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441章 善後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441章 善後上)

    咚咚咚!

    "陛下,微臣知罪!"

    就在朱壽思緒凌亂的時候,剛剛還滿臉桀驁之色的濟寧參將突然跪倒在地,清脆的叩首聲如雨點般,在眾人的耳畔旁響起。

    放眼瞧去,這位在濟寧州位高權重,仗著世襲軍職,平日里連總兵都不怎麼放在眼中的武將滿臉驚恐,口中呼喝聲不斷。

    大明的軍將雖然不似朝野上的袞袞諸公們互相提防,但作為傳承百年的將門世家,同樣深諳存身之道。

    瞧眼前這架勢,天子明顯是因為涉及宗室藩王,不願意將事鬧大,這才給了自己一個台階。

    如若自己再執迷不悟,莫說保住身上的官職,只怕整個家族都要身首異處。

    畢竟,他之前的所作所為若是嚴格追究起來,可是能被冠以"通敵"的罪名。

    "陛下,此地人多眼雜,還請移駕濟寧城。"

    清脆的叩首聲打斷了魯王朱壽的思緒,也令其恢復了些許神志,壓低了聲音,朝著身旁的天子請示道。

    "唔.."

    聞言,年輕天子的眼眸深處終是泛起了些許漣漪,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之後,便是轉身下了高台,往城門的方向而去。

    見狀,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趕忙跟在朱由校身後,余下的京營將校們則是略微落後幾個身位,眼神警惕的盯著面紅耳赤的濟寧官兵。

    "王兄.."

    見天子走遠,癱軟在地的泰興王像是即將溺水之人,終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猛然抱住了魯王朱壽的大腿,哭嚎道"王兄,救我啊,王兄.."

    往常時候,因為自己膝下無子,身上王爵早晚要交付到自己弟弟以及佷子手上的緣故,朱壽對于泰興王很是寬容,縱然知曉這位異母弟有時會在背地里搞些小動作,也時常視而不見。

    但此刻,承襲魯王爵位二十余年的朱壽終是拿出了宗室親王應有的氣魄,一腳便將泰興王踹開,滿臉厭惡的呵斥道"滾開!"

    按照慣例,宗室藩王可無視大明律法,三法司無權過問緝拿,但謀反除外。

    誰也救不了泰興王了。

    ...

    ...

    "陛下,老臣自知看管不嚴,險些令泰興王鑄成大錯。"

    "臣願獻出魯藩名下良田十萬畝,白銀五十萬兩,以贖魯藩之罪。"

    幽靜的濟寧署衙中,老成持重的魯王朱壽滿臉悲戚的朝著上首的天子拱手道,態度很是誠懇。

    他知曉,若非魯藩一脈頗有名望,兼之自己一向"知趣",只怕天子壓根不會顧念所謂的"皇室顏面"和"天家親情",當場便會令錦衣衛將泰興王拿了,隨即隨便尋個由頭,便順藤摸瓜,將自己一並拿下。

    畢竟自己和泰興王的關系實在過于親密,而天子又一向不喜他們這些在地方上的"親戚"。

    昔日洛陽的福王和成都的蜀王,便是他的前車之鑒。

    看著眼前滿臉堅毅,大有壯士斷腕之意的魯王,朱由校又回想起原本歷史上,在大明江山風雲變幻之際,依舊碌碌無為的那些宗室藩王,神色很是復雜。

    若是那些被養廢了的宗室們,能夠多幾個像眼前魯王朱壽這樣的"異類",或許大明的命運便會截然不同吧。

    "魯王監管不力,即日降爵為郡王,以觀後效。"

    "魯藩之宗室,仍歸魯王節制。"沉默少許之後,大明天子朱由校不假思索的做出了決斷。

    雖說他內心也相信,魯王對于其異母弟泰興王在背地里的所作所為毫不知情,但朝廷法度,自有定論。

    "謝陛下。"

    盡管被降爵為郡王,但魯王朱壽臉上卻瞧不出半點失落和不甘,反倒是隱隱有些如釋重負之感。

    他本以為,傳承了兩百余年的魯藩會因為異母弟泰興王的胡作非為,落個像福王朱常洵那樣除爵的下場。

    而眼下,天子不僅留下了"魯藩",並且依舊令他節制魯藩其余的郡王,實在是讓他喜出望外。

    "大伴,"又與滿面紅光的魯王朱壽交談了幾句,朱由校轉而將目光投向身旁的貼身大伴,意味深長的詢問道"曲阜那邊,可安排妥當了?!"

    聞聲,魯王朱壽頓時反應了過來,趕忙躬身行禮告退。

    他們魯藩常年與曲阜衍聖公府聯姻,甚至他的後妃當中,便有一人出自衍聖公府。

    眼下無論是出于何種角度考慮,他都應該即刻告退避嫌,以免引得天子不滿。

    "回陛下,已是安排妥當了。"未等魯王朱壽的背影消失不見,司禮監掌印太監沙啞的聲音便于大殿中悠悠響起。

    自徐鴻儒于兗州城外兵敗被擒之後,京營騎衛們便以雷霆之勢,陸續收復了處于叛軍控制下的縣城。

    其中,京營騎衛僅在作為徐鴻儒大本營的"鄆城縣"外遭到了象征性的抵抗,余下各地的叛軍們均是望風而潰,猶如土雞瓦狗。

    "呵,衍聖公府.."

    意味深長的冷笑一聲,朱由校便將目光投向窗外,朝著曲阜所在的方向瞧去。

    鄆城縣的危機解除之後,被困城中多時的御馬監提督太監魏忠賢及錦衣衛北鎮撫使李若漣並非在第一時間與他匯合,而是按照他的命令,馬不停蹄的趕往曲阜。

    算算時間,魏忠賢等人現在應該已經到了。

    "行了,出京多日,我等也該回去了。"

    "將消息發回京師吧。"

    很快,朱由校便將目光收回,並神色淡然的吩咐道,而有關于今日他對濟寧本地官員,魯王府以及衍聖公府等勢力的處置,也會一並發回京師。

    若是可能,他真想順著運河領兵南下,將隱藏在水面下的魑魅魍魎盡數揪出來。

    只可惜,大明朝積弊多年,而這些南方士紳又掌握著朝廷的經濟命脈,實在是過猶不及吶。

    現如今,只希望今日自己在濟寧城外的所作所為,能夠給南方的那些人敲響警鐘。

    不然,這大明朝怕是要血流成河吶。

    呼。

    一陣風起,吹亂了年輕天子額頭上的幾縷青絲,將其清瘦的面容映襯的愈發嚴峻,令人不敢直視。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41章 善後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441章 善後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