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363章 天子門生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363章 天子門生中)

    二月二十五。

    盡管年關早已結束,但二月的京師仍是因為"科舉"而喧囂不已,各大茶樓酒肆人滿為患,惹得店鋪掌櫃的眉開眼笑,心道朝廷年年辦一次"科舉"才好吶。

    今日天色才剛剛大亮,長安街上便是人潮洶涌,摩拳擦掌之間便驅散了空氣中寒意。

    街道兩側的坊市中,說書先生們已是開始了慷慨激昂,听得諸多慕名而來的客人們連連頷首。

    自二月開始,京師的大事小情便層出不窮,使得自幼生活于"天子腳下"的百姓們也頗有些目不暇接之感。

    當然其中最為"攝人心魄"的,便是今日將要于"武英殿"舉辦的武科國選。

    盡管朝廷早早便頒布了旨意,天子有意將"武科"設為定制,並將與會試同時舉辦,但誰也沒有料到,天子竟是會將"武科"國選的場所放在宮中。

    畢竟自土木堡之變過後,大明武人的地位便是與日俱減,比"賤籍"也強不到哪里去。

    為此,天子此舉著實在京師中惹來了一番震動,不少正值熱血年紀的漢子們都被激的血氣上涌,心中暗自發誓待到京營下次募兵,定然要第一時間報名。

    不過相比較這些滿腔熱血的漢子們,京師中反應更大的,則是各個書院中的讀書人。

    畢竟今科的"殿試"雖然已是在皇極殿結束,但天子尚未按照慣例,當眾公布名次並設宴款待今科的三百余名進士,反倒是要等到今日的"武科"結束之後,再共同公布。

    天子這是要徹底將"武人"的地位提高到與他們讀書人"平起平坐"的高度吶!

    這群粗鄙的武夫,憑什麼能夠登堂入室?

    但任憑這些讀書人在心中腹誹,朝廷始終沒有給予任何回應,倒是平日里駐扎在西山腳下的京師大營出動了千余名兵丁,進入皇城輪值。

    今日,整個京師的焦點,都將集中在紫禁城中的武英殿。

    ...

    ...

    武英殿。

    此地位于金水橋以西,始建于永樂年間,曾是大明天子齋居,召見大臣的場所,與東面的文華殿遙相呼應,一文一武。

    正殿上首,大明天子朱由校舍棄了沉重的冕服,轉而身著一身得體的武弁服,腰間配著一柄長劍,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也是特意換上了一身嶄新的紅袍。

    肅穆的宮殿中,除了身著官袍,按照官職高低依次站立的文官之外,平日里在京中存在感頗低的勛貴們也在英國公張維賢的率領下,傲然立于大殿右側。

    天子信重武人,也間接提高了他們這些武勛的地位。

    半晌,嘈雜的武英殿漸漸安靜下來,殿中諸臣均是將目光投向上首默不作聲的天子,眼神很是復雜。

    他們作為大明的袞袞諸公,政治嗅覺自是比市井間的百姓要敏感許多,早已隱隱察覺到,近些時日京師沸沸揚揚的背後,怕是也有天子在暗中操縱的緣故。

    畢竟天子此舉不但彰顯了朝廷對于武人的信重,還順勢將"稅課司"的勢頭蓋了過去。

    以眼下的形勢來看,只怕大明的富紳豪商們早已將"稅課司"一事忘于腦後,轉而被天子的"障眼法"迷惑的麻痹大意。

    不過對于這背後的暗流涌動,他們自是不會冒著觸怒天子的風險,主動向外人釋放。

    "諸君,"半晌,及至武英殿徹底鴉雀無聲,大明天子沙啞卻又略顯激動的聲音猛然于殿內悠悠響起"武人當以保家衛國為榮。"

    "朕,以爾等為榮。"

    "還望諸君日後,莫忘初心。"

    此時懷揣著各式心情,立于殿中的"天子門生們"雖是不及"進士們"人數那般眾多,但也足有百八十名。

    這些或緊張,或興奮的"天子門生們"剛剛完成了于武英殿中舉辦的"策略",眼下正是等待他宣布最終成績的時候。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聞听耳畔旁傳來的呼喝聲,武英殿的武人們均是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異口同聲的朝著上首的年輕天子叩首行禮,面色漲紅者不知凡幾。

    見狀,殿中老神在在的朝臣們頓時如遭雷擊,飽經風霜的臉頰上均是涌現了一抹異色,胸口起伏不定。

    武人以保家衛國為榮,天子以這些武人為榮?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陛下對這些武人的期待和重視,未免有些太高了吧。

    ...

    輕輕擺手,喚起了在場的"門生們",朱由校轉而微微眯起眼楮,于殿中諸人的臉頰上掠過。

    除了前兩日剛剛于皇極殿中見過的盧象升之外,他居然還見到了徐光啟的得意門生,對于鑄造火器之道極有心得的孫元化。

    此外,立于大殿左側角落,一名生得孔武有力,面容堅毅的漢子也被他多瞧了幾眼。

    他已是被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告知,此人便是廣寧參將祖大壽的"妹婿",吳三桂之父,吳襄。

    呼。

    環顧完畢之後,朱由校將目光收回,轉而從身旁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手中接過一張信紙,上面字跡工整的記錄了百十個名字。

    "天啟二年,壬戌科武選一甲頭名,盧象升!"

    呼。

    朱由校清冷的聲音于殿中悠悠回蕩,其臉上毫不掩飾對于盧象升的欣賞和倚重。

    在場如此之多的"門生"中,盧象升不僅"策略"過人,尤其是對于建州女真和草原韃虜的態度更是令他十分滿意。

    土司,畏威而不懷德;日月所至,皆為明土。

    天子熾烈的聲音尚在耳畔旁回蕩,滿臉激動的盧象升已是側身出列,跪倒在大殿中央,用盡全身力氣山呼道"學生盧象升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金口玉言欽點,可比張榜告示,更加有沖擊力。

    "一甲第二名,孫元化..."

    "一甲第三名..."

    在當眾宣讀了盧象升為壬戌科的武狀元之後,朱由校便將手中名單交由身旁負手而立多時的兵部尚書王在晉。

    隨著一道道慷慨激昂的呼喝聲,武英殿中本就殷切的氣氛也愈發火熱,本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報名參加武科,而後立于皇城中的百十名武夫心中第一次升起了光宗耀祖的自豪感。

    ...

    盧象升,壬戌科武選頭名。

    <<罪維錄>>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63章 天子門生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63章 天子門生中)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