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222章 再次廷議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222章 再次廷議中)

    "徐光啟奉命主理農政..."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首輔方從哲清冷的聲音便是在吏部署衙的官廳中悠悠響起。

    呼。

    官廳內頓時傳來一陣驚呼,最近這幾個月,因為天子大婚及遼東戰事吃緊的緣故,他們幾乎將徐光啟親自主理的"農政"忘于腦後。

    在紫禁城天子的親自過問之下,如今北京城周邊的"皇莊"均是被重新種植了產量遠超尋常農作物的番薯和土豆。

    除了北京之外,山西大同代王府,太原晉王府,潞安沈王府以及河南開封周王府,衛輝潞王府,乃至于河南洛陽府,均是有大量種植。

    對于這在北方頗為罕見的"番薯"和"土豆",在場的朝臣們也曾私下里進行過一番了解,知曉令他們不可思議的產量並非夸大其詞。

    只是礙于其低廉的經濟價值,才一直沒有在南方大規模種植。

    如若這"農政"得以順利進行,困擾歷朝歷代的"糧食危機"必將得到極大的緩解,一個嶄新的"盛世"正在朝他們緩緩招手。

    屆時,他們這些人都將青史留名!

    活人無數!

    這份滔天之功,可不是一個"戶部侍郎"所能衡量的。

    環顧四周,見其余的袍澤們均是無人反對,吏部尚書周嘉謨便略顯興奮的點了點頭,朗聲宣布道"既如此,便先行將徐光啟和畢懋康二人的廷議結果報予宮中,交由天子乾綱獨斷。"作為掌管官員升遷的吏部尚書,在上次廷議無果之後,他也受到了不小的輿論壓力。

    "十王府中的三位親王殿下已是居京多年,于禮制不合,當即刻出京就藩。"也許是感受到局面正在朝著己方不利的方向發展,反應過來的禮部侍郎孫慎行便是一臉急切的呼喝道。

    他們東林黨剛剛丟掉的"面子",必須要在這三位親王身上找回。

    言罷,禮部侍郎孫慎行便是一臉陰冷的盯著不遠處的上首,他倒是要瞧瞧方從哲這位首輔,該如何應對這赤裸裸的陽謀。

    可令孫慎行等人怎麼都沒有料到的是,首輔方從哲的臉色雖是有些不太好看,但並沒有要起身爭辯的意思,反倒是通政史使趙紱的聲音在,再度于官廳角落處響起"通政司昨日受到奏本,瑞王朱常浩等三位殿下聯名上奏,聲稱如今我大明百廢待興,遼東戰事吃緊,不宜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故此,奏請暫緩出京.."

    嘩!

    只片刻,人滿為患的官廳中便是嘩然一片,除卻如考喪批的"東林大佬"之外,就連一直作壁上觀的兵部尚書王在晉以及戶部侍郎畢自嚴也面露不敢置信之色。

    如今居住在十王府中的三位"皇叔們"雖然不似在封地上為非作歹的藩王們那般荒唐,但多多少少也有些"貪財"的毛病。

    例如年紀最長的瑞王朱常浩,雖是一心向佛,但仍更改不了"貪財"的本性,時常前往戶部哭窮,討要俸祿。

    這三位,居然也能如此深明大義?!

    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意識到其中另有隱情的朝臣們便是微微眯起了眼楮,扭頭看向大驚失色的"東林大佬們"。

    這出戲,可是有些精彩了。

    "不可能!"

    "本官乃是禮部侍郎,為何對此事一無所知?!"

    興許是察覺到周遭袍澤異樣的眼神,亦或者知曉末路將至,年近七旬的禮部侍郎孫慎行突然瘋癲起來,聲嘶力竭的咆哮道。

    依著大明慣例,事關宗室藩王,事無巨細皆由禮部負責,但他此前卻沒有受到半點風聲!

    "孫大人此言差矣.."

    "老朽能夠證明確有此事.."

    剎那間,一道來自于官廳角落的聲音便是令狀若瘋癲的孫慎行戛然而止,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見得此人出面,包括首輔方從哲在內的諸多朝臣均是不自覺挺直了腰板,朝其點頭示意,以表尊敬。

    洪武年間,為了能夠管理規模日漸龐大的宗室,太祖朱元璋下令創建"宗人府",首任宗令由次子秦王朱㻊鋡秺�br />
    待到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之後,為了淡化自己"篡位"的影響,便是刻意降低宗人府的權柄,轉而由禮部逐漸負責宗室事宜。

    但名義上監管宗室的"宗人府"仍是得以保留,並且傳承至今。

    此時官廳角落,瞧上去年過八旬,正顫顫巍巍朝著眾人拱手還禮的老人便是現任宗人府宗令,身上也流淌著太祖高皇帝的血脈,听說輩分比龍馭賓天多年的道君皇帝還要大。

    "完了.."

    隨著宗人令的出面,官廳的東林大佬們皆是心如死灰,左都御史張問達也忍不住喃喃自語。

    本以為是無懈可擊的陽謀,卻被如此輕易的化解..

    無需多問,僅憑首輔方從哲還無法令十王府中的三位親王改變主意,這背後定然是天子出手了。

    "三位殿下體恤百姓,乃我大明之福。"

    "既如此,便暫且令三位殿下耽擱些時日。"短暫的錯愕過後,吏部尚書周嘉謨便反應了過來,並趁熱打鐵的宣布道。

    作為三朝元老,他曾親眼見證昔日潞王朱翊以及福王朱常洵就藩時,令朝廷上躥下跳的混亂局面,實在不想重蹈昔日之覆轍。

    "本官附議。"

    "附議。"

    "善。"

    少許,頗有些如釋重負的呼喝聲便于官廳中響起,令張問達等人的臉色愈發難看。

    兩相對比之下,他們東林黨反倒是成了不顧大明百姓死活,執意要勞民傷財的諂媚奸臣了。

    "今日廷議,最後的內容。"

    "薊鎮總督出缺.."

    片刻過後,吏部尚書周嘉謨鏗鏘有力的聲音便于官廳內重新響起,適時緩解了愈發詭譎的氣氛。

    听得此話,兵部尚書王在晉以及首輔方從哲眼神均是一凜,知曉真正的重頭戲來了。

    而看似失魂落魄的禮部侍郎孫慎行也重新來了精神,其慘白的臉頰也涌現了一抹病態的潮紅,呼吸很是急促。

    他們東林還沒有輸!

    只要能夠將薊鎮總督的位置握在手中,便可徐徐圖之,以待將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22章 再次廷議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222章 再次廷議中)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