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65章 何去何從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65章 何去何從上)

    七月二十六,籠罩在成都上方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近些時日頗為冷清的街道上便是傳來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

    放眼望去,只見得數百名身著甲冑的官兵已是從街道盡頭出現,手中還握著兵刃,表情很是肅穆。

    若是往常時候,瞧見這些如臨大敵的官兵們,城中本就惴惴不安的百姓們定會更加驚恐。

    但得益于昨日永寧狼兵的無功而退,兼之在太陽落山之際,于川中赫赫有名的巾幗英雄秦良玉率領著麾下的兒郎們順利進駐成都府,縈繞在城中軍民百姓心頭之上的陰影已是消散了大半。

    故此,听聞街道上有腳步聲響起,于睡夢中被吵醒的百姓們分但沒有半點不滿,反倒是自發的聚集在街道兩側,翹首以盼的等待著。

    對于這些眼神殷切的百姓們,負責維持秩序的官兵們也沒有予以驅散,甚至還有相熟的兵丁,神神秘秘的向身後百姓低聲解釋著什麼,神情很是激動。

    又過了大半炷香的功夫,聚攏在街道上的兵丁越來越多,而身著緋袍的四川巡撫徐可求也終于在諸多百姓望眼欲穿的注視下,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但此刻,心情激動的百姓們卻是全然沒有理會走在最前方的巡撫大人,反倒是一臉敬畏的盯著稍稍落後徐可求半個身位,一名身穿甲冑,瞧上去約莫五十余歲的婦人。

    他們知曉,此人便是令成都府化險為夷的石柱宣慰使秦良玉。

    "秦將軍英武!"

    "多謝秦夫人活命之恩!"

    "秦將軍牛批!"

    耳畔旁傳來的各式各樣的呼喝聲令正在與朱燮元低聲交談的秦良玉為之一愣,旋即便是露出了燦爛笑容,與周遭的百姓們揮手示意。

    見狀,默默跟在秦良玉身後的秦翼明以及其余白桿軍將校們也是嘴角含笑的對視了一眼,不自覺挺直了腰板。

    與這一刻相比,連日以來的舟車勞頓,便是顯得無關輕重了。

    ...

    ...

    "秦淑人昨日率軍馳援我成都,令我成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本官代替城中軍民百姓特此謝過。"及至一行人行至巡撫署衙官廳,一襲緋袍的四川巡撫徐可求便在官廳內眾人的注視下,朝著眼前的秦良玉微微躬身行禮。

    依著朝廷不成文的規矩,唯有五品及以上的文官,其祖母、母、妻方可被授以誥命,而三品官員的夫人則被稱之為"淑人"。

    而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雖為一介武將,且為世襲罔替的"土官",但感念于夫婦二人對于朝廷的忠心,萬歷皇帝依舊下旨予以誥命,特封賞秦良玉為"淑人"。

    "督撫大人言重了。"

    "朝廷征召,我石柱秦家焉敢不從?!"聞言,身著甲冑的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便是起身還禮,臉上瞧不出半點倨傲。

    遙想當今天子登基之初,便曾命她率領白桿軍進京"勤王",但她忌憚永寧宣撫使奢崇擁兵自重且素有反心,故而不敢輕舉妄動,轉而令其兄長秦邦屏及親自馬祥麟進京面聖。

    但她萬萬沒有料到,當今天子非但沒有怪罪她,反倒是對她的兄長秦邦屏委以重任,擢升為京營總督,整飭行伍,就連她的親自馬祥麟也在毫無功績的前提下,直接被予以參將一職。

    天子如此鴻恩,試問她石柱秦家焉有按兵不動的道理?

    "秦將軍忠心,本官深感佩服。"望著眼前一臉平靜的秦良玉,四川巡撫徐可求雖是面上不顯,但心中卻是輕輕一嘆。

    虧他此前三番兩次,替永寧奢氏奢崇明上書,向天子請旨馳援遼鎮,但最後卻換來了永寧奢氏兵臨成都。

    反觀眼前的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雖然遠在重慶府,且平日里對于功名利祿毫無熱衷,但當听聞成都有難,仍是第一時間率兵來援。

    不愧是被天子所倚重的心腹吶。

    "秦淑人,昨日永寧狼兵雖是無功而退,但其大軍仍是于城外虎視眈眈,卻不知秦將軍有何退敵良策?"

    "敢問後續,是否還有援軍?"眼見得官廳內的氣氛不似最初那般尷尬,心急如焚的左布政使朱燮元先是朝著身旁的巡撫徐可求點了點頭,旋即聲音急切的追問道。

    听得此話,官廳內眾人的心弦頓時一緊,旋即向略有些緊張的目光投向默然不語的秦良玉。

    昨日隨同秦良玉入城的白桿軍滿打滿算也不過數千人,但此時城外的永寧狼兵仍有數萬,雙方兵力依舊懸殊。

    故此,日後是否還有援軍趕到,便是成都府能否化險為夷的關鍵所在了。

    沉默少許,迎著左布政使朱燮元略有些緊張的注視,行事作風頗為灑脫的秦良玉緩緩搖頭,澀聲道"敢叫朱大人知曉,我白桿軍精銳已于去年秋季,奉旨入京勤王。"

    "眼下我石柱白桿軍已是傾巢而出,再沒有援軍了。"

    她們石柱秦家雖是對朝廷忠心耿耿,且深受萬歷皇帝的信任和倚重,但終究更改不了"土司"的身份。

    無論是為了避嫌,亦或者受限于現實因素,她們石柱秦家也拼湊不出一支上萬人的軍隊。

    即便是昔日的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其麾下精銳滿打滿算也不過大幾千人,余下皆是些盲目跟從者,或者望風而動的牆頭草罷了。

    呼。

    听聞白桿軍已是傾巢而出,官廳內眾人盡管心中早有準備,但仍不可避免的面露失望之色。

    川中衛所官兵疏于操練不堪大用,余下的土司們不跟著奢崇明"助紂為虐"便稱得上是一件喜事了,也不要指望他們奉詔平亂。

    至于湖廣等地的官兵們,沒有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整飭,募集糧草輜重,斷然是指望不上的。

    如此說來,擺在他們成都府面前的磨難,豈不是遠沒有結束?

    "至于退敵之策,本將倒是稍有眉目,"就當官廳內眾人沉默不語,氣氛也是隨之降至冰點的時候,秦良玉鏗鏘有力的聲音便如一道驚雷,瞬間在官廳內響起。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65章 何去何從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65章 何去何從上)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