亢奮。

    這撫順城雖然不如沈陽城和遼陽城那般"大名鼎鼎",但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前,也是遼東首屈一指的軍事重鎮。

    縱然是尋常的市井百姓,也或多或少的听過這座城池的名字。

    相比較之下,倒是那听上去有些拗口的"鴉鶻關"顯得無人在意,僅有幾名操著遼東口音的百姓痛哭流涕,忍不住面朝紫禁城的方向跪倒在地。

    天佑大明,朝廷居然收復了這道歷史悠久的天塹關隘...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真的能夠回歸故里,回到那片令他們魂牽夢縈的故土。

    ...

    ...

    "陛下,大喜啊!.."

    "遼東大捷!"

    幽靜的乾清宮暖閣中,司禮監掌印有些沙啞的聲音猛然炸響,瞬間便打破了殿中的靜謐。

    放眼望去,近些時日氣質愈發沉凝的老太監不僅面紅耳赤,就連發髻都有些凌亂,手中死死捏著一封書信。

    "熊廷弼打贏了?!"

    聞聲,剛剛用過午膳不久,正斜靠在身後龍椅上假寐的大明天子朱由校猛然睜開了雙眼,聲音激動的追問道。

    "陛下英明!"

    "熊大人于日前派兵與建奴在撫順交戰半日有余,成功殺敵千余,並收復舊土撫順。"

    "此外,廣寧兵備李大人也趁著夜色拿下了易守難攻的鴉鶻關。"

    "奴婢為陛下賀喜,為大明賀喜。"

    匆匆將書信呈遞至朱由校手中,老太監王安便一撩袖袍的跪倒在地,滄桑的臉上擠滿了褶子。

    "奴婢為陛下賀喜,為大明賀喜。"

    像是如夢初醒,殿中其余面面相覷的宮娥內侍也是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瞳孔中滿是驚愕。

    傳聞中,那些女真建奴不僅茹毛飲血,而且各個都是三頭六臂,力大無窮。

    遼東經略熊大人不愧是神宗皇帝臨危受命的重臣,居然能夠擊潰這些"怪物",實在是朝廷肱骨吶!

    "好好好,熊廷弼沒有辜負朕的信任。"

    一目十行的閱讀完手中書信之後,年輕天子便忍不住面朝遼東,單薄的身軀微微顫抖著。

    饒是他在知曉建奴入侵朝鮮,並授意熊廷弼可"伺機而動"的時候,便做好了遼東方向傳來"喜訊"的心理準備,但也沒有料到熊廷弼竟是取得了如此彪悍的戰績。

    不同于去年春天,靠著沈陽城的堅城利炮方才取得的"大捷",這一次官兵們可是結結實實在正面戰場擊潰了建奴的騎兵,並殺敵千余,收復疆域。

    待到此等戰果明發天下,不僅會提升大明子民的軍心和士氣,也會震懾在邊陲虎視眈眈的土司。

    就連一向囂張跋扈的女真老酋努爾哈赤,說不定也會"知難而退",主動從朝鮮撤軍。

    此時此刻,他真真切切看到了收復遼東,彌補大明"遺憾"的希望。

    "熊大人固然雄才偉略,但也是陛下慧眼識珠,沒讓璞玉蒙塵。"見朱由校的情緒愈發激昂,甚至眼眸處隱隱有晶瑩滲出,老太監王安便壯著膽子從地磚上起身,並湊趣說道。

    他可是清楚記得,自"薩爾滸之戰"失利的消息傳回京師之後,包括神宗皇帝在內的君臣們均是如臨大敵,甚至達到了對女真建奴談之色變的程度。

    可是在當今天子即位之後,遼東岌岌可危的局勢便瞬間煥發了新的生機。

    如若不是天子力排眾議,依舊對熊廷弼委以重任,並專門自內帑中撥銀,為九邊將士發餉,遼東局勢絕不至于如此明朗!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81章 京師聞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81章 京師聞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