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317章 西南捷報至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317章 西南捷報至下)

    "臣等,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良久,暖閣內整齊劃一的呼喝聲將朱由校微微有些凌亂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之中。

    抬頭望去,以內閣首輔方從哲為首的袞袞諸公們已是悉數到場,入目盡是緋袍。

    "眾位愛卿免禮平身,"微微頷首,身著緋袍的朱由校重新坐回案牘之後,神情頗為輕松。

    不管怎麼說,西南戰事如此迅速的得到解決,終是了卻了他一樁心事。

    "謝陛下。"

    伴隨著的衣袍聲,神情同樣激動萬分的朝臣們各自起身,並按照官階品秩依次落座。

    今日于文淵閣當值的朝臣乃是次輔劉一,但因為事關西南戰事,故此在通政司將奏報呈遞的第一時間,這位老大人便當即派遣吏員,分別報予首輔方從哲及東閣大學士韓知曉。

    待到閣臣集結完畢之後,方才由百官之首的首輔方從哲率領著各部堂官進宮面聖。

    "陛下,"輕咳一聲,止住了暖閣內的騷動,首輔方從哲緩緩起身,朝著案牘後的天子請示道"日前貴州巡撫李�上奏,聲稱水西同知安邦彥大義滅親,擒殺永寧賊首奢崇明的胞妹奢杜輝,特向朝廷請罪。"

    听得此話,兵部尚書王在晉的眉毛便是一挑,深邃的眸子中隨之涌現了一道寒芒,似是有話要說。

    這奢杜輝雖是賊首奢崇明胞妹,現任"水西宣慰使"安位的生母,但水西族中大權早被安邦彥攝取。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這奢杜輝不過是安邦彥推出來的"替死鬼"罷了。

    "呵,好一個大義滅親.."

    短暫的沉默過後,年輕天子的臉頰上便涌現了一抹譏諷,目光不由得隨之望向西南。

    不愧是傳承千年之久的土司,深諳生存之道,這份"見風使舵"的本事可比那些永寧降將強上數倍不止。

    "李�怎麼說?"

    微微擺手,止住作勢便打算起身的兵部尚書,朱由校轉而繼續朝著首輔方從哲追問道。

    那李�在貴州為官多年,頗有政績,在這次西南叛亂中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已是贏得了朱由校的信任。

    此等情況下,朱由校反倒是想听听這位封疆大吏的看法。

    "敢叫陛下知曉,"聞言,另一側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趕忙接過話茬,躬身回應道"李巡撫之前曾專門上過折子,聲稱水西土司勢力盤根錯節,不宜輕動.."

    "但水西宣慰使安位年幼無知,朝廷或可對其予以赦免.."

    事關西南土司,且涉及到朝廷在當地的"羈縻政策",即便李�作為貴州巡撫,也不敢在奏本上堂而皇之的討論,以免引起軒然大波。

    故此,李�專門上了一封"題本",繞過通政司,直接報予天子,用以闡述對于水西土司的態度。

    此話一出,在場的朝臣們臉上均是涌現了異樣的神采,思緒各不相同,倒是兵部尚書王在晉微微眯起了眼楮,臉上呈現了深思之色。

    本來依著他的想法,是絕不會輕易"寬恕"蠢蠢欲動多時,乃至于在織金關外陳兵的水西同知安邦彥,但貴州巡撫李�的建議卻是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安邦彥手中的權利本就是因為現任水西宣慰使安位年紀尚小而臨時攝取的。

    現如今,安邦彥又"擅作主張",擒殺了安位生母奢杜輝,必會導致安位對其懷恨在心。

    如若朝廷"赦免"安位,即便不單獨對安邦彥予以懲處,也會在二人之間埋下反目成仇的種子。

    運籌帷幄,攻心為上。

    不愧是在貴州當地為官多年的封疆大吏,李�的這個建議確實一針見血。

    "王本兵,你的意思呢?"

    正思緒恍惚的時候,朱由校不辨喜怒的聲音便在王在晉的耳畔旁悠悠響起。

    "回稟陛下,"听聞天子點到自己的名字,身著緋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緩緩起身,迎著周遭同僚復雜的眼神拱手道"李巡撫真知灼見。"

    "陛下可專門下旨寬慰水西宣慰使安位,以彰顯我朝廷的寬宏大量。"

    那安位終究是名正言順的"水西宣慰使",于族中必定擁有屬于自己的"死忠",不然水西同知安邦彥豈會"斬草不除根"?

    如今朝廷非但寬恕安位的"罪行",反倒是令其繼續擔任水西宣慰使,必定會令其對朝廷感恩戴德,繼而將矛頭對準弒殺其生母的水西同知安邦彥。

    這才是真正的陽謀!

    "準了。"

    "另外,貴州巡撫李�日前曾上書,請求整飭行伍,以備不靖。"

    "擢升石柱宣慰同知秦民屏為貴州總兵,移駐貴陽城。"

    沒有過多的猶豫,朱由校甚至沒有專門征詢內閣首輔方從哲等人的意見,便是乾綱獨斷的做出了決定,其清冷的聲音也隨之在暖閣內響起。

    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共有兄弟兩人,其長兄秦邦屏于去年秋季"進京勤王",被自己封為京營總督,負責操練京營新兵。

    而其胞弟秦民屏雖然長期在西南坐鎮,威名和其兄長相比略有不足,但同樣是一名驍勇善戰的武將,並在原本的歷史上以身殉國,無愧"滿門忠烈"之名。

    "陛下英明。"

    少許的錯愕過後,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一臉狂熱的點頭應是,仿佛已然看到了水西同知安邦彥氣急敗壞卻又無能為力的模樣。

    至于內閣首輔方從哲等人則是眼神復雜,心中愈發感慨。

    明明去年的這個時候,眼前的天子尚還是處境"如履薄冰"的皇長子,但如今的氣勢和魄力卻絲毫不亞于其御極四十八年的皇祖父。

    自古以來,最是能夠提高天子威信的方式,莫過于一場場酣暢淋灕的勝仗,遑論似這場得益于天子"未雨綢繆"方才取勝的西南戰事。

    眼前的天子,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外,永寧宣撫司,諸位卿家有何高見?"

    未等暖閣內的群臣平復好心情,朱由校清冷的聲音便是再度響起,而其話題更是令暖閣內稍有些暖和的氣氛,再度緊張起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17章 西南捷報至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317章 西南捷報至下)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